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大事化小,小事化无: 拼音:dà shì huà xiǎo,xiǎo shì huà wú成语繁体: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大事化小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化:变。经过妥善处理,将大事化成小事,小事变成没事,息事宁人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62回:“‘大事化为小事,小事化为无事’,方是

解释成语“忙中有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忙中有失: 拼音:máng zhōng yǒu shī成语简拼:mzys注音:ㄇㄤˊ ㄓㄨㄙ ㄧㄡˇ ㄕ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32312255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忙中有错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慌乱时 成语解释: 匆忙当中难免有失误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26回:“这是他忙中有失,

解释成语“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谋事在人,成事在天: 拼音:móu shì zài rén,chéng shì zài tiān成语简拼:mszt注音:ㄇㄡˊ ㄕㄧˋ ㄗㄞˋ ㄖㄣˊ ,ㄔㄥˊ ㄕㄧˋ ㄗㄞˋ ㄊㄧ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4099148\"); 成语繁体: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可分开使用 成语解释: 旧谚。意思是自己

解释成语“事半功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事半功百: 拼音:shì bàn gōng bǎi成语简拼:sbgb注音:ㄕㄧˋ ㄅㄢˋ ㄍㄨㄙ ㄅㄞ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事半功倍反义词:事倍功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做事得法 成语解释: 同“事半功倍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魏源《道光丙戎海运记》:“因利乘便,事半功百,而元代所未有也。”英语翻译:get better r

解释成语“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: 拼音:píngshēngmòzuòkuīxīnshì,bànyèqiāoménbùchījī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

解释成语“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平生不作亏心事,夜半敲门不吃惊: 拼音:píngshēngbùzuòkuīxīnshì,yèbànqiāoménbùchījī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平生莫做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平生:有生以来;亏心:违背良心。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,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。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

解释成语“不懂人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懂人事: 拼音:bù dǒng rén sh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不明事理、不懂世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不懂得为人处世 成语出处: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54回:“他是久膺疆寄的正神,反说不懂人事。” 成语例子: 请原谅这个不懂人事的小子英语翻译:unsophisticatedness日语翻译:義理を

解释成语“秀才不出门,能知天下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才不出门,能知天下事: 拼音:xiù cái bù chū mén,néng zhī tiān xià shì成语繁体: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秀才不出门,而知天下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学习的作用 成语解释: 秀才:指儒生。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,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 成语出处: 清·吴趼人《俏皮话·驴辩》:“

解释成语“人逢喜事精神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人逢喜事精神爽: 拼音:rén féng xǐ shì jīng shén shuǎng成语简拼:rfxsjss注音:ㄖㄣˊ ㄈㄥˊ ㄒㄧˇ ㄕㄧˋ ㄐㄧㄥ ㄕㄣˊ ㄕㄨㄤ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415884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人的精神面貌 成语解释: 人遇到喜庆之事则心情舒暢。

解释成语“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扰之: 拼音:tiān xià běn wú shì,yōng rén zì rǎo zhī成语简拼:txbz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3428802\"); 成语繁体:天下本無事,庸人自擾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天下本无事,庸人自召之 成语用法: 作分句、宾语;指自找麻烦 成语解释: 指本来没有事,自己瞎着

解释成语“胜败乃兵家常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胜败乃兵家常事: 拼音:shèng bài nǎi bīng jiā cháng shì成语简拼:sbns注音:ㄕㄥˋ ㄅㄞˋ ㄣㄞˇ ㄅㄧㄥ ㄐㄧㄚ ㄔㄤˊ ㄕㄧˋ成语繁体:勝敗廼兵家常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胜败兵家常势、胜负兵家之常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 成语解释: 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。意思是

解释成语“指顾间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指顾间事: 拼音:zhǐ gù jiān sh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指顾之间、指顾之际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:用手指;顾:回头看。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。比喻时间十分短暂 成语出处: 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32章:“这时奉系军阀老巢的攻破,郭部亦操左券,只是指顾间事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指” 的基本字义: 手伸出的支体(脚趾

解释成语“事无不可对人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事无不可对人言: 拼音:shì wú bù kě duì rén yán注音:ㄕㄧˋ ㄨˊ ㄅㄨˋ ㄎㄜˇ ㄉㄨㄟˋ ㄖㄣˊ ㄧㄢˊ成语繁体:事無不可對人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言:说。没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公开 成语出处: 《宋史·司马光传》:“平生所为,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。” 成语例子: 刘少奇《论共产党员的修养

解释成语“无事不登三宝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事不登三宝殿: 拼音:wú shì bù dēng sān bǎo diàn成语简拼:wsbdsbd注音:ㄨˊ ㄕㄧˋ ㄅㄨˋ ㄉㄥ ㄙㄢ ㄅㄠˇ ㄉㄧ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3218783\"); 成语繁体:無事不登三寳殿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谓语、分句;比喻没事不上门 成语解释: 比喻没事不上门。

解释成语“作事不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作事不时: 拼音:zuò shì bù sh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不时:不合时宜。做事违背农时。泛指不合时宜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八年》:“作事不时,怨读言动于民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作” 的基本字义: 起,兴起,现在起:振~。枪声大~。 从事,做工:工~。~息。~业。 举行,进行:~

解释成语“惹事生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惹事生非: 拼音:rě shì shēng fēi成语简拼:rssf注音:ㄖㄜˇ ㄕㄧˋ ㄕㄥ ㄈㄟ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0352093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为非作歹、无事生非、惹是生非反义词:安分守己、奉公守法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 成语出处: 明 冯

解释成语“世事纷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世事纷扰: 拼音:shì shì fēn rǎo成语繁体:丗事紛擾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局面等 成语解释: 纷扰:纷乱。形容社会情况混乱不堪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术传》:“今世事纷扰,复有瓦解之势矣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世” 的基本字义: 一个时代,有时特指三十年:~代(a.很多年代;b.好几辈

解释成语“生事扰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生事扰民: 拼音:shēng shì rǎo mín成语繁体:生事擾民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生事:惹起事端。惹起事端,侵扰民众。指故意寻衅闹事,侵扰人民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教战守》:“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,以为生事扰民,渐不可长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78回:“那班倚势

解释成语“事缓则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事缓则圆: 拼音:shì huǎn zé yuán成语简拼:shzy成语繁体:事緩則圓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从长计议、步步为营反义词:操之过急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碰到事情不要操之过急,而要慢慢地设法应付,可以得到圆满的解决。 成语出处: 清 俞万春《荡寇志》:“看来此事,事宽则圆,急难成效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多一事不如少一事: 拼音:duō yī shì bù rú shǎo yī shì成语简拼:dyss注音:ㄉㄨㄛ ㄧ ㄕㄧˋ ㄅㄨˋ ㄖㄨˊ ㄕㄠˇ ㄧ ㄕ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3168778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得过且过、多一事不如省一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不想管事 成语解释: 指不管闲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