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同敝相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同敝相济: 拼音:tóng bì xiāng jì成语简拼:tbxj注音:ㄊㄨㄙˊ ㄅㄧˋ ㄒㄧㄤ ㄐ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2398494\"); 成语繁体:同敝相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同恶相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狼狈为奸 成语解释: 犹同恶相济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宦者传序》:“同敝相济,故其有繁,败国蠹

解释成语“爱别离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爱别离苦: 拼音:ài bié lí kǔ成语简拼:ablk发音:(\"xxzl.com.4080123011906\"); 成语繁体:愛别離苦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离别的痛苦 成语解释: 佛家语,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。 成语出处: 《瑜伽师地论》第61卷:“何云何爱别离苦?当知此苦,亦由五相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爱” 的基本字义: 对

解释成语“济贫拔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济贫拔苦: 拼音:jì pín bá kǔ成语简拼:jpbk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2015949\"); 成语繁体:濟貧拔苦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救援贫苦人家。 成语出处: 《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讲经文》:“常行慈悲,济贫拔苦,归将有余数不足者,将安乐施厄者。” 成语例子: 〖示例〗举善荐君子事,

解释成语“同舟而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同舟而济: 拼音:tóng zhōu ér jì成语繁体:同舟而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同舟共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齐心协力 成语解释: 济:渡水。大家同坐一条船过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 成语出处: 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。遇风,其相救也若左右手。” 成语例子: 汉·朱穆《复奏记梁冀》:“夫

解释成语“拔刀相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拔刀相济: 拼音:bá dāo xiāng jì成语繁体:拔刀相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拔刀相助反义词:袖手旁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仗义打抱不平 成语解释: 拔:抽出。拔出刀来助战,多指见义勇为 成语出处: 明·汤显祖《紫钗记·剑合钗圆》:“想起黄衫豪客也,女伴仍袖手旁观,英雄拔刀相济。”英语翻译:to take up the

解释成语“拔毛济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拔毛济世: 拼音:bá máo jì shì成语简拼:bmjs注音:ㄅㄚˊ ㄇㄠˊ ㄐㄧˋ ㄕ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81615875\"); 成语繁体:拔毛濟丗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一毛不拔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帮助世人 成语解释: 指受轻微损失而能有利于世人。 成语出处: 语出《列子 杨朱》:“禽子问杨朱曰:

解释成语“旧爱宿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旧爱宿恩: 拼音:jiù ài sù ēn成语繁体:舊愛宿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以前的恩爱 成语解释: 旧:已往;宿:通“夙”,平常。以往的眷爱和恩情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孙皓传》:“休以旧爱宿恩,任用兴、布,不能拔进良才。”英语翻译:some past kindness and benefits

解释成语“洁己爱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洁己爱人: 拼音:jié jǐ ài rén成语繁体:潔己愛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为人处世 成语解释: 洁己:保持自身纯洁。保持自身纯洁,爱护他人 成语出处: 《明史·刘魁传》:“所至洁己爱人,扶植风教。” 成语例子: 《清史稿·世祖纪》:“其各殚忠尽职,洁己爱人,利弊悉以上闻,德意期于下究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济世经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济世经邦: 拼音:jì shì jīng bāng成语繁体:濟丗經邦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济世安邦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治理国家 成语解释: 济:拯救,救助;邦:国家。拯救人世,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: 明·屠隆《彩毫记·知畿引退》:“此行指望济世经邦,谁想竟成画饼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洪应明《菜根谭》:“济世经邦,要段云水的趣

解释成语“爱理不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爱理不理: 拼音:ài lǐ bù lǐ成语简拼:albl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037927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爱答不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不爱答理。比喻对人冷漠,没礼貌 成语出处: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9回:“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,问他什么事。” 成语例子: 钱钟书

解释成语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: 拼音:jūn zǐ ài cái,qǔ zhī yǒu dào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君子:有才德的人。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,不要不义之财 成语出处: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,该当你老夫子的,自然当仁不让。”英语翻译:If a noble

解释成语“爱才怜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爱才怜弱: 拼音:ài cái lián ruò成语简拼:aclr发音:(\"xxzl.com.4080005291666\"); 成语繁体:愛才憐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妒才嫉贤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有同情心 成语解释: 怜:同情。爱护人才,同情弱者 成语出处: 鲁迅《病后杂谈》:“永乐皇帝决不像一位爱才怜弱的明君。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爱博而情不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爱博而情不专: 拼音: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成语简拼:abez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63513066\"); 成语繁体:愛博而情不專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坚贞不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爱好等 成语解释: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,而感情不能专一。 成语出处: 唐·韩愈《与陈给事书》:“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,伺

解释成语“忍痛割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忍痛割爱: 拼音:rěn tòng gē ài成语繁体:忍痛割愛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违心地放弃 成语解释: 割爱:放弃心爱的东西。指不是出自本意忍痛地放弃心爱的东西 成语出处: 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爱情嘛,不管早晚,不分先后,我忍痛割爱。” 成语例子: 陈忠实《白鹿原》第三章:“偶尔有忍痛割爱卖地的大都是出

解释成语“首尾共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首尾共济: 拼音:shǒu wěi gòng jì成语简拼:swgj成语繁体:首尾共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首尾相顾反义词:首尾不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济:帮助;救济。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。 成语出处: 《明史·方逢时传》:“两人首尾共济,边境遂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首” 的基本字义: 头,脑袋:~饰。~

解释成语“爱礼存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爱礼存羊: 拼音:ài lǐ cún yáng成语简拼:alcy注音:ㄞˋ ㄌㄧˇ ㄘㄨㄣˊ ㄧㄤ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22516101\"); 成语繁体:愛禮存羊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定语;指保持礼节 成语解释: 由于爱惜古礼,不忍使它废弛,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。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

解释成语“爱莫之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爱莫之助: 拼音:ài mó zhī zhù成语简拼:amzz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2159882\"); 成语繁体:愛莫之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爱莫能助反义词:舍己救人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;表示想帮助但又无能为力 成语解释: 虽然同情,却限于条件无从帮助 成语出处: 宋 陈亮《喻夏卿墓志铭》:“晚虽家事不如初,而亲戚故旧之急难,

解释成语“济世安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济世安民: 拼音:jì shì ān mín成语简拼:jsam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723926\"); 成语繁体:濟丗安民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济世安邦、济世匡时反义词:祸国殃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安邦定国 成语解释: 使国家得到治理,百姓安居乐业。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 太宗本纪上》:“龙凤之姿,天日之

解释成语“济济跄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济济跄跄: 拼音:jǐ jǐ qiàng qiàng注音:ㄐㄧˋ ㄑㄧˊ ㄑㄧㄤˋ ㄑㄧㄤˋ成语繁体:濟濟蹌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队列整齐有礼节 成语解释: 济济:庄严恭敬的样子;跄跄:走路符合礼节。形容人多而容止有节 成语出处: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朝庭之美,济济跄跄。” 成语例子: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

解释成语“济济彬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济济彬彬: 拼音:jǐ jǐ bīn bīn注音:ㄐㄧˋ ㄐㄧˋ ㄅㄧㄣ ㄅㄧㄣ成语繁体:濟濟彬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有修养 成语解释: 济济:庄严恭敬的样子;彬彬:文雅的样子。形容仪表庄重,举止文雅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9回:“朝门外有十余位官员,一个个峨冠博带,济济彬彬,列于两行。” 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