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口壅若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口壅若川: 拼音:kǒu yōng ruò chuān成语简拼:kyrc注音:ㄎㄡˇ ㄩㄥ ㄖㄨㄛˋ ㄔㄨ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82210306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”后因以“口壅若川”喻禁舆论之害。 成语出处: 《

解释成语“有口难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口难张: 拼音:yǒu kǒu nán zhāng成语繁体:有口難張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有口难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有难言之隐 成语解释: 有话不便开口说或不敢说 成语例子: 这事让我有口难张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有” 的基本字义: 存在:~关。~方(得法)。~案可稽。~备无患。~目共睹。 表示所属:他~一本书。 表示发

解释成语“红口白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红口白牙: 拼音:hóng kǒu bái yá注音:ㄏㄨㄥˊ ㄎㄡˇ ㄅㄞˊ ㄧㄚˊ成语繁体:紅口白牙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赤口白牙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状语;指一口咬定 成语解释: 指一口咬定或指某句话确实说过 成语出处: 清·郭小亭《济公全传》第56回:“红口白牙,吃了东西,要甜的不敢给咸的,要辣的不敢给酸的,吃完了不给钱?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目定口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目定口呆: 拼音:mù dìng kǒu dāi成语简拼:mdkd注音:ㄇㄨˋ ㄉㄧㄥˋ ㄎㄡˇ ㄉㄞ发音:(\"xxzl.com.4072057336262\"); 成语繁体:目定口獃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目瞪口结、目瞪口呆、目睁口呆反义词:镇定自若、从容不迫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吃惊的神态 成语解释: 同“目瞪口呆”。 成

解释成语“一口咬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口咬定: 拼音:yī kǒu yǎo dìng成语简拼:ykyd注音:ㄧ ㄎㄡˇ ㄧㄠˇ ㄉㄧ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9346768\"); 成语繁体:一口齩定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不置可否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肯定 成语解释: 一口咬住不放。比喻坚持一个廉洁,再不改口。 成语出处: 清·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

解释成语“阖门百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阖门百口: 拼音:hé mén bǎi kǒu成语简拼:hmbk注音:ㄏㄜˊ ㄇㄣˊ ㄅㄞˇ ㄎㄡ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61913046\"); 成语繁体:闔門百口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举家上下、全家老少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全家所有人 成语解释: 指全家所有人 成语出处: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赵岐传》:“我北海孙宾石,阖门百口,势

解释成语“噤口卷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噤口卷舌: 拼音:jìn kǒu juàn shé成语简拼:jkjs注音:ㄐㄧㄣˋ ㄎㄡˇ ㄐㄨㄢˇ ㄕ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6045659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缄口不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不说话 成语解释: 谓缄默不言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洵《谏论下》:“迁其赏于不谏,迁其刑于谏,宜乎臣之噤口卷舌

解释成语“风口浪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风口浪尖: 拼音:fēng kǒu làng jiān成语简拼:fklj注音:ㄈㄥ ㄎㄡˇ ㄌㄤˋ ㄐㄧㄢ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3403051\"); 成语繁体:風口浪尖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指斗争激烈的地方 成语解释: 比喻激烈、尖锐的社会斗争前哨。 成语出处: 向春《煤城怒火》第21章:“现

解释成语“百口难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百口难分: 拼音:bǎi kǒu nán fēn成语简拼:bknf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1486259\"); 成语繁体:百口難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百喙莫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形容有口难辩 成语解释: 即使有一百张嘴也难分辩清楚。犹百口莫辩。 成语出处: 清 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三回:“这‘薄幸’两字,我也百口难分了!

解释成语“枉口嚼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枉口嚼舌: 拼音:wǎng kǒu jiáo shé成语简拼:wkjs注音:ㄨㄤˇ ㄎㄡˇ ㄐㄧㄠˊ ㄕ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8574954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枉口诳舌、枉口拔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多指造谣生事 成语解释: 见“枉口拔舌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39卷:“我把你这枉口嚼舌的,不要慌

解释成语“绣口锦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绣口锦心: 拼音:xiù kǒu jǐn xīn成语简拼:xkjx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605868\"); 成语繁体:綉口錦心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锦心绣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形容文思优美 成语解释: 锦、绣:精美鲜艳的丝织品。形容文思优美,词藻华丽。 成语出处: 唐 柳宗元《乞巧文》:“骈四骊六,锦心绣口

解释成语“众口相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众口相传: 拼音:zhòng kǒu xiāng chuán成语简拼:zkxc注音:ㄓㄨㄙˋ ㄎㄡˇ ㄒㄧㄤ ㄔㄨㄢ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131512948\"); 成语繁体:衆口相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众口交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众人辗转述说。见“众口交传”。 成语出处: 黄仁宇《万历十

解释成语“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: 拼音:yī lái shēn shǒu,fàn lái zhāng kǒu成语简拼:ylsk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2368731\"); 成语繁体:衣來伸手,飯來張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坐享其成、不劳而获反义词:勤劳致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可分开使用 成语解释: 形容懒惰成性,坐享别人

解释成语“绝口不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绝口不道: 拼音:jué kǒu bù dào成语简拼:jkbd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22116095\"); 成语繁体:絶口不道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缄口不言、只字不提反义词:津津乐道、喋喋不休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指闭口不说话 成语解释: 绝口:始终不开口。闭着嘴不说话。 成语出处: 东汉 班固《汉书 丙吉传》:“吉为人深

解释成语“赞口不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赞口不绝: 拼音:zàn kǒu bù jué成语简拼:zkbj注音:ㄗㄢˋ ㄎㄡˇ ㄅㄨˋ ㄐㄩㄝ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2327644\"); 成语繁体:贊口不絶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赞不绝口、赞声不绝、交口称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很好 成语解释: 见“赞不绝口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六十一

解释成语“杜口绝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杜口绝舌: 拼音:dù kǒu jué shé成语繁体:杜口絶舌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杜口结舌、杜口绝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无言以对 成语解释: 杜口:闭口不言;绝舌:不说话。闭着嘴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理屈词穷,无言以对或指十分害怕 成语出处: 汉·焦赣《易林·否之簨》:“杜口绝舌,言为祸母。”英语翻译:keep mum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杜” 的基

解释成语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: 拼音:fáng mí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shu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统治者 成语解释: 防:阻止;甚:超过。想堵住人民的嘴,比堵塞河水还难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是不明智的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召公曰:是障之也。防民

解释成语“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: 拼音:fáng ré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chuā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统治者 成语解释: 防:阻止;甚:超过;川:河流。想堵住人民的嘴,比堵塞河川还难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是不明智的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孔严传》:“古人为政,防人之口,甚

解释成语“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: 拼音:fáng mín zhī kǒu,shèn yú fáng chuān成语简拼:fmzc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6328915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反义词: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统治者 成语解释: 防:阻止;甚:超过。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

解释成语“口角春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口角春风: 拼音:kǒu jiǎo chūn fēng成语简拼:kjcf注音:ㄎㄡˇ ㄐㄩㄝˊ ㄔㄨㄣ ㄈ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04413370\"); 成语繁体:口角萅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口角生风、为人说项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为人美言,助成其事 成语解释: 原指言语评论如春风之能生长万物。后比喻替人吹嘘或替人说好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