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汗流浃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汗流浃肤: 拼音:hàn liú jiā fū成语简拼:hljf注音:ㄏㄢˋ ㄌㄧㄨˊ ㄐㄧㄚ ㄈ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70010204\"); 成语繁体:汗流浹膚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汗流浃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满身大汗 成语解释: 见“汗流浃体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洪迈《夷坚乙志·青童神君》:“梦若至诸天阁下…

解释成语“肤受之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肤受之言: 拼音:fū shòu zhī yán成语简拼:fszy注音:ㄈㄨ ㄕㄡˋ ㄓㄧ ㄧㄢ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70911794\"); 成语繁体:膚受之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说话 成语解释: 肤:肤浅;受:感受。指肤浅的,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。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

解释成语“剥肤及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剥肤及髓: 拼音:bō fū jí suǐ成语简拼:bfjs注音:ㄅㄛ ㄈㄨ ㄐㄧˊ ㄙㄨㄟ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70916831\"); 成语繁体:剥膚及髓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剥床以肤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盘剥之深 成语解释: 比喻盘剥深重。 成语出处: 《新唐书 独孤及传》:“拥兵者第馆豆街陌,奴婢厌酒肉,而贫人羸饿就役,剥

解释成语“肤寸之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肤寸之地: 拼音:fū cùn zhī d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尺寸之地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面积狭小的土地 成语解释: 肤寸:古代长度单位,1肤=4寸。指面积狭小的土地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肤寸之地无得者,岂齐不欲地哉?形弗能有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肤” 的基本字义: 肉体表面的皮:皮~。肌~。切~之

解释成语“肤见谫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肤见谫识: 拼音:fū jiàn jiǎn shí成语简拼:fjjs发音:(\"xxzl.com.4072344331296\"); 成语繁体:膚見谫識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孔之见、门户之见反义词:远见卓识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自谦等 成语解释: 浅陋的见识。 成语出处: 明 李东阳《〈琼台吟稿〉序》;“彼肤见谫识,管窥蠡测

解释成语“末学肤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末学肤受: 拼音:mò xué fū shòu成语简拼:mxfs注音:ㄇㄛˋ ㄒㄩㄝˊ ㄈㄨ ㄕㄡ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8072875\"); 成语繁体:末壆膚受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肤浅末学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,只学到一点皮毛。 成语出处: 汉 张衡《东都赋》:“如客所谓末学肤

解释成语“擢筋剥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擢筋剥肤: 拼音:zhuó jīn bāo fū成语简拼:zjbf注音:ㄓㄨㄛˊ ㄐㄧㄣ ㄅㄛ ㄈ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9495786\"); 成语繁体:擢筋剥膚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擢筋割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犹言抽筋剥皮。比喻剥削深重残酷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洵《田制》:“吾之民反戚戚不乐,常若擢筋剥肤

解释成语“铭肤镂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铭肤镂骨: 拼音:míng fū lòu gǔ成语简拼:mflg注音:ㄇㄧㄥˊ ㄈㄨ ㄌㄡˋ ㄍ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1294549\"); 成语繁体:銘膚鏤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铭心镂骨、铭肌镂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印象深刻 成语解释: 同“铭心镂骨”。 成语出处: 唐·令狐楚《代李仆射谢男赐绯鱼袋表》:“铭肤镂骨

解释成语“胸喘肤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胸喘肤汗: 拼音:xiōng chuǎn fū hà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用于疲劳时 成语解释: 汗:出汗。形容疲乏到极点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胸喘肤汗,人极马倦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胸” 的基本字义: 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,借指心里:~脯。~膛。~腔。~口。~骨。~椎。~膜。~怀(抱负、气量)。~襟(

解释成语“剥床以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剥床以肤: 拼音:bō chuáng yǐ fū成语繁体:剥牀以膚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剥床及肤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痛苦之深 成语解释: 剥:六十四卦之一,指伤害;床:卧具。损害到肌肤。形容迫切的灾害或深切的痛苦 成语出处: 《周易·剥》:“剥床以肤,凶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剥” 的基本字义: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:~皮。~花生。 含有 “剥

解释成语“皮肤之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皮肤之见: 拼音:pí fū zhī jiàn注音:ㄆㄧˊ ㄈㄨ ㄓㄧ ㄐㄧㄢˋ成语繁体:皮膚之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肤浅的见解 成语解释: 见:见解,见识。指肤浅的见解 成语出处: 宋·阮逸《序》:“或有执文昧理,以模范《论语》为病,此皮肤之见,非心解也。” 成语例子: 金·王若虚《滹南诗话》中卷:“或言山谷所拟

解释成语“肤受之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肤受之诉: 拼音:fū shòu zhī sù成语简拼:fszs注音:ㄈㄨ ㄕㄡˋ ㄓㄧ ㄙ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10112079\"); 成语繁体:膚受之訴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肤受之愬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。 成语出处: 《论语 颜渊》:“浸润之谮,肤受之

解释成语“肤寸而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肤寸而合: 拼音:fū cùn ér hé成语简拼:fceh注音:ㄈㄨ ㄘㄨㄣˋ ㄦˊ ㄏ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64713777\"); 成语繁体:膚寸而合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天气等 成语解释: 谓(云气)逐渐集合。 成语出处: 《公羊传·僖公三十一年》:“触石而出,肤寸而合,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,维泰山尔。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肤皮潦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肤皮潦草: 拼音:fū pǐ liǎo cǎo成语简拼:fplc注音:ㄈㄨ ㄆㄧˊ ㄌㄧㄠˊ ㄘㄠ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3113030\"); 成语繁体:膚皮潦艸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浮皮潦草反义词:认认真真、扎扎实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认真 成语解释: 形容不扎实,不仔细。 成语出处: 张贤亮《青春期》:“

解释成语“陈言肤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陈言肤词: 拼音:chén yán fū cí成语简拼:cyfc注音:ㄔㄣˊ ㄧㄢˊ ㄈㄨ ㄘ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58224457\"); 成语繁体:陳言膚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陈词滥调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文章或说话等 成语解释: 陈旧而肤浅的言词。 成语出处: 马南邨《燕山夜话·文章长短不拘》:“短文章

解释成语“堕指裂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堕指裂肤: 拼音:duò zhǐ liè fū成语繁体:墮指裂膚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天气寒冷 成语解释: 堕:落下;裂:分裂。手指冻掉,皮肤冻裂。形容天气严寒 成语出处: 明·袁宏道《瓶花斋集·答王百谷》:“一室之内,堕指裂肤,谇语漫骂,不肖若不闻也者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堕” 的基本字义: 掉下来,坠落:~落。~地。~马。~胎

解释成语“椎肤剥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椎肤剥体: 拼音:zhuī fū bāo tǐ成语简拼:zfbt注音:ㄓㄨㄟ ㄈㄨ ㄅㄠ ㄊ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9345768\"); 成语繁体:椎膚剥軆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椎肤剥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剥削 成语解释: 见“椎肤剥髓”。 成语出处: 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四年》:“帝曰:‘霖雨、地震之灾,岂非重兵久在蜀

解释成语“椎肤剥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椎肤剥髓: 拼音:zhuī fū bāo suǐ成语简拼:zfbs注音:ㄓㄨㄟ ㄈㄨ ㄅㄠ ㄙㄨㄟ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9325765\"); 成语繁体:椎膚剥髓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椎肤剥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剥削 成语解释: 形容残酷搜刮。 成语出处: 明·唐顺之《与郑户部书》:“国家惩奸之法未及于亲手欺盗之人,而椎肤剥髓

解释成语“剥肤椎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剥肤椎髓: 拼音:bō fū chuí suǐ成语简拼:bfcs发音:(\"xxzl.com.4080117351751\"); 成语繁体:剥膚椎髓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剥肤锥髓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剥:剥去;肤:皮肤;椎:捶击。剥人皮肤,敲人骨髓。比喻极其残酷地压榨和剥削 成语出处: 唐 韩愈《郓州溪堂诗》序:“而公承死亡之后,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