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国色天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国色天姿: 拼音:guó sè tiān zī成语简拼:gstz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831985\"); 成语繁体:國色天姿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国色天香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形容女性的美丽 成语解释: 国色:女子美色冠绝全国;天姿:天生的姿色。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。 成语出处: 《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》:“颜夫人

解释成语“天姿国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姿国色: 拼音:tiān zī guó sè成语简拼:tzgs注音:ㄊㄧㄢ ㄗㄧ ㄍㄨㄛˊ ㄙ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1845608\"); 成语繁体:天姿國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国色天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形容女子貌美 成语解释: 天姿:天生的姿色;国色:女子美色冠绝全国。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以身许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身许国: 拼音:yǐ shēn xǔ guó成语简拼:ysxg注音:ㄧˇ ㄕㄣ ㄒㄩˇ ㄍㄨㄛ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91111260\"); 成语繁体:以身許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舍生取义、以身殉职、肝脑涂地反义词:苟且偷生、苟且偏安、贪生怕死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许:预先答应给与。

解释成语“民困国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民困国贫: 拼音:mín kùn guó pín成语简拼:mkgp注音:ㄇㄧㄣˊ ㄎㄨㄣˋ ㄍㄨㄛˊ ㄆㄧ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41105881\"); 成语繁体:民困國貧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国富民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时局 成语解释: 人民困苦,国家贫穷。 成语出处: 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当此天灾岁旱,民

解释成语“国困民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国困民穷: 拼音:guó kùn mín qióng成语繁体:國困民窮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国富民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局面等 成语解释: 困:贫困。指国家贫困,人们穷苦 成语出处: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33章:“我想到我国的上层社会,虽然国困民穷,却非外国货不买的情形,不禁使我面红耳赤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国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: 拼音:guó jiā jiāng xīng,bì yǒu zhēn xiá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祯祥:吉兆。国家兴盛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。” 成语例子: 《三国志通俗演义·司马懿破公孙渊》:“‘国

解释成语“周游列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周游列国: 拼音:zhōu yuó liè guó成语简拼:zylg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25114527\"); 成语繁体:周游列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旅行 成语解释: 周游:全都走到,游遍。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,希望得到重用,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。后指走遍各地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: 拼音:guó bì zì fá,ér hòu rén fá zhī成语繁体:國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治国等 成语解释: 伐:讨伐。一个国家必定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,然后别人才来攻伐。比喻事情变化要从内部找原因 成语出处: 战国·邹·孟轲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夫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

解释成语“荆衡杞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荆衡杞梓: 拼音:jīng héng qǐ z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荆:荆山;衡:衡山;杞梓:两种好木材,比喻优秀的人才。比喻南方的优秀人才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陆机陆云传论》:“观夫陆机、陆云,实荆衡之杞梓,挺珪璋之秀实,驰英华于早年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荆” 的基本字义: 落叶灌木,叶有长柄,掌状分裂,开

解释成语“杞梓之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杞梓之林: 拼音:qǐ zǐ zhī lín成语简拼:qzzl注音:ㄑㄧˇ ㄗㄧˇ ㄓㄧ ㄌㄧ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40612309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众多的人材。 成语出处: 唐·李庾《西都赋》:“殷庙羞瑚琏之器,楚材惭杞梓之林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杞” 的基本

解释成语“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: 拼音:guó jiā jiāng wáng,bì yǒu yāo ni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国之将亡,必有妖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妖孽:妖魔鬼怪。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。” 成语例子: 《三国志通俗演

解释成语“国之将亡,必有妖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国之将亡,必有妖孽: 拼音:guó zhī jiāng wáng,bì yǒu yāo ni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妖孽:妖魔鬼怪。国家将要灭亡必定有某种征兆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国家将兴,必有祯祥;国家将亡,必有妖孽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国” 的

解释成语“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: 拼音:gōng ér wàng sī,guó ér wàng ji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国而忘家,公而忘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可分开使用 成语解释: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,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。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成语出处: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但自古道:‘公而忘私,国而忘家。’” 成语例子: 徐特立

解释成语“护国佑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护国佑民: 拼音:hù guó yòu mín成语简拼:hgym发音:(\"xxzl.com.407182749948\"); 成语繁体:護國佑民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保家卫国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保家卫国 成语解释: 捍卫国家,保护人民。 成语出处: 《孤本元明杂剧 双林坐化》第二折:“扫荡妖魔神鬼怕,护国佑民万万纪。”英语翻译:g

解释成语“益国利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益国利民: 拼音:yì guó lì mín成语简拼:yglm发音:(\"xxzl.com.407181516445\"); 成语繁体:益國利民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利国利民反义词:祸国殃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利国利民 成语解释: 对国家、对人民都有利。 成语出处: 《周书·文帝纪下》:“参考变通,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,为二十四新

解释成语“忧国如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忧国如家: 拼音:yōu guó rú jiā成语繁体:憂國如家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忧公如家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忧:忧虑。忧虑国事,就像忧虑家事一样 成语出处: 汉·汉成帝《赐翟方进册》:“君其孰念详计,塞绝奸原,忧国如家,务便百姓,以辅册。” 成语例子: 唐·韩愈《论今年权停举选状》:“以臣之愚,以为宜求

解释成语“专权误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专权误国: 拼音:zhuān quán wù guó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专权:独断行事。指坏人独揽大权,贻误国家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》第40卷:“此指严嵩、严世蕃父子二人也。朕久闻其专权误国……朕当即为处分,卿不可外泄于人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专” 的基本字义: 单纯、独一、集中在一件事上:~长

解释成语“祸国误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祸国误民: 拼音:huò guó wù mín成语繁体:禍國誤民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祸国殃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指危害国家 成语解释: 祸:祸害;误:误导,耽误。指危害国家,误导人民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》:“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,足以祸国误民。”英语翻译:be a scourge of a n

解释成语“徇国忘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徇国忘身: 拼音:xùn guó wàng shēn成语简拼:xgws发音:(\"xxzl.com.407181552475\"); 成语繁体:徇國忘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舍生忘死、舍己为人反义词:自私自利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指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、安危置之度外。徇:为国献身。 成语出处: 唐 白居易《赠裴垍官

解释成语“礼让为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礼让为国: 拼音:lǐ ràng wéi guó成语简拼:lrwg发音:(\"xxzl.com.4072043435980\"); 成语繁体:禮讓為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治理。以礼所提倡的谦让精神治理国家。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子曰:能以礼让为国乎?何有。不能以礼让为国,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