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怡然自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怡然自乐: 拼音:yí rán zì lè成语简拼:yrzl发音:(\"xxzl.com.40806125312920\"); 成语繁体:怡然自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怡然自得、怡然自足、怡然自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怡然:喜悦的样子。形容高兴而满足。 成语出处: 晋 陶潜《桃花源记》: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

解释成语“旷性怡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旷性怡情: 拼音:kuàng xìng yí qíng成语繁体:曠性怡情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旷心怡神、心旷神怡反义词:心烦意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心境 成语解释: 旷:开朗;怡:安适愉悦。心情开朗,精神愉快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8回:“贾妃挨次看姊妹们的题咏,写道是:旷性怡情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旷” 的基本字义: 空阔

解释成语“怡声下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怡声下气: 拼音:yí shēng xià qì成语简拼:ysxq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1591517\"); 成语繁体:怡聲下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下气怡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仪态 成语解释: 怡声:声音和悦;下气:态度恭顺。形容声音柔和,态度恭顺。 成语出处: 《礼记·内则》:“下气怡声,问衣燠寒。”

解释成语“言笑嘻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言笑嘻怡: 拼音:yán xiào xī yí成语繁体:言笑譆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嘻:笑声;怡:喜悦。说说笑笑,十分快乐 成语出处: 唐·刘禹锡《代诸郎中祭王相国文》:“晓下黄阁,车骑威迟。夕归华堂,言笑嘻怡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言” 的基本字义: 讲,说:~说。~喻。~道。~欢。~情。~必有中(zhòng

解释成语“怡神养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怡神养性: 拼音:yí shén yǎng xì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怡性养神、怡神养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怡:使愉悦。让自己精神愉悦以保养本性 成语出处: 明·归有光《上王中丞书》:“所以终日闭门,怡神养性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怡” 的基本字义: 和悦,愉快:~色(容色和悦)。~声(语声和悦)。

解释成语“神怡心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神怡心旷: 拼音:shén yí xīn kuàng成语简拼:syxk注音:ㄕㄣ ㄧˊ ㄒㄧㄣ ㄎㄨㄤˋ成语繁体:神怡心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心旷神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人的心境 成语解释: 精神愉悦,心胸开阔。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1回:“不一时,只听得箫管悠悠,笙笛并发;正值风清气爽之时,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

解释成语“怡情养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怡情养性: 拼音:yí qíng yǎng xìng成语简拼:yqyx注音:ㄧˊ ㄑㄧㄥˊ ㄧㄤˇ ㄒㄧ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31357605\"); 成语繁体:怡情養性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怡养性情。 成语出处: 茅盾《如何欣赏文艺作品》:“他们那时侯,把一部用文言写的诗

解释成语“心怡神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怡神旷: 拼音:xīn yí shén kuàng成语简拼:xysk注音:ㄒㄧㄣ ㄧˊ ㄕㄣˊ ㄎㄨㄤ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30550433\"); 成语繁体:心怡神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心旷神怡、心旷神恬、神怡心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人的心境 成语解释: 同“心旷神怡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〈

解释成语“心旷神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旷神怡: 拼音:xīn kuàng shén yí成语简拼:xksy注音:ㄒㄧㄣ ㄎㄨㄤˋ ㄕㄣ 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5281637\"); 成语繁体:心曠神怡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赏心悦目、悠然自得反义词:心烦意乱、心如火焚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

解释成语“怡神养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怡神养寿: 拼音:yí shén yǎng shò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怡神养性、怡性养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怡:使愉悦。让自己精神愉悦以保养本性 成语出处: 《纪闻·牛应贞》:“水解冻而绕轩,风扇和而入牖,固可蠲忧释疾,怡神养寿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怡” 的基本字义: 和悦,愉快:~色(容色和悦)

解释成语“兄弟怡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兄弟怡怡: 拼音:xiōng dì yí yí成语简拼:xdyy注音:ㄒㄩㄥ ㄉㄧˋ ㄧˊ 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3168532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兄友弟恭反义词:兄弟阋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兄弟和悦相亲貌。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切切偲偲,怡怡如也,可谓士矣。朋友切切偲

解释成语“神怡心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神怡心醉: 拼音:shén yí xīn zu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心情等 成语解释: 怡:安适愉快。精神愉快,内心陶醉 成语出处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47回:“听到后边,一回儿像尽是歌声,一回儿像尽是笛声,真听得神怡心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神” 的基本字义: 迷信的人称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所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:~仙。

解释成语“怡然自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怡然自足: 拼音:yí rán zì z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怡然自娱、怡然自得、怡然自乐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怡然:安闲、愉快的样子。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: 《西湖佳话·孤山隐迹》:“三十余年,而从无一日不怡然自足,诚心甘心于隐,而非假借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怡” 的基本字义: 和悦,愉

解释成语“怡然自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怡然自娱: 拼音:yí rán zì y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怡然自得、怡然自乐、怡然自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怡然:安闲、愉快的样子。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成语出处: 元·汤式《一枝花·题云巢》套曲:“怡然自娱,恬然自足,再不从龙化甘雨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怡” 的基本字义: 和悦,愉快:~色(容色

解释成语“怡情理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怡情理性: 拼音:yí qíng lǐ xìng成语简拼:yqlx注音:ㄧˊ ㄑㄧㄥˊ ㄌㄧˇ ㄒㄧ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3315308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陶冶性情。 成语出处: 汉·徐幹《中论·治学》:“学也者,所以疏神达思,怡情理性,圣人之上务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怡” 的

解释成语“处之怡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处之怡然: 拼音:chǔ zhī yí rán注音:ㄔㄨˇ ㄓㄧ ㄧˊ ㄖㄢˊ成语繁体:處之怡然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处之泰然、处之夷然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处:处理;之:代词;怡然:安适愉快。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、沉着镇定或对待事情很安适愉快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至日,乃往荆州门

解释成语“怡性养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怡性养神: 拼音:yí xìng yǎng shén成语简拼:yxys注音:ㄧˊ ㄒㄧㄥˋ ㄧㄤˇ ㄕ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31452631\"); 成语繁体:怡性養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怡神养性、怡神养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怡悦精神,使之安适愉快。 成语出处: 明·李贽《读书乐》:“

解释成语“怡堂燕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怡堂燕雀: 拼音:yí táng yàn què成语简拼:ytyq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90012635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怡:安适。小鸟住在安适的堂屋里。比喻身处险境也不自知的人。 成语出处: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:“怡堂燕雀,不知后炎;瓮里醯鸡,安有广见。

解释成语“下气怡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下气怡色: 拼音:xià qì yí sè成语简拼:xqys注音:ㄒㄧㄚˋ ㄑㄧˋ ㄧˊ ㄙ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30056318\"); 成语繁体:下氣怡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下气怡声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形容气色和悦,态度恭顺。同“下气怡声”。 成语出处: 《礼记 内则》:“父母有过,下气

解释成语“心荡神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荡神怡: 拼音:xīn dàng shén yí成语简拼:xdsy注音:ㄒㄧㄣ ㄉㄤˋ ㄕㄣ 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30357378\"); 成语繁体:心蕩神怡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心荡神摇、心荡神迷反义词:无动于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心神不定 成语解释: 见“心荡神摇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