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涸辙之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涸辙之鲋: 拼音:hé zhé zhī fù成语简拼:hzzf注音:ㄏㄜˊ ㄓㄜˊ ㄓㄧ ㄈ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95113306\"); 成语繁体:涸轍之鮒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涸辙之枯、嗷嗷待哺反义词:绝处逢生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成语解释: 涸:水竭;干涸;辙:车轮的迹;鲋:鲫鱼。指干涸车辙里的鱼

解释成语“蹈其覆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蹈其覆辙: 拼音:dǎo qì fù zhé成语简拼:dqfz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74314845\"); 成语繁体:蹈其覆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重蹈覆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犯同样的错误 成语解释: 蹈:踩;覆:颠倒;辙:车迹,指道路。重走别人翻车的路。比喻不接受教训,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。 成语出处: 鲁迅《

解释成语“复蹈其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复蹈其辙: 拼音:fù dǎo qí zh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复蹈前辙、重蹈覆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 成语解释: 蹈:踏上;辙: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 成语出处: 《宋史·子砥传》:“今复蹈其辙,譬人畏虎,唁虎以肉,食尽终必食人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02回:“孟尝、平原

解释成语“涸辙穷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涸辙穷鱼: 拼音:hé zhé qióng y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涸辙枯鱼、涸辙之鱼、涸辙之枯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成语解释: 涸:水涸,干涸;辙:车轮的痕迹。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。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成语出处: 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天开良佐》:“失林飞鸟无投处,涸辙穷鱼转困苦。”英语翻译:a fish

解释成语“瓜熟蒂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瓜熟蒂落: 拼音:guā shú dì luò成语简拼:gsdl注音:ㄍㄨㄚ ㄕㄨˊ ㄉㄧˋ ㄌ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51215670\"); 成语繁体:瓜熟蔕落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水到渠成反义词:欲速不达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时机一旦成熟,事情自然成功 成语解释: 瓜熟了;瓜蒂就脱落了。比喻条件或

解释成语“覆车之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覆车之辙: 拼音:fù chē zhī zhé成语繁体:覆車之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覆车之轨、覆车之鉴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失败的教训 成语解释: 覆车:翻车;辙:车辙。翻车的辙迹。比喻失败的教训 成语出处: 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李专美传》:“若陛下不改覆车之辙,以赏无赖之军,徒困蒸民,存亡未可知也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陆贽《翰

解释成语“复蹈前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复蹈前辙: 拼音:fù dǎo qián zhé成语简拼:fdqz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72615308\"); 成语繁体:復蹈前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重覆旧辙、复蹈其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 成语解释: 蹈:踏上;前辙: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。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。比喻不吸取教训,重犯错误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

解释成语“涸辙之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涸辙之鱼: 拼音:hé zhé zhī yú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涸辙之鲋、涸辙之枯、涸辙枯鱼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比喻处于困境中的人 成语解释: 涸:水涸,干涸;辙:车轮的痕迹。干涸的车沟里的小鱼。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四贤记·告贷》:“惊心草木皆兵,举目椿萱何在,累累如丧家之犬,圉圉似涸辙之鱼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轻车熟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轻车熟道: 拼音:qīng chē shú dào成语简拼:qcsd注音:ㄑㄧㄥ ㄔㄜ ㄕㄨˊ ㄉㄠ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112256708\"); 成语繁体:輕車熟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轻车熟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办事轻而易举 成语解释: 见“轻车熟路”。 成语出处: 续范亭《莫干山》:“轻车熟道寻秋去,

解释成语“熟门熟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熟门熟路: 拼音:shú mén shú lù成语简拼:smsl注音:ㄕㄨˊ ㄇㄣˊ ㄕㄨˊ ㄌ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0904172\"); 成语繁体:熟門熟路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轻车熟路反义词:人地两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现成的门路 成语解释: 熟悉门径,了解情况,很有经验。 成语出处: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

解释成语“人生路不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人生路不熟: 拼音:rén shēng lù bù shú成语简拼:rsls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1512136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人地两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比喻初到一个地方各方面都很陌生。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14卷:“欺他是个单身穷军,人生路不熟,料没有人

解释成语“人生地不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人生地不熟: 拼音:rén shēng dì bù shú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人地两生反义词:熟门熟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不熟悉环境 成语解释: 指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与环境、习俗等不熟悉 成语出处: 张恨水《夜深沉》第33回:“我人生地不熟的,一个人坐在这屋子里,闷死了。” 成语例子: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二章:“

解释成语“轻车熟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轻车熟路: 拼音:qīng chē shú lù成语简拼:qcsl注音:ㄑㄧㄥ ㄔㄜ ㄕㄨˊ ㄌ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2532170\"); 成语繁体:輕車熟路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得心应手、轻而易举、驾轻就熟反义词:人生地疏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驾轻车;走熟路。比喻对某种工作很熟悉;

解释成语“螳螂拒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螳螂拒辙: 拼音:táng láng jù zhé成语简拼:tljz注音:ㄊㄤˊ ㄌㄤˊ ㄐㄨˋ ㄓ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3427729\"); 成语繁体:螳蜋拒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螳臂当车、螳臂当辙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自不量力 成语解释: 犹螳臂当车。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,必然失败。 成语出处: 唐

解释成语“熟读精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熟读精思: 拼音:shú dú jīng sī成语繁体:熟讀精思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熟读深思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用于文章等 成语解释: 熟:经久而深入;精:专一,深入。反复地阅读,认真地思考 成语出处: 《宋史·徐中行传》:“得瑗所授经,熟读精思,功苦食淡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熟” 的基本字义: 食物烧煮到可吃的程度:饭

解释成语“熟读深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熟读深思: 拼音:shú dú shēn sī成语简拼:sdss注音:ㄕㄨˊ ㄉㄨˊ ㄕㄣ ㄙㄧ成语繁体:熟讀深思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熟读精思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;用于文章等 成语解释: 反复地阅读,认真地思考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送安犉秀才失解西归》:“旧书不厌百回读,熟读深思子自知。” 成语例子: 朱自清《论百读不厌

解释成语“北辙南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北辙南辕: 拼音:běi zhé nán yuán成语简拼:bzny注音:ㄅㄟˇ ㄓㄜˊ ㄣㄢˊ ㄧㄨㄢ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3023466\"); 成语繁体:北轍南轅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南辕北辙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成语解释: ①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。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。②车子北往南来。喻人 成语出处: 见

解释成语“生张熟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生张熟魏: 拼音:shēng zhāng shú wèi成语简拼:szsw成语繁体:生張熟魏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熟魏生张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 成语解释: 张、魏:都是姓,这里泛指人。泛指认识的或不认识的人。 成语出处: 宋·沈括《梦溪笔谈》卷十六:“北都有妓女,美色而举止生梗,士人谓之‘生张八’。……野

解释成语“熟视不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熟视不睹: 拼音:shú shì bù dǔ成语繁体:熟視不覩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熟视无睹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习以为常 成语解释: 熟视:细看;睹:看见。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。也指看到某种现象,但不关心,只当没有看见 成语出处: 晋·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泰山之形。”英语翻译:be ignorant of 俄语翻译:зак

解释成语“熟视无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熟视无睹: 拼音:shú shì wú dǔ成语简拼:sswd注音:ㄕㄨˊ ㄕㄧˋ ㄨˊ ㄉ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1239327\"); 成语繁体:熟視無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视而不见、听而不闻反义词:过目成诵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熟视:细看;睹:看见。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。也指看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