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讨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讨绥: 拼音:tǎo suí 注音:ㄊㄠˇ ㄙㄨㄟˊ 词语解释: 讨伐绥靖。 唐 韩云卿 《平蛮颂》:“爰命 陇西 ,授节讨绥,训我师徒,如熊如羆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讨” 的基本字义: 见讨。 含有“讨” 的词语: 讨度 讨分上 讨饭胚 讨荡 讨饭棒 讨定 讨打吃 讨吃鬼 讨店 讨打 讨吃 讨撮 讨底 讨抄 讨蹙 讨本 讨差 讨悖 讨春 讨暴 “绥” 的基本字义: 安抚:~抚。~远。~集(安抚

解释词语“正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正绥: 拼音:zhèng suí 注音:ㄓㄥˋ ㄙㄨㄟˊ 词语解释: 供人君登车时拉手的绳索。《礼记·曲礼上》“奋衣由右上,取贰绥跪乘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取贰绥者,二,副也。绥,登车索。绥有二:一是正绥,拟君之升;一是副绥,拟僕右之升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正” 的基本字义: 不偏斜,与歪相对:~午。~中(zhōng )。~襟危坐。 合于法则的:~当(dāng)。~派。~楷。~规。~大光明。~言

解释词语“介子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介子绥: 拼音:jiè zǐ suí 注音:ㄐㄧㄝ ˋ ㄗㄧˇ ㄙㄨㄟˊ 词语解释: 即 介之推 。《乐府诗集·琴曲歌辞·士失志操》引《龙蛇歌琴操》:“ 文公 与 介子绥 俱遯, 子绥 割腓股以啖 文公 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介” 的基本字义: 在两者中间:~于两者之间。~词(用在名词、代词之前,合起来表示地点、时间、方向、方式等关系的词,如从、向、在、以、“对于”等)。~入。 这样,这么:像煞

解释词语“大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大绥: 拼音:dà suí 注音:ㄉㄚˋ ㄙㄨㄟˊ 词语解释: 古代天子田猎时所建之旌旗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杀,则下大绥;诸侯杀,则下小绥。” 郑玄 注:“绥,当为緌。緌, 有虞氏 之旌旗也。”《隋书·礼仪志三》:“帝发,抗大绥。次王公发,则抗小绥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大” 的基本字义: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小相对:~厅。~政。~气候。夜郎自~。

解释词语“小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小绥: 拼音:xiǎo suí 注音:ㄒㄧㄠˇ ㄙㄨㄟˊ 词语解释: 古代诸侯田猎时所立的旗旌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天子杀,则下大绥;诸侯杀,则下小绥。” 孙希旦 集解:“小绥,诸侯田猎所建之旌,制如大绥而稍小者。”《隋书·礼仪志三》:“帝发,抗大绥。次王公发,则抗小绥。”参见“ 大绥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小” 的基本字义: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,与大相

解释词语“底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底绥: 拼音:dǐ suí 注音:ㄉㄧˇ ㄙㄨㄟˊ 词语解释: 安定;平定。《书·盘庚上》:“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,绍復先王之大业,底绥四方。” 蔡沉 集传:“天其将永我国家之命於 殷 ,以继復先王之大业,而致安四方乎!”底,一本作“ 厎 ”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底绥四国,用保天休。” 唐 独孤及 《贺袁傪破贼表》:“非陛下之齐圣格天,文思柔远,岂能底绥盗乱,如此其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底” 的

解释词语“妥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妥绥: 拼音:tuǒ suí 注音:ㄊㄨㄛˇ ㄙㄨㄟˊ 词语解释: 安定。《文选·陆机<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>》:“仪刑祖宗,妥绥天保。” 吕延济 注:“绥,安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妥” 的基本字义: 适当,合适:稳~。不~。~当(dàng )。~贴(恰当,十分合适。亦作“妥帖”)。~善。~协(让步,放弃争执)。 安稳,停当(多用在动词后):已经商量~了。 含有“妥” 的词语: 千妥万妥

解释词语“绥芬河市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绥芬河市: 拼音:suí fēn hé shì 注音:ㄙㄨㄟˊ ㄈㄣ ㄏㄜˊ ㄕㄧˋ 词语解释: 在黑龙江省东南部、滨绥铁路终点。1975年设市。以绥芬河得名。人口367万(1995年)。是中俄边境的重要城市。有铁路与俄罗斯乌苏里斯克(双城子)相通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绥” 的基本字义: 安抚:~抚。~远。~集(安抚和笼络)。~靖(安抚使平静)。 安好:顺颂台~(旧时书信用语)。 古代指登车时手

解释词语“抚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抚绥: 拼音:fǔ suí 注音:ㄈㄨˇ ㄙㄨㄟˊ 词语解释: 安抚,安定。《书·太甲上》:“天监厥德,用集大命,抚绥万方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“ 浩周 之还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《魏略》:“昔承父兄成军之绪,得为先王所见奬饰,遂因国恩,抚绥东土。” 宋 司马光 《北京韩魏公祠堂记》:“ 梁公 省彻战守之备,抚绥彫弊之民,民安而虏自退, 魏 人祠之,至今血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

解释词语“绥安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绥安: 拼音:suí ān 注音:ㄙㄨㄟˊ ㄢ 词语解释: 安定。《三国志·吴志·吴主传》:“绥安东南,纲纪 江 外。” 明 朱鼎 《玉镜台记·召太真》:“此去须当委曲济难,务期绥安宗社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廓尔喀之降》:“ 圣祖仁皇帝 命皇十四子 允禵 为大将军,统兵入 藏 ,收復其地,拥 达赖喇嘛 归,坐牀於 布达拉 ,以为绥安 蒙古 之计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绥” 的基本字义: 安抚

解释词语“威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威绥: 拼音:wēi suí 注音:ㄨㄟ ㄙㄨㄟˊ 词语解释: 以威力使之安定。 唐 白居易 《册新回鹘可汗文》:“舟车之所及,日月之所照,威绥仁董,罔不嚮化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威” 的基本字义: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:~力。~风。权~。 凭借力量或势力:~胁。~慑。 含有“威” 的词语: 威福 威赫 威风扫地 威服 威骇 威光 威风凛凛 威憺 威凤一羽 威风八面 威摧 威风 威凤 威垂 威

解释词语“缉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缉绥: 拼音:jī suí 注音:ㄐㄧ ㄙㄨㄟˊ 词语解释: 整治绥靖。 唐 韩愈 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朕亦本拟与 元济 ,恐其年少未能理事,所以未便处置,待其稍能缉绥,然拟许其承继。” 前蜀 杜光庭 《什邡令赵郁周天醮词》:“乡里凋荒,缉绥尤切,洗心求瘼,克己徇公。” 宋 范仲淹 《延州谢上表》:“况经侵軼之虞,弥籍缉绥之政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缉” 的基本字义: 把麻析成缕连接起来:~麻。

解释词语“散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散绥: 拼音:sàn suí 注音:ㄙㄢˋ ㄙㄨㄟˊ 词语解释: 副绥。御者登车时挽手用的绳索。与君所执的正绥(即良绥)相对而言。《礼记·少仪》:“僕者右带劔,负良绥,申之面,拖诸幦以散绥升,执轡然后步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散绥,副绥,僕登车既不得执君绥,故执副绥而升也。” 陈澔 集说:“良绥,正绥也……散绥,贰绥也,犹散材之散,正绥君所执,贰绥则僕执之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散” 的基本字义: 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