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膏肓泉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膏肓泉石: 拼音:gāo huāng quán sh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泉石膏肓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膏肓:胸鬲之间,比喻难治的病症。形容热爱山林泉水已成为很难改变的癖好,指隐居不愿做官 成语出处: 明·洪应明《菜根谭》:“无膏肓泉石之癖,而常自醉酒耽诗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袁枚《小仓山房尺牍》第二首:“此实鸟私情,退而求

解释成语“盛极必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盛极必衰: 拼音:shèng jí bì shuāi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物极必反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事物等 成语解释: 兴盛到了极点就会衰败 成语出处: 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70回:“盛极必衰,理所必至。” 成语例子: 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君子之交》:“任何事情都是盛极必衰。”英语翻译:fall from the p

解释成语“见善必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善必迁: 拼音:jiàn shàn bì qiān成语简拼:jsbq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31216162\"); 成语繁体:見善必遷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迁:去恶从善。遇到好事,一定去做。 成语出处: 唐·陆贽《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库状》:“以陛下天姿英圣,傥加之见善必迁,是将化蓄怨衔恩,反过差为

解释成语“饮泉清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饮泉清节: 拼音:yǐn quán qīng jié成语简拼:yqqj注音:ㄧㄣˇ ㄑㄨㄢˊ ㄑㄧㄥ ㄐㄧㄝ 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203410446\"); 成语繁体:飲泉清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《晋书·良吏传·吴隐之》载:隆安中,吴为广州刺史,经石门,“有水名贪泉,饮者怀无厌之欲”,吴“至泉

解释成语“战必胜,攻必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战必胜,攻必取: 拼音:zhàn bì shèng,gōng bì qǔ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战无不胜,攻无不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每次打仗都获胜,每次进攻都攻下。形容军队力量强大,百战百胜。比喻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:“连百万之军,战必胜,攻必取,吾不如韩信。” 成语例子: 宋·司马

解释成语“知必言,言必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必言,言必尽: 拼音:zhī bì yán,yán bì jì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言:说。凡有知道的,就毫无保留地讲出来 成语例子: 我们一直强调要做到知必言,言必尽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知” 的基本字义: 晓得,明了:~道。~名(著名)。~觉(有感觉而知道)。良~。

解释成语“忘战必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忘战必危: 拼音:wàng zhàn bì wēi成语简拼:wzbw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7459738\"); 成语繁体:忘戰必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忘战者危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战:战备。危:危险,危机。国虽大,好战必亡,天下虽平,忘记了战备就一定会产生危机。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

解释成语“必不可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必不可少: 拼音:bì bù kě shǎo注音:ㄅㄧˋ ㄅㄨˋ ㄎㄜˇ ㄕㄠˇ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缺一不可反义词:可有可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绝对需要 成语解释: 绝对需要,指不达到某种目的就不能做成某种事情 成语出处: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79回:“这拜阴寿更是必不可少的。” 成语例子: 邓小平《在中央

解释成语“归老林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归老林泉: 拼音:guī lǎo lín quán成语繁体:歸老林泉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归老林下、归老田间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退休 成语解释: 林泉:山林泉石胜境。指回到幽雅处所,度过晚年 成语出处: 明·周楫《西湖二集·愚郡守玉殿生春》:“赵雄因见满朝之人都生忌妒,遂上表辞朝而回,归老林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归” 的基本

解释成语“极则必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极则必反: 拼音:jí zé bì fǎn成语简拼:jzbf注音:ㄐㄧˊ ㄗㄜˊ ㄅㄧˋ ㄈㄢ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15512146\"); 成语繁体:極則必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物极必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谓事物发展到极端,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。 成语出处: 《吕氏春秋·博志》:

解释成语“日中必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日中必昃: 拼音:rì zhōng bì zè成语简拼:rzbz注音:ㄖㄧˋ ㄓㄨㄙ ㄅㄧˋ ㄗ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7109723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日中则昃、日中必移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同“日中则昃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19卷:“日中必昃,月满必亏

解释成语“车到山前必有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车到山前必有路: 拼音:chē dào shān qián bì yǒu lù注音:ㄔㄜ ㄉㄠˋ ㄕㄢ ㄑㄧㄢˊ ㄅㄧˋ ㄧㄡˇ ㄌㄨˋ成语繁体:車到山前必有路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船过桥门自然直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安慰 成语解释: 比喻到时候总有办法可想 成语出处: 高玉宝《高玉宝》第四章:“高大哥,‘车到山前必有路’,‘老

解释成语“末大必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末大必折: 拼音:mò dà bì shé成语简拼:mdbs注音:ㄇㄛˋ ㄉㄚˋ ㄅㄧˋ ㄓ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6249676\"); 成语繁体:末大必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谓树木枝端粗大,必折其干。喻下属权重,危及上级。 成语出处: 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

解释成语“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十室之邑,必有忠士: 拼音:shí shì zhī yì,bì yǒu zhōng shì注音:ㄕㄧˊ ㄕㄧˋ ㄓㄧ ㄧˋ ,ㄅㄧˋ ㄧㄡˇ ㄓㄨㄙ ㄕㄧ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邑:指小城市。即使是十户人家的小城镇,也有忠信的人。指处处都有贤人 成语出处: 汉·刘向《说苑·谈丛》:“十步

解释成语“拟人必以其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拟人必以其伦: 拼音:nǐ rén bì yǐ qí lú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拟人必于其伦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或写作等 成语解释: 拟:比拟;伦:同类。指比拟某人或某事,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成语出处: 唐·刘知畿《史通·叙事》:“洎乎中代,其体稍殊,或拟人必以其伦,或述事多比于古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拟” 的基本字义: 打算

解释成语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: 拼音:fēi wǒ zú lèi,qí xīn bì yì成语繁体:非我族類,其心必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族类:同族人;异:不同。不是我们同族的人,跟我们不是一条心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四年》:“史佚之志有之曰:‘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。’楚虽大,非吾族也,

解释成语“日中必移,月满必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日中必移,月满必亏: 拼音:rì zhōng bì yí,yuè mǎn bì ku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日中必移,月满则亏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移:迁移。太阳到了正午就要西斜,月亮满圆就要亏缺。比喻事物盛极必衰,或发展到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日中必

解释成语“泪如泉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泪如泉滴: 拼音:lèi rú quán dī成语简拼:lrqd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9009830\"); 成语繁体:涙如泉滴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泪如泉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触动伤心事,眼泪象泉水一样流出。 成语出处: 唐 刘损《愤惋诗》之三“莫道诗成无泪下,泪如泉滴亦须干。”俄语翻

解释成语“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福不重至,祸必重来: 拼音:fú bù chóng zhì, huò bì chóng lái成语简拼:fbcl注音:ㄈㄨˊ ㄅㄨˋ ㄔㄨㄙˊ ㄓㄧˋ ,ㄏㄨㄛˋ ㄅㄧˋ ㄔㄨㄙˊ ㄌㄞ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3379110\"); 成语繁体:福不重至,禍必重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福无双至,祸不单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

解释成语“再实之木根必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再实之木根必伤: 拼音:zài shí zhī mù gēn bì shā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再实之根必伤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一年之内再度结果的树,根必受伤。比喻过度幸运,反而招致灾祸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哗《后汉书·马皇后纪》:“常观富贵之家,禄位重叠,犹再实之木,其根必伤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再” 的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