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匡时济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匡时济俗: 拼音:kuāng shí jì sú成语简拼:ksjs注音:ㄎㄨㄤ ㄕㄧˊ ㄐㄧˋ ㄙ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616877\"); 成语繁体:匡時濟俗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匡时济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挽救动荡的局势 成语解释: 匡:纠正;济:救助。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,使之归于正道。 成语出处: 唐

解释成语“匡俗济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匡俗济时: 拼音:kuāng sú jì shí成语简拼:ksjs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613874\"); 成语繁体:匡俗濟時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匡时济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挽救动荡的局势 成语解释: 匡:纠正;济:救助。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,使之归于正道。 成语出处: 《宋书 明帝纪》:“王公卿尹,群僚庶官,

解释成语“匡正纲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匡正纲纪: 拼音:kuāng zhèng gāng jì成语繁体:匡正綱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纠正法度 成语解释: 指纠正法度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何敞传》:“上当匡正纲纪,下当济安元元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匡” 的基本字义: 纠正;~正。~谬。 救:~救。~复。~时济世。 辅助,帮助:~助。~扶

解释成语“匡其不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匡其不逮: 拼音:kuāng qí bù dǎi成语简拼:kqbd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94915480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匡所不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匡:纠正。逮:及,达到。不逮:达不到的地方。对于达不到的地方给予纠正或帮助。亦作“匡所不逮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武帝纪》:“择其能正色弼违,匡

解释成语“谬悠之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谬悠之说: 拼音:miù yōu zhī shuō成语繁体:謬悠之説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无稽之谈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荒唐的言论 成语解释: 谬悠:荒诞,无稽。荒唐、不合情理的言论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天下》:“以谬悠之说,荒唐之言,无端崖之辞,时恣纵两不傥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谬” 的基本字义: 错误的,不合情理的:荒~。~论。

解释成语“荒谬不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荒谬不经: 拼音:huāng miù bù jī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荒诞不经、荒唐不经、荒渺不经反义词:千真万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不合情理 成语解释: 不经:不合常理。形容虚妄离奇,不合情理 成语出处: 清·许奉恩《里乘》第四卷:“留枕之说,荒谬不经,考阿甄与陈思,年齿悬殊。” 成语例子: 沈从文《萧萧》:“照例便

解释成语“谬妄无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谬妄无稽: 拼音:miù wàng wú jī成语简拼:mwwj注音:ㄇㄧㄨˋ ㄨㄤˋ ㄨˊ ㄐ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1274547\"); 成语繁体:謬妄無稽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错误的 成语解释: 极端错误,毫无根据。 成语出处: 明·张居正《葬地论》:“今之言相地卜兆者,皆叔季觊之私,谬妄无稽之论也。” 成语分

解释成语“匡谬正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匡谬正俗: 拼音:kuāng miù zhèng sú成语简拼:kmzs注音:ㄎㄨㄤ ㄇㄧㄨˋ ㄓㄥˋ ㄙ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8274315\"); 成语繁体:匡謬正俗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成语出处: 唐·颜师古有《匡谬正俗》八卷。田北湖《与某生论韩文书》:“嗟呼!后人

解释成语“乖僻邪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乖僻邪谬: 拼音:guāi pì xié miù成语简拼:gpxm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5592508\"); 成语繁体:乖僻邪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性格 成语解释: 乖:乖张,不顺;僻:孤僻。指性格古怪孤僻,不近人情。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,又在千万人之下。” 成语例

解释成语“谬采虚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谬采虚誉: 拼音:miù cǎi xū yù成语简拼:mcxy注音:ㄇㄧㄨˋ ㄘㄞˇ ㄒㄩ ㄧㄩ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00315010\"); 成语繁体:謬採虚譽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谬采虚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有时用作谦词 成语解释: 见“谬采虚声”。 成语出处: 梁启超《致伍秩庸星使书》:“自惟庸陋,靡所取裁,顾承

解释成语“匡乱反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匡乱反正: 拼音:kuāng luàn fǎn zhèng成语简拼:klfz注音:ㄎㄨㄤ ㄌㄨㄢˋ ㄈㄢˇ ㄓ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0512490\"); 成语繁体:匡亂反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拨乱反正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 成语解释: 消除混乱局面,恢复正常秩序。 成语出处: 西

解释成语“济世匡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济世匡时: 拼音:jì shì kuāng shí成语简拼:jsks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8562603\"); 成语繁体:濟丗匡時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拯救人世 成语解释: 济:拯救;匡:匡正。拯救人世,匡正时政。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5回:“有经天纬地之才,济世匡时之略。” 成语例子: 错综今古

解释成语“匡国济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匡国济时: 拼音:kuāng guó jì shí成语简拼:kgjs注音:ㄎㄨㄤ ㄍㄨㄛˊ ㄐㄧˋ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9325814\"); 成语繁体:匡國濟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挽救时局 成语解释: 匡正国家,挽救时局。 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帝纪第一·高祖上》:“匡国济时,除凶拨乱。”

解释成语“蚕绩蟹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蚕绩蟹匡: 拼音:cán jì xiè kuāng成语简拼:cjxk注音:ㄘㄢˊ ㄐㄧˋ ㄒㄧㄝ ˋ ㄎㄨㄤ发音:(\"xxzl.com.4080130212114\"); 成语繁体:蠶績蠏匡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名不副实、牵强附会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名不副实 成语解释: 匡:背壳。比喻名是实非,两不相干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

解释成语“匡救弥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匡救弥缝: 拼音:kuāng jiù mí fèng成语简拼:kjmf注音:ㄎㄨㄤ ㄐㄧㄨˋ ㄇㄧˊ ㄈ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2332718\"); 成语繁体:匡捄彌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纠正错误,弥补过失 成语解释: 指纠正错误,弥补过失。 成语出处: 左丘明《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》:“纠合诸侯,而谋其不协,弥

解释成语“绳愆纠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绳愆纠谬: 拼音:shéng qiān jiū miù成语简拼:sqjm注音:ㄕㄥˊ ㄑㄧㄢ ㄐㄧㄨ ㄇㄧㄨˋ成语繁体:繩愆糾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绳愆纠缪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绳:纠正;愆:过失;谬:错误。指纠正过失。 成语出处: 《尚书 冏命》:“绳愆纠谬,格其非心,俾克绍先烈。” 成语例子: 绳愆纠谬,臣道为先;罚罪赏功

解释成语“九合一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九合一匡: 拼音:jiǔ hé yī kuāng成语简拼:jhyk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81210295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合:聚集。匡:救助,帮助,拯救。“九合诸侯,一匡天下”的省略语。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,称霸华夏,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。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。

解释成语“顺美匡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顺美匡恶: 拼音:shùn měi kuāng è成语简拼:smke注音:ㄕㄨㄣˋ ㄇㄟˇ ㄎㄨㄤ ㄜˋ成语繁体:順美匡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歌颂美善,纠正过失。 成语出处: 《孝经 事君》:“子曰:君子之事上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将顺其美,匡救其恶。” 成语例子: 南朝·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明诗》:“太康败德

解释成语“匡合之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匡合之功: 拼音:kuāng hé zhī gō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大功劳 成语解释: 匡:纠正;匡合:把天下纳入正轨。指治理国家的功劳 成语出处: 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齐桓设庭燎之礼,故有匡合之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匡” 的基本字义: 纠正;~正。~谬。 救:~救。~复。~时济世。 辅助,帮助:~助。

解释成语“谬采虚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谬采虚声: 拼音:miù cǎi xū shēng成语简拼:mcxs注音:ㄇㄧㄨˋ ㄘㄞˇ ㄒㄩ ㄕ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60515210\"); 成语繁体:謬採虚聲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谬采虚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有时用作谦词 成语解释: 指错误地相信虚假的名声 成语出处: 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6回:“制台又谬采虚声,拿他当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