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沧海遗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沧海遗珠: 拼音:cāng hǎi yí zhū成语简拼:chyz注音:ㄘㄤ ㄏㄞˇ ㄧˊ ㄓ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73413135\"); 成语繁体:滄海遺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被埋没的人才 成语解释: 大海里的珍珠被采珠人所遗漏。比喻埋没人才或被埋没的人才。 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 狄仁杰传》:“异其才,

解释成语“濯濯童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濯濯童山: 拼音:zhuó zhuó tóng shā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童山濯濯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光秃秃的山 成语解释: 濯濯:光秃的样子;童:山无草木。没有树木,光秃秃的山 成语出处: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其山之性也。” 成语例子: 施蛰存《渔人何长庆》:“指点着那些据外人看来是濯濯童山的峰

解释成语“曾经沧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曾经沧海: 拼音:céng jīng cāng hǎi成语简拼:cjch注音:ㄘㄥˊ ㄐㄧㄥ ㄘㄤ ㄏㄞ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62014752\"); 成语繁体:曾經滄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多识广、饱经沧桑、饱经风霜反义词:初出茅庐、乳臭未干、孤陋寡闻 成语用法: 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,比喻见识广 成语解释:

解释成语“陵谷沧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陵谷沧桑: 拼音:líng gǔ cāng sāng成语简拼:lgbq注音:ㄌㄧㄥˊ ㄍㄨˇ ㄘㄤ ㄙㄤ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3067012\"); 成语繁体:陵谷滄桑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沧海桑田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宾语;比喻世事巨变迁 成语解释: 陵:山陵;谷:山谷。丘陵变山谷,山谷变丘陵。比喻世事巨变迁 成语出处

解释成语“濯污扬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濯污扬清: 拼音:zhuó wū yáng qīng成语简拼:zwyq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9425778\"); 成语繁体:濯汙揚清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濯:洗。洗去污垢,激扬清澈。比喻扬善除恶。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范泰传》:“臣昔谬得待罪选曹,诚无以濯污扬清。然君子之有智能,犹鵷凤之有文采,

解释成语“沧浪老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沧浪老人: 拼音:cāng láng lǎo rén成语简拼:cllr注音:ㄘㄤ ㄌㄤˊ ㄌㄠˇ ㄖ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93311965\"); 成语繁体:滄浪老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渔翁 成语解释: 指隐者、渔父。 成语出处: 《楚辞 渔父》:“渔父莞尔而笑,鼓枻而去。乃歌曰:‘沧浪之水清兮

解释成语“沧海一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沧海一鳞: 拼音:cāng hǎi yī lín成语简拼:chyl注音:ㄘㄤ ㄏㄞˇ ㄧ ㄌㄧ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93011962\"); 成语繁体:滄海一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沧海一粟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宾语;指微不足道的事 成语解释: 大海中的一片鱼鳞。比喻非常渺小。 成语出处: 《冷眼观》第七回:“因要替一

解释成语“洗濯磨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洗濯磨淬: 拼音:xǐ zhuó mó cuì成语简拼:xzmc注音:ㄒㄧˇ ㄓㄨㄛˊ ㄇㄛˊ ㄘㄨㄟ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0135054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修养锻炼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上韩太尉书》:“士大夫皆自洗濯磨淬,戮力于王事,而不敢为非常可怪之行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李

解释成语“沧桑之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沧桑之变: 拼音:cāng sāng zhī biàn成语繁体:滄桑之變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沧海桑田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变化等 成语解释: 沧海变桑田的变化。比喻世事变化巨大 成语出处: 《续夷坚志》序:“有金元遗山先生,具班马之才,阅沧桑之变,隐居不仕,著述自娱。”英语翻译:The vast sea has changed in

解释成语“珠沉沧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珠沉沧海: 拼音:zhū chén cāng hǎi成语简拼:zcch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35914278\"); 成语繁体:珠沉滄海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珍珠沉在大海里。比喻人才被埋没。 成语出处: 明·吾邱瑞《运甓记·师阃宾贤》:“珠沉沧海,玉韫荆山,剑秽黄埃,奇韬远略运灵台,长狐封豕谁无赖

解释成语“振衣濯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振衣濯足: 拼音:zhèn yī zhuó zú成语简拼:zyzz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7405618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濯足:洗脚。抖掉衣服上的灰尘,洗去脚上的污垢。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,立志在山中隐居。 成语出处: 晋·左思《咏史》诗之五:“振衣千仞冈,濯足万里流。” 成语例

解释成语“桑田沧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桑田沧海: 拼音:sāng tián cāng hǎi成语简拼:stch注音:ㄙㄤ ㄊㄧㄢˊ ㄘㄤ ㄏㄞˇ成语繁体:桑田滄海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沧海桑田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成语解释: 桑田:农田。大海变成桑田,桑田变成大海。比喻世事变化很大。 成语出处: 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麻姑》:“麻姑自说云,接待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沧海桑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沧海桑田: 拼音:cāng hǎi sāng tián成语简拼:chst注音:ㄘㄤ ㄏㄞˇ ㄙㄤ ㄊㄧㄢ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2423433\"); 成语繁体:滄海桑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日新月异、沧桑陵谷、白云苍狗反义词:一成不变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成语解释: 沧海:大海;桑田

解释成语“簪缨之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簪缨之族: 拼音:zān yīng zhī z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簪缨世族、簪缨世胄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成语解释: 簪缨: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,借指宦官。旧时指世代作官的人家 成语出处: 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一章:“金粉世家、簪缨之族多如牛毛当不在话下。” 成语例子: 他出身簪缨之族,肯定能成功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簪”

解释成语“濯缨沧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濯缨沧浪: 拼音:zhuó yīng cāng làng成语繁体:濯纓滄浪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濯:洗涤;缨:帽带。在清水中洗涤冠缨。比喻超脱尘俗,操守高洁 成语出处: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》:“沧浪之水清兮,可以濯我缨。” 成语例子: 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释滞》:“濯缨沧浪,不降不辱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濯缨弹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濯缨弹冠: 拼音:zhuó yīng tán guān成语繁体:濯纓彈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濯缨:洗涤帽缨;弹冠:弹去帽子上的灰尘。比喻准备出仕 成语出处: 《艺文类聚》第35卷:“今大道既隐,子生末季,沉溺流俗,眩惑名位,濯缨弹冠,谘诹荣贵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濯” 的基本字义: 洗:~足。 〔~~〕形容山

解释成语“振缨公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振缨公朝: 拼音:zhèn yīng gōng cháo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振缨中朝、振缨王室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振缨:弹冠,出仕。指入朝做官 成语出处: 晋·陶潜《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》:“振缨公朝,则德音允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振” 的基本字义: 搬动,挥动:~动。~荡。~幅。~臂。~聋发聩(喻唤醒糊涂麻木的

解释成语“振缨王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振缨王室: 拼音:zhèn yīng wáng sh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振缨中朝、振缨公朝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振缨:弹冠,出仕。指入朝做官 成语出处: 南朝·陈·沈炯《祭梁吴郡袁府君文》:“日者明德世彦,振缨王室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振” 的基本字义: 搬动,挥动:~动。~荡。~幅。~臂。~聋发聩(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)

解释成语“振缨中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振缨中朝: 拼音:zhèn yīng zhōng cháo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振缨公朝、振缨王室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振缨:弹冠,出仕。指入朝做官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周馥传》:“馥振缨中朝,素有俊彦之称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振” 的基本字义: 搬动,挥动:~动。~荡。~幅。~臂。~聋发聩(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)。 奋起,兴

解释成语“世代簪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世代簪缨: 拼音:shì dài zān yīng成语繁体:丗代簮纓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官宦世家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簪缨:古代官员的冠饰。世代做官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9卷:“又且世代簪缨,家资巨富,日常供奉,拟于王侯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80回:“自此岳氏子孙繁盛,世代簪缨不绝。” 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