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默默无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默无语: 拼音:mò mò wú yǔ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默默无言反义词:口若悬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沉默不说话 成语解释: 默默:不说话的样子。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 成语出处: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一回:“杨御史见苏御史词色不顺,便默默无语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见男孩们默默无语束手无策,便决意自己挺身而

解释成语“默然无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然无声: 拼音:mò rán wú shēng成语繁体:嘿然無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默然无语、默默无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没有声音 成语解释: 默:静默。不声不响,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“于是景帝默默无声。”英语翻译:save one\'s breath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默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食古不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食古不化: 拼音:shí gǔ bù huà成语简拼:sgbh注音:ㄕㄧˊ ㄍㄨˇ ㄅㄨˋ ㄏㄨㄚ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02916488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泥古不化、墨守成规反义词:推陈出新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学了古代的知识未曾消化。比喻不能按现代情况理解运用古代的文化知识

解释成语“化民成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化民成俗: 拼音:huà mín chéng sú成语简拼:hmcs注音:ㄏㄨㄚˋ ㄇㄧㄣˊ ㄔㄥˊ ㄙ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5149588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教化百姓,使形成良好的风尚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君子如欲化民成俗,其必由学乎?”

解释成语“变化万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变化万端: 拼音:biàn huà wàn duān成语繁体:變化萬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变化多端反义词:一成不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变化的样子极多 成语解释: 端:头绪。形容变化多种多样 成语出处: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85卷:“于天柱山得石室内《九丹金液经》,能变化万端,不可胜纪。” 成语例子: 老舍《正红旗下》:“

解释成语“默默不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默不语: 拼音:mò mò bù yǔ成语繁体:嘿嘿不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默默无语反义词:口若悬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沉默 成语解释: 默默:不说话的样子。沉默着不说一句话 成语出处: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0回:“他见郭安默默不语,如有所思,便知必有心事。” 成语例子: 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:“他把手托住头额默默

解释成语“如汤化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如汤化雪: 拼音:rú tāng huà xu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如汤浇雪、如汤灌雪、如汤沃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十分容易 成语解释: 汤:热水。像热水浇在雪上。形容十分容易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精忠旗·北朝复地》:“提刀上马,如汤化雪,谁敢争持?”英语翻译:like melting snow with hot wat

解释成语“有风有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风有化: 拼音:yǒu fēng yǒu huà成语简拼:yfyh注音:ㄧㄡˇ ㄈㄥ ㄧㄡˇ ㄏㄨㄚ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4345385\"); 成语繁体:有風有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有教育意义。 成语出处: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闺塾》:“论《六经》,《诗经》最葩,闺门内许多风雅……有风有

解释成语“化腐朽为神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化腐朽为神奇: 拼音:huà fǔ xiǔ wéi shén qí成语简拼:hfxq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50014664\"); 成语繁体:化腐朽為神奇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化腐为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做事等 成语解释: 神奇:神妙奇特的东西。变坏为好,变死板为灵巧,变无用为有用。 成语出处: 《庄子

解释成语“两极分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两极分化: 拼音:liǎng jí fēn huà注音:ㄌㄧㄤˇ ㄐㄧˊ ㄈㄣ ㄏㄨㄚˋ成语繁体:兩極分化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彼此一样、彼此彼此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事物或状态等 成语解释: 分成两个集中于相反极端的部分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》:“这种情况如果让它发展下去,农村中向两极分化的现象必然一天

解释成语“橘化为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橘化为枳: 拼音:jú huà wéi zhǐ成语简拼:jhwz注音:ㄐㄨˊ ㄏㄨㄚˋ ㄨㄟˊ ㄓ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5578057\"); 成语繁体:橘化為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宾语;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 成语解释: 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。 成语出处: 春秋 齐 晏婴《晏子春秋 杂下十》:“婴闻之,橘生

解释成语“潜身远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潜身远迹: 拼音:qián shēn yuǎn jì成语繁体:潛身遠跡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潜身缩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隐居 成语解释: 潜:深藏;迹:踪迹。隐藏起来不露踪迹 成语出处: 汉·贾逵《上书请宥刘恺》:“素行孝友,谦让洁清,让封弟宪,潜身远迹,有司不原乐善之心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潜” 的基本字义: 隐在水面下活动

解释成语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: 拼音:dà shì huà xiǎo,xiǎo shì huà wú成语繁体: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大事化小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化:变。经过妥善处理,将大事化成小事,小事变成没事,息事宁人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‘大事化为小事,小事化为无事’,方是

解释成语“蛇行鳞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蛇行鳞潜: 拼音:shé xíng lín qián注音:ㄕㄜˊ ㄒㄧㄥˊ ㄌㄧㄣˊ ㄑㄧㄢˊ成语繁体:虵行鱗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鳞:代指鱼;潜:没水。比喻行动极为谨慎隐蔽 成语出处: 汪东《刺客校军人论》:“刺客者,怀弹丸,倅匕首,蛇行鳞潜,如螳螂捕蝉,恐其有警而飞翔。” 成语分字解

解释成语“默不做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不做声: 拼音:mò bù zuò shēng成语繁体:嘿不做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默不作声反义词:滔滔不绝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不说话 成语解释: 默:沉默。沉默不说一句话 成语出处: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刘峰默不做声,顺着梯子下了几阶,又回身关好柜底板。” 成语例子: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一章:“有片刻工

解释成语“化日光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化日光天: 拼音:huà rì guāng tiān成语简拼:hrgt注音:ㄏㄨㄚˋ ㄖㄧˋ ㄍㄨㄤ ㄊㄧ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247194069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光天化日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①谓太平盛世。②比喻众目昭彰、是非分明的场合。 成语出处: 太平天国《太平诏书》:“尧、舜化日光天,

解释成语“默不作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不作声: 拼音:mò bù zuò shēng成语简拼:mbzs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43414634\"); 成语繁体:嘿不作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沉默寡言、默不做声反义词:口若悬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不说话 成语解释: 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: 朱自清《不知道》:“固然他有时也可以‘默不作声’,有时也可

解释成语“化悲痛为力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化悲痛为力量: 拼音:huà bēi tòng wéi lì liàng成语繁体:化悲痛為力量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吊唁等 成语解释: 化:变。把内心的痛苦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成语出处: 赵朴初《永难忘(自度曲)》:“闻号召,意深长:‘化悲痛为力量!’” 成语例子: 请你化悲痛为力量英语翻译:convert sorr

解释成语“化敌为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化敌为友: 拼音:huà dí wéi yǒu成语繁体:化敵為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与交往等 成语解释: 将敌对势力化成友好势力 成语出处: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12章:“我们说这就具备了化敌为友的条件。” 成语例子: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红顶商人》:“此去是要收服一个张秀才,化敌为友,做个内应。”英语翻

解释成语“潜身缩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潜身缩首: 拼音:qián shēn suō shǒu成语繁体:潛身縮首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潜身远迹反义词:抛头露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隐居 成语解释: 潜:深藏;首:头。隐居不出头露面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92回:“汝既为谄谀之臣,只可潜身缩首,苟图衣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潜” 的基本字义: 隐在水面下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