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至仁忘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至仁忘仁: 拼音:zhì rén wàng ré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至仁:最大的仁德。指仁到了极点反而忘掉了仁。比喻事物到达顶点容易被忽略掉 成语出处: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任数》:“故至德弃智,至仁忘仁,至德不德,无言无思,静以待时,时至而应,心暇者胜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至”

解释成语“流连忘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流连忘反: 拼音:liú lián wàng fǎn成语简拼:llwf注音:ㄌㄧㄨˊ ㄌㄧㄢˊ ㄨㄤˋ ㄈㄢ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9293693\"); 成语繁体:流連忘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流连忘返反义词:迷途知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十分留恋 成语解释: 留恋不舍,忘记返回 成语出处: 明 许仲琳《封

解释成语“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: 拼音:gōng ér wàng sī,guó ér wàng ji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国而忘家,公而忘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可分开使用 成语解释: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成语出处: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但自古道:‘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。’” 成语例子: 徐特立

解释成语“说东忘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说东忘西: 拼音:shuō dōng wàng xī注音:ㄕㄨㄛ ㄉㄨㄙ ㄨㄤˋ ㄒㄧ成语繁体:説東忘西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说了这样忘了那样。形容记忆力差 成语出处: 柳青《狠透铁》:“再加上社员们负责的思想状况,劳神劳得他颠三倒四,说东忘西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说” 的基本字义: 用话

解释成语“忘年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忘年交: 拼音:wàng nián jiāo成语简拼:wnj注音:ㄨㄤˋ ㄋㄧㄢˊ ㄐㄧㄠ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0001065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忘年之契、忘年之交、忘年之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交往等 成语解释: 即不拘年岁行辈产差异而结交的朋友。同“忘年之好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南史 何逊传》:“

解释成语“贪利忘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贪利忘义: 拼音:tān lì wàng yì成语简拼:tlwy发音:(\"xxzl.com.407180854166\"); 成语繁体:貪利忘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利忘义反义词:见利思义、仗义疏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见钱眼开 成语解释: 贪求财利,忘却道义。 成语出处: 明 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 姚滴珠避羞惹羞》:“我

解释成语“弃信忘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弃信忘义: 拼音:qì xìn wàng yì成语繁体:棄信忘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背信弃义、背信负义、弃信违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揭露、指责、谴责的场合 成语解释: 弃:丢弃;信:信用;义:道义。违背诺言,不讲道义 成语出处: 《北史·周纪下·高祖武帝》:“背惠怒邻,弃信忘义。”英语翻译:play false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: 拼音:pínjiànzhīzhī bùkěwàng,zāokāngzhīqī bù xiàtá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贫贱之知:贫困时的知心朋友;糟糠:酒糟和糠麸。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,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

解释成语“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贫贱之交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: 拼音:pínjiànzhījiāobùkěwàng,zāokāngzhīqībùxiàtá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贫贱之知不可忘,糟糠之妻不下堂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贫贱之交:贫困时的知心朋友;糟糠:酒糟和糠麸。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,不要抛弃共同患难过的妻子 成

解释成语“徇国忘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徇国忘身: 拼音:xùn guó wàng shēn成语简拼:xgws发音:(\"xxzl.com.407181552475\"); 成语繁体:徇國忘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舍生忘死、舍己为人反义词:自私自利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指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、安危置之度外。徇:为国献身。 成语出处: 唐 白居易《赠裴垍官

解释成语“忘寝废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忘寝废食: 拼音:wàng qǐn fèi shí成语简拼:wqfs注音:ㄨㄤˋ ㄑㄧㄣˇ ㄈㄟˋ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25543186\"); 成语繁体:忘寢廢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废寝忘食、忘餐废寝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人刻苦努力 成语解释: 寝:睡觉。废:废止,停止。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,

解释成语“废寝忘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废寝忘食: 拼音:fèi qǐn wàng shí成语简拼:fqws注音:ㄈㄟˋ ㄑㄧㄣˇ ㄨㄤˋ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4323089\"); 成语繁体:廢寢忘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兢兢业业、夜以继日、发愤忘食反义词:饱食终日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,形容人刻苦努力 成语解释: 废:停止。

解释成语“得意忘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得意忘形: 拼音:dé yì wàng xíng成语简拼:dywx注音:ㄉㄜˊ ㄧˋ ㄨㄤˋ ㄒ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41915609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忘乎所以、自鸣得意、得意洋洋、趾高气扬反义词:怅然若失、心灰意冷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形:形骸指自身的存在。高兴

解释成语“太上忘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太上忘情: 拼音:tài shàng wàng qíng成语简拼:tswq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8118190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太上无情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圣人不为情感所动 成语解释: 太上:指圣人。圣人不为情感所动。 成语出处: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伤逝》:“圣人忘情,最下不及情,情之所钟,正在我辈。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铭感不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铭感不忘: 拼音:míng gǎn bù wàng成语简拼:mgbw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13316561\"); 成语繁体:銘感不忘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铭记在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永远记在心上 成语解释: 铭:在器物上刻字,比喻记在心里。深刻地记在心里,感激不忘。 成语出处: 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七回:“得蒙

解释成语“忘生舍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忘生舍死: 拼音:wàng shēng shě sǐ成语简拼:wsss注音:ㄨㄤˋ ㄕㄥ ㄕㄜˇ ㄙ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25557191\"); 成语繁体:忘生捨死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舍生忘死、舍死忘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成语解释: 忘却性命,不怕牺牲。 成语出处: 元·关汉卿《哭存孝

解释成语“舍生忘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舍生忘死: 拼音:shě shēng wàng sǐ成语简拼:ssws发音:(\"xxzl.com.4071855091979\"); 成语繁体:捨生忘死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奋不顾身反义词:贪生怕死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。舍:舍弃。 成语出处: 元 关汉卿《哭存孝》第二折:“说与俺能争好斗的

解释成语“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公耳忘私,国耳忘家: 拼音:gōng ěr wàng sī,guó ěr wàng jiā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可分开使用 成语解释: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,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,唯义所生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发愤忘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发愤忘餐: 拼音:fā fèn wàng cān成语繁体:發憤忘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发愤忘食 成语用法: 作补语、定语;形容十分勤奋 成语解释: 发愤:下决心,立志;餐:吃饭。发愤学习或工作,连吃饭都忘了。形容十分勤奋 成语出处: 《魏书·高允传》:“拔萃衡门,俱渐鸿翼,发愤忘餐,岂要斗食。”英语翻译:study with such

解释成语“指敌忘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指敌忘身: 拼音:zhǐ dí wàng shē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敌:与敌人作战。与敌人作战,要舍生忘死,勇于牺牲 成语出处: 战国·尉缭《尉缭子·兵教下》:“兵有五致:为将忘家,逾垠忘亲,指敌忘身,必死则生,急胜为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指” 的基本字义: 手伸出的支体(脚趾亦作“脚指”):手~。巨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