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寒漱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寒漱: 拼音:hán shù 注音:ㄏㄢˊ ㄕㄨˋ 词语解释: 寒凉的激流。 唐 贾岛 《送僧归太白山》诗:“夜禪临虎穴,寒漱撇龙泉。” 唐 徐夤 《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》:“寒漱緑阴仙桂老,碎流红艳野桃夭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寒” 的基本字义: 冷,与暑相对:~冬。~色。~衣。~冽。~带。~战。~噤。~食(节名,在清明前一天。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,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“寒食”)。~喧。~

解释词语“飞漱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飞漱: 拼音:fēi shù 注音:ㄈㄟ ㄕㄨˋ 词语解释: 迅疾冲荡。 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江水二》:“悬泉瀑布,飞漱其间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飞” 的基本字义: 鸟类或虫类等用翅膀在空中往来活动:~天(佛教壁画或石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)。~跃。~鸟。 在空中运动:~雪。火箭~向太空。 形容极快:~驶。~黄腾达(喻人骤然得志,官位升迁快)。 极,特别地:刀子~快。 无 含有“飞” 的词语:

解释词语“搜漱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搜漱: 拼音:sōu shù 注音:ㄙㄡ ㄕㄨˋ 词语解释: 清寒貌。 唐 韩愈 《南山诗》:“空虚寒兢兢,风气较搜漱。” 钱仲联 集释引 徐震 曰:“搜漱,皆取其声。《广雅·释训》:‘颼颼,风也。’搜漱,犹颼颼矣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搜” 的基本字义: 寻求,寻找:~集。~寻。~求。~讨。~罗。~刮。~索枯肠。 检查:~查。~身。~腰。~捕。~索。 含有“搜” 的词语: 追搜 幽搜 研搜 前搜

解释词语“盥漱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盥漱: 拼音:guàn shù 注音:ㄍㄨㄢˋ ㄕㄨˋ 词语解释: ◎ 盥漱 guànshù 洗漱 -- (1).洗手和漱口。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子事父母,鸡初鸣,咸盥漱。” 陆德明 释文:“﹝盥﹞,洗手;漱,漱口也。”《管子·弟子职》:“少者之事,夜寐蚤作。既拚盥漱,执事有恪。” 尹知章 注:“扫席前曰拚。盥,洁手;漱

解释词语“漱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漱盥: 拼音:shù guàn 注音:ㄕㄨˋ ㄍㄨㄢˋ 词语解释: 谓漱口盥洗。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三回:“一时吃饭漱盥已毕, 安老爷 便命他隅坐侍谈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漱” 的基本字义: 含水荡洗口腔:~口。洗~。盥~(洗手或漱口)。 含有“漱” 的词语: 飞漱 吐漱 含漱剂 汩漱 枕嵓漱流 枕石漱流 枕流漱石 鸣漱 咽漱 洗漱 涫漱 搜漱 寒漱 漱玉 漱腴 漱啮 漱盂 漱墨 漱咽 漱流枕石

解释词语“涫漱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涫漱: 拼音:guàn shù 注音:ㄍㄨㄢˋ ㄕㄨˋ 词语解释: 盥漱。亦指盥漱用的水。《列子·黄帝》:“至舍,进涫漱巾櫛,脱履户外,膝行而前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涫” 的基本字义: 沸滚:~沸。~汤(沸腾的水)。 含有“涫” 的词语: 沸涫 涫汤 涫漱 涫涫 涫沸 “漱” 的基本字义: 含水荡洗口腔:~口。洗~。盥~(洗手或漱口)。 含有“漱” 的词语: 飞漱 吐漱 含漱剂 汩漱 枕嵓漱流

解释词语“枕石漱流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枕石漱流: 拼音:zhěn shí sòu liú 注音:ㄓㄣˇ ㄕㄧˊ ㄙㄡˋ ㄌㄧㄨˊ 词语解释: 枕山石,漱涧流。喻指隐居山林的生活。 三国 魏 曹操 《秋胡行》之一:“遨游八极,枕石漱流饮泉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彭羕传》:“伏见处士 緜竹秦宓 ……枕石漱流,吟咏緼袍,偃息於仁义之途,恬淡於浩然之域。” 唐 王勃 《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》:“紫萝山径,居藏胜缘,青松磵户,坐谐幽致,枕石漱流者久

解释成语“绣花枕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绣花枕头: 拼音:xiù huā zhěn tóu成语简拼:xhzt注音:ㄒㄧㄨˋ ㄏㄨㄚ ㄓㄣˇ ㄊㄡ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14711434\"); 成语繁体:綉蘤枕頭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华而不实反义词:真才实学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外面绣着花;里面装稻草的枕头。比喻外表好看;但无真才

解释成语“死亡枕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死亡枕藉: 拼音:sǐ wáng zhěn jiè成语简拼:swzj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71616362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死相枕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枕藉:纵横相枕而卧。形容死的很多。 成语出处: 朱自清《执政大屠杀记》:“那时前后都有枪弹,人多门狭,前面的枪又极近,死亡枕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高枕安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高枕安寝: 拼音:gāo zhěn ān qǐn成语简拼:gzaq注音:ㄍㄠ ㄓㄣˇ ㄢ ㄑㄧㄣ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10012078\"); 成语繁体:高枕安寢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高枕而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无忧无虑 成语解释: 见“高枕而卧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汉书·匈奴传下》:“故北狄不服,中国未得高枕安

解释成语“辗转伏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辗转伏枕: 拼音:zhǎn zhuǎn fú zhě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展转反侧、辗转反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辗转:同“展转”,形容心有所思,卧不安席的样子;伏枕:伏卧在枕头上。形容思绪过多,不能入睡 成语出处: 《诗经·陈风·泽陂》:“寤寐无为,辗转伏枕。”俄语翻译:ворочаться без концá 成语分

解释成语“寝苫枕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寝苫枕戈: 拼音:qǐn shān zhěn gē成语简拼:qszg注音:ㄑㄧㄣˇ ㄕㄢ ㄓㄣˇ ㄍㄜ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3354712\"); 成语繁体:寢苫枕戈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寝苫枕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同“寝苫枕干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刘基《春秋明经·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》:“以大义言之

解释成语“孤衾独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孤衾独枕: 拼音:gū qīn dú zhěn成语繁体:孤衾獨枕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枕冷衾寒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夜间孤独 成语解释: 单条棉被与单个枕头。指夜间独自一人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6回:“虽是夜晚间孤衾独枕,不惯寂寞,奈一心丢了众人,只念柳湘莲早早回来完了终身大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孤” 的基本字

解释成语“圆木警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圆木警枕: 拼音:yuán mù jǐng zhěn成语简拼:ymjz注音:ㄧㄨㄢˊ ㄇㄨˋ ㄐㄧㄥˇ ㄓㄣ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2339400\"); 成语繁体:圓木警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自我警戒 成语解释: 用圆木做枕头,睡着时容易惊醒。形容刻苦自勉。 成语出处: 宋·范祖禹《司马温公布衾铭

解释成语“枕席还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枕席还师: 拼音:zhěn xí hái shī成语简拼:zxhs注音:ㄓㄣˇ ㄒㄧˊ ㄏㄞˊ ㄕ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33614249\"); 成语繁体:枕蓆還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枕席过师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军事等 成语解释: 见“枕席过师”。 成语出处: 唐·李德裕《赠王茂元司徒制》:“必当樽俎制胜,枕席还师,势如风霆

解释成语“满腔热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满腔热枕: 拼音:mǎn qiāng rè chén成语简拼:mqrc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4367120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近义词:一腔热血、热肠古道反义词:漠不关心、冷若冰霜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心里充满热烈真挚的感情。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纪念白求恩》:“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,而是冷冷清清,漠不关心,麻木

解释成语“倒枕捶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倒枕捶床: 拼音:dǎo zhěn chuí chuáng成语繁体:倒枕搥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捶床捣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悲痛时 成语解释: 倒:翻转;捶:用拳头敲打。形容悲痛欲绝的样子 成语出处: 元·关汉卿《调风月》第三折:“短叹常吁,千声万声,倒枕捶床,到三更四更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无名氏《隔帘花影》第22回:“睡

解释成语“枕曲藉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枕曲藉糟: 拼音:zhěn qū jiè zāo成语简拼:zqjz注音:ㄓㄣˇ ㄑㄩˇ ㄐㄧㄝ ˋ ㄗㄠ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3556091\"); 成语繁体:枕麯藉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枕着酒,垫着酒糟。指嗜酒,醉酒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 刘伶传》:“先生于是方捧罂承糟,衔杯漱醪,奋髯箕踞,枕

解释成语“死相枕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死相枕藉: 拼音:sǐ xiāng zhěn ji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死亡枕藉、死伤枕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枕藉:纵横相枕而卧。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成语出处: 《明史·李文祥等传赞》:“抗言极论,窜嫡接踵,而来者愈多;死相枕藉,而赴蹈恐后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死” 的基本字义: 丧失生命,与生、活相对:~亡。~讯。~刑

解释成语“寝苫枕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寝苫枕草: 拼音:qǐn shān zhěn cǎo成语简拼:qszc注音:ㄑㄧㄣˇ ㄕㄢ ㄓㄣˇ ㄘㄠ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111476683\"); 成语繁体:寢苫枕艸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守孝 成语解释: 睡草荐,以草把为枕。古时居父母丧的礼节。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十七年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