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束修自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修自好: 拼音:shù xiū zì hǎo成语简拼:sxzh注音:ㄕㄨˋ ㄒㄧㄨ ㄗㄧˋ ㄏㄠ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束身自修反义词:同流合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犹言束身自修。 成语出处: 清·郑燮《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》:“天束修自好者,岂无其人;经济自期,抗坏千古者,亦所在多有。” 成语分字解

解释成语“拘奇抉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拘奇抉异: 拼音:jū qí jué yì成语简拼:jqjy注音:ㄐㄨ ㄑㄧˊ ㄐㄩㄝˊ 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22351896\"); 成语繁体:拘奇抉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搜奇猎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搜求奇异的文句 成语解释: 指搜求奇异的文句 成语出处: 唐 皮日休《郢州孟亭记》:“先生之作,遇景入咏,不拘奇抉异令龌龊束

解释成语“束身自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身自好: 拼音:shù shēn zì hào成语简拼:sszh注音:ㄕㄨˋ ㄕㄣ ㄗㄧˋ ㄏㄠ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洁身自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保持自身纯洁 成语解释: 束身:约束自己,不使放纵;自好:要求自己好。指保持自身纯洁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:“束身自修,执节淳固。” 成语例子: 次即束身自好,优游卒岁,以自处于朝隐。(章炳麟

解释成语“橐甲束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橐甲束兵: 拼音:tuó jiǎ shù bīng成语简拼:tjsb注音:ㄊㄨㄛˊ ㄐㄧㄚˇ ㄕㄨˋ ㄅㄧ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8324925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停战 成语解释: 同“櫜甲束兵”。 成语出处: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悔过》:“过天子之城,宜橐甲束兵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橐” 的基本

解释成语“放浪不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放浪不拘: 拼音:fàng làng bù jū成语简拼:flbj注音:ㄈㄤˋ ㄌㄤˋ ㄅㄨˋ ㄐ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30716656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放浪无羁、放浪无拘、放荡不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不受约束 成语解释: 见“放浪不羁”。 成语出处: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三七:“她又常和妓女们

解释成语“束手就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手就缚: 拼音:shù shǒu jiù fù成语简拼:ssjf成语繁体:束手就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束手就擒、束身就缚反义词:负隅顽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不抵抗 成语解释: 表示无力反抗,或脱逃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:“吾计成矣:使刘备束手就缚,荆州反掌可得!” 成语例子: 在警方的重重包围之下,匪

解释成语“束手旁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手旁观: 拼音:shù shǒu páng guān成语简拼:sspg注音:ㄕㄨˋ ㄕㄡˇ ㄆㄤˊ ㄍㄨㄢ成语繁体:束手旁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袖手旁观、冷眼旁观、束手坐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不过问 成语解释: 犹袖手旁观。比喻置身事外,不加过问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62回:“咱们不得束手旁观,睁着眼叫他陷于不义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通脱不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通脱不拘: 拼音:tōng tuō bù j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通脱:放达不拘小节;不拘:不受限制。形容放达而不受礼法和世俗偏见的束缚 成语出处: 叶圣陶《微波》:“你从前那么通脱不拘,大家都称赞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通” 的基本字义: 没有阻碍,可以穿过,能够达到:~风。~天。~气。~宵。~行。~过。~衢

解释成语“拘神遣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拘神遣将: 拼音:jū shén qiǎn jiàng成语简拼:jsqj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1442693\"); 成语繁体:拘神遣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神通广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神通广大 成语解释: 拘:拘使。指力量无穷。神通广大,能指挥天兵天将。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4回:“芳官竟是个狐狸精变的,就是会拘

解释成语“无拘无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拘无碍: 拼音:wú jū wú ài成语简拼:wjwa注音:ㄨˊ ㄐㄨ ㄨˊ ㄞ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9294995\"); 成语繁体:無拘無礙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无拘无束、自由自在、无拘无缚反义词:碍手碍脚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没有拘束,没有阻碍。形容悠然自得。 成语出处: 宋·朱敦儒《西江月》词

解释成语“束广就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广就狭: 拼音:shù guǎng jiù xiá成语简拼:sgjx注音:ㄕㄨˋ ㄍㄨㄤˇ ㄐㄧㄨˋ ㄒㄧㄚˊ成语繁体:束廣就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。 成语出处: 宋·韦居安《梅裥诗话》上卷:“他人欲隐括此意,非累数十言不可,而公以二十八字尽之,真得束广就狭体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束身自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身自修: 拼音:shù shēn zì xiū成语简拼:sszx注音:ㄕㄨˋ ㄕㄣ ㄗㄧˋ ㄒㄧ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束身自爱、洁身自爱、束修自好反义词:同流合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约束自己,不与坏人坏事同流合污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卓茂传》:“[光武帝]乃下诏曰:‘前密令卓茂,束身自修,执节淳固,

解释成语“束身自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身自爱: 拼音:shù shēn zì ài成语简拼:ssza注音:ㄕㄨˋ ㄕㄣ ㄗㄧˋ ㄞˋ成语繁体:束身自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洁身自爱、束身自修反义词:同流合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犹言束身自修。 成语出处: 清·陈天华《中国革命史论》第一章:“稍束身自爱者,不敢逸于常轨,以蒙青史之诛。” 成语例子: 诸君肄业大学,当

解释成语“井管拘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井管拘墟: 拼音:jǐng guǎn jū xū成语简拼:jgjx注音:ㄐㄧㄥˇ ㄍㄨㄢˇ ㄐㄨ ㄒㄩ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75210270\"); 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浅陋、片面的见识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慈铭《越缦堂读书记·尚书集注音疏》:“钜儒著述,皆有本原,不得以井管拘墟,轻相訾议也

解释成语“束手就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手就禽: 拼音:shù shǒu jiù qín成语简拼:ssjq注音:ㄕㄨˋ ㄕㄡˇ ㄐㄧㄨˋ ㄑㄧㄣˊ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束手就擒反义词:负隅顽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不抵抗 成语解释: 见“束手就擒”。 成语出处: 王闿运《桂阳陈侍郎行状》:“众如言,夜径入山寺,明先唯与徒党十数人居,束手就禽。”英语翻译:fold one\'s hands

解释成语“任达不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任达不拘: 拼音:rèn láo bù jū成语简拼:rdbj注音:ㄖㄣˋ ㄉㄚˊ ㄅㄨˋ ㄐ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203313001\"); 成语繁体:任達不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放荡不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豪放 成语解释: 任性放纵,不受礼法拘束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阮咸传》:“咸任达不拘,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,当世礼法者讥

解释成语“不拘细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拘细节: 拼音:bù jū xì jié成语简拼:bjxj注音:ㄅㄨˋ ㄐㄨ ㄒㄧˋ ㄐㄧㄝ 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81314878\"); 成语繁体:不拘細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拘小节、不拘细行反义词:谨小慎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注意生活小节 成语解释: 犹不拘小节。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 文苑传中

解释成语“束蒲为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蒲为脯: 拼音:shù pú wéi pú成语简拼:spwp注音:ㄕㄨˋ ㄆㄨˊ ㄨㄟˊ ㄈㄨˇ成语繁体:束蒲為脯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多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将捆束的蒲柳说成肉脯。谓有意颠倒黑白,混淆是非。 成语出处: 汉·应劭《风俗通》:“秦相赵高指鹿为马,束蒲为脯,二世不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束” 的基本字义: 捆住

解释成语“束装盗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装盗金: 拼音:shù zhuāng dào jīn成语简拼:szdj注音:ㄕㄨˋ ㄓㄨㄤ ㄉㄠˋ ㄐㄧㄣ成语繁体:束裝盗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《汉书 直不疑传》:“其同舍有告归,误持其同舍郎金去。已而同舍郎觉,亡意不疑,不疑谢有之,买金偿。后告归者至而归金,亡金郎大惭,以此称为长者。”后因以“束装盗金”谓无

解释成语“束手待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手待死: 拼音:shù shǒu dài sǐ成语简拼:ssds注音:ㄕㄨˋ ㄕㄡˇ ㄉㄞˋ ㄙㄧ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束手待毙、束手就毙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等死 成语解释: 同“束手待毙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十回:“曹兵既至,岂可束手待死,某愿助使君破之。” 成语例子: 愿先生早示良策,我必不肯束手待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