解释成语“不夺农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夺农时: 拼音:bù duó nóng shí成语繁体:不奪農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违农时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不要错过播种季节 成语解释: 夺:侵占,耽误。不耽误农作物的播种时节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是以轻徭薄赋,不夺农时,宁积于人无藏于府。” 成语例子: 我们要不夺农时,尽快发展农业生产英语翻译:not to l

解释成语“强词夺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强词夺理: 拼音:qiǎng cí duó lǐ成语简拼:qcdl注音:ㄑㄧㄤˇ ㄘㄧˊ ㄉㄨㄛˊ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4172224\"); 成语繁体:強詞奪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满嘴胡缠、蛮不讲理、蛮横无理反义词:理直气壮、不言而喻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指无理强辩;想说

解释成语“扑杀此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扑杀此獠: 拼音:pū shā cǐ lǎo成语简拼:pscl注音:ㄆㄨ ㄕㄚ ㄘㄧˇ ㄌㄠ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81815373\"); 成语繁体:撲殺此獠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十分憎恨 成语解释: 扑杀:打死;獠:古时骂人的话。打死这个坏家伙。形容对某人憎恨之极。 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·褚遂良传》:“武氏从幄后呼

解释成语“杀伐决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杀伐决断: 拼音:shā fá jué duàn成语繁体:殺伐决斷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伐:进攻。泛指处事作出决断的能力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3回:“若说料理不开,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,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,越发历练老成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杀” 的基本字义: 使人或动物失去生命:

解释成语“潜移默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潜移默夺: 拼音:qián yí mò duó成语简拼:qymd注音:ㄑㄧㄢˊ ㄧˊ ㄇㄛˋ ㄉㄨㄛ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110576648\"); 成语繁体:潛移嘿奪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潜移嘿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不露形迹地改变或取得。 成语出处: 明·归有光《〈洪范〉传》:“然有

解释成语“走杀金刚坐杀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走杀金刚坐杀佛: 拼音:zǒu shā jīn gāng zuò shā f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杀:程度深;金刚:佛的侍从力士;佛:佛教徒对释迎牟尼的简称。比喻劳逸苦乐不均 成语出处: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31回:“不然,头里就赖他那两个,正是‘走杀金刚坐杀佛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走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取予有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取予有节: 拼音:qǔ yù yǒu jié成语简拼:qyyj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7118142\"); 成语繁体:取予有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贪 成语解释: 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,比喻不苟贪得 成语出处: 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取予有节,出入有时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取” 的基本字义: 拿:索~。~书。~款。

解释成语“予取予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予取予携: 拼音:yǔ qǔ yǔ xié成语简拼:yqyx注音:ㄧㄩˊ ㄑㄩˇ ㄧㄩˇ ㄒㄧㄝ 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5195445\"); 成语繁体:予取予攜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予取予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从我处掠取。 成语出处: 梁启超《克林威尔传》第五章:“今且冻饿委沟壑,所馀更何长物之与有?予取

解释成语“予取予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予取予夺: 拼音:yǔ qǔ yǔ duó成语简拼:yqyd注音:ㄧㄩˊ ㄑㄩˇ ㄧㄩˇ ㄉㄨㄛ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5175442\"); 成语繁体:予取予奪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予取予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予取予携”。 成语出处: 秦牧《拳头海岸》:“许多被目为可以予取予夺地得到财富的海岸,一处处都

解释成语“杀生之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杀生之柄: 拼音:shā shēng zhī bǐng成语繁体:殺生之柄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杀生之权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杀:杀戮;生:生存;柄:权力。执掌生死大权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公孙弘传》:“擅杀生之柄,通壅塞之涂,权轻重之数,论得失之道,使远近情伪必见于上,谓之术。” 成语例子: 汉·荀悦《汉

解释成语“捐残去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捐残去杀: 拼音:juān cán qù shā成语简拼:jcqs注音:ㄐㄨㄢ ㄘㄢˊ ㄑㄩˋ ㄕㄚ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8144300\"); 成语繁体:捐殘去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胜残去杀、去杀胜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以德化民 成语解释: 谓放弃残暴和屠杀的行为。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李广传》:“夫报忿除害,捐残去

解释成语“格杀不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格杀不论: 拼音:gé shā bù lùn成语简拼:gsbl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70416353\"); 成语繁体:格殺不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格杀弗论、格杀无论、格杀勿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 成语解释: 格:打;格杀:打死;不论:不论罪。指把拒捕、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

解释成语“杀人盈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杀人盈野: 拼音:shā rén yíng yě成语简拼:sryy注音:ㄕㄚ ㄖㄣˊ ㄧㄥˊ ㄧㄜˇ成语繁体:殺人盈野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杀人如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杀人极多 成语解释: 被杀死的人布满原野。形容杀人极多。 成语出处: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争地以战,杀人盈野;争城以战,杀人盈城。” 成语例子: 战

解释成语“杀一儆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杀一儆百: 拼音:shā yī jǐng bǎi成语简拼:syjb注音:ㄕㄚ ㄧ ㄐㄧㄥˇ ㄅㄞ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55715721\"); 成语繁体:殺一儆百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杀鸡儆猴、惩前毖后反义词:既往不咎、宽大为怀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儆:警戒。处死一个人;借以警戒许多人。

解释成语“格杀无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格杀无论: 拼音:gé shā wú lùn成语简拼:gswl注音:ㄍㄜˊ ㄕㄚ ㄨˊ ㄌ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65016341\"); 成语繁体:格殺無論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格杀弗论、格杀勿论、格杀不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可将拒捕的人当场打死 成语解释: 见“格杀勿论”。 成语出处: 郭沫若《中国史稿》

解释成语“覆军杀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覆军杀将: 拼音:fù jūn shā jiāng成语简拼:fjsj发音:(\"xxzl.com.4072015445095\"); 成语繁体:覆軍殺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战败 成语解释: 覆:消灭。消灭军队,杀死大将。 成语出处: 战国·齐·孙膑《孙膑兵法·月战》:“故战之道,有多杀人而不得将卒者,有得将卒而不得舍

解释成语“杀人放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杀人放火: 拼音:shā rén fàng huǒ成语简拼:srfh发音:(\"xxzl.com.407180916182\"); 成语繁体:殺人放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治病救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坏人 成语解释: 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。 成语出处: 元 无名氏《黄花峪》第二折:“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,显出我些英雄神威。”

解释成语“夺人之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夺人之爱: 拼音:duó rén zhī ài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投其所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夺:抢夺。剥夺别人所喜爱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: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你不是跟她很好么?夺人之爱,我可不来。人弃我取,我更不来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夺” 的基本字义: 抢,强取:抢~。掠~。巧取豪~。强(qiā

解释成语“杀人须见血,救人须救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杀人须见血,救人须救彻: 拼音:shā rén xū jiàn xiě,jiù rén xū jiù ch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送佛送到西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杀人必须要看到流血,救人必须彻底。比喻做事要认真彻底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九回:“鲁智深道:‘杀人须见血,救人须救彻。洒家放你不下,直送

解释成语“天夺之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夺之魄: 拼音:tiān duó zhī pò成语简拼:tdzp注音:ㄊㄧㄢ ㄉㄨㄛˊ ㄓㄧ ㄆ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30013502\"); 成语繁体:天奪之魄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天夺其魄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临死 成语解释: 魄:魂魄。天夺去了他的魂魄。比喻人离死不远。 成语出处: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:“原叔必有大咎,天夺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