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攘往熙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攘往熙来: 拼音:rǎng wǎng xī lái成语简拼:rwxl注音:ㄖㄤˇ ㄨㄤˇ ㄒㄧ ㄌㄞ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4084756\"); 成语繁体:攘往熈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攘来熙往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非常热闹拥挤 成语解释: 形容人来人往,喧闹纷杂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货殖列传》:“天下熙熙

解释成语“攘来熙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攘来熙往: 拼音:rǎng lái xī wǎng成语简拼:rlxw发音:(\"xxzl.com.4080203052991\"); 成语繁体:攘來熈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攘往熙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非常热闹拥挤 成语解释: 形容人来人往,非常热闹拥挤。 成语出处: 《史记·货殖列传》:“天下熙熙,皆为利来;天下攘攘,皆为利往。”英语翻译:with pe

解释成语“攘攘熙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攘攘熙熙: 拼音:rǎng rǎng xī xī成语简拼:rrxx注音:ㄖㄤˇ ㄖㄤˇ ㄒㄧ ㄒㄧ发音:(\"xxzl.com.4072115526818\"); 成语繁体:攘攘熈熈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熙熙攘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多喧闹 成语解释: 喧嚷纷杂貌。 成语出处: 《三元里抗英社学史料·太和市联升社学序》:“果然蜂趋

解释成语“熙来攘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熙来攘往: 拼音:xī lái rǎng wǎng成语简拼:xlrw注音:ㄒㄧ ㄌㄞˊ ㄖㄤˇ ㄨㄤ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8321754\"); 成语繁体:熈來攘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人山人海、车水马龙反义词:万籁俱寂、渺无人迹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多拥挤 成语解释: 熙、攘:喧闹、纷乱的样子。人来

解释成语“尊王攘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尊王攘夷: 拼音:zūn wáng rǎng yí注音:ㄗㄨㄣ ㄨㄤˊ ㄖㄤˇ ㄧˊ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王:指周王朝;尊王:尊重周王室;攘:排斥;夷: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。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 成语出处: 清·皮锡瑞《经学历史·经学变古时代》:“但尊王攘夷,虽春秋大义,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,夷非一身

解释成语“纷纷攘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纷纷攘攘: 拼音:fēn fēn rǎng rǎng成语简拼:ffrr注音:ㄈㄣ ㄈㄣ ㄖㄤˇ ㄖㄤ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0472374\"); 成语繁体:紛紛攘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熙熙攘攘、纷纷扰扰反义词:有条不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杂乱 成语解释: 纷纷:众多;攘攘:杂乱的样子。众多且杂乱。形容人群杂乱。 成语出处

解释成语“貊乡鼠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貊乡鼠攘: 拼音:mò xiāng shǔ rǎng成语简拼:mxsr注音:ㄇㄛˋ ㄒㄧㄤ ㄕㄨˇ ㄖㄤ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2480832\"); 成语繁体:貊鄉鼠攘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貊乡鼠壤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坏人聚集的地方 成语解释: 旧谓民风浇薄、宵小横行的地区。 成语出处: 清·龚自珍《自序》:“今之

解释成语“攘袂引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攘袂引领: 拼音:rǎng mèi yǐn lǐng成语简拼:rmyl注音:ㄖㄤˇ ㄇㄟˋ ㄧㄣˇ ㄌㄧㄥ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4004747\"); 成语繁体:攘袂引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翘首引领、翘足引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揎袖捋臂,伸长头颈。形容激奋盼望貌。 成语出处: 宋·曾巩《上欧阳学士第一

解释成语“青裙缟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青裙缟袂: 拼音:qīng qún gǎo mèi成语简拼:qqgm注音:ㄑㄧㄥ ㄑㄩㄣˊ ㄍㄠˇ ㄇㄟ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3474730\"); 成语繁体:青帬缟袂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青布裙、素色衣。谓贫妇的服饰。借指农妇,贫妇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》之二:“

解释成语“攘权夺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攘权夺利: 拼音:rǎng quán duó lì成语简拼:rqdl注音:ㄖㄤˇ ㄑㄨㄢˊ ㄉㄨㄛˊ ㄌ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115486816\"); 成语繁体:攘権奪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争权夺利反义词:明哲保身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犹言争权夺利。 成语出处: 白蕉《袁世凯与中

解释成语“蒙袂辑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蒙袂辑屦: 拼音:méng mèi jí jù成语简拼:mmjj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7022834\"); 成语繁体:蒙袂輯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十分狼狈 成语解释: 用袖子蒙着脸,脚上拖着鞋。形容十分困乏的样子。 成语出处: 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有饿者蒙袂辑屦,贸贸然来。” 成语例子: 方之蒙袂辑屦,有愤于黔敖,

解释成语“投袂而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投袂而起: 拼音:tóu mèi ér qǐ成语简拼:tmeq注音:ㄊㄡˊ ㄇㄟˋ ㄦˊ ㄑ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209193081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奋袂而起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;含褒义,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动 成语解释: 投袂:挥动袖子。形容精神振作,立即行动起来的神态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宣公十四年》:

解释成语“揎腕攘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揎腕攘臂: 拼音:xuān wàn rǎng bì成语简拼:xwrb注音:ㄒㄨㄢ ㄨㄢˋ ㄖㄤˇ ㄅ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1355155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揎拳裸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捋袖伸臂。一种粗暴的姿态。 成语出处: 清·戴名世《〈齐讴集〉自序》:“譬之盲僮跛竖,各以其意喜怒主人,而

解释成语“攘肌及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攘肌及骨: 拼音:rǎng jī jí gǔ成语简拼:rjjg注音:ㄖㄤˇ ㄐㄧ ㄐㄧˊ ㄍ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6509709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侵及腹地。 成语出处: 汉·扬雄《法言·重黎》:“是以四疆之内,各以其力来侵,攘肌及骨,而赧独何以制秦乎?

解释成语“七捞八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七捞八攘: 拼音:qī lāo bā rǎng成语简拼:qlbr注音:ㄑㄧ ㄌㄠ ㄅㄚ ㄖㄤ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3024666\"); 成语繁体:七撈八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到处捞摸扰攘。形容思绪纷乱不宁。 成语出处: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59卷:“若存得此心,则气常时清……睡梦里亦七捞八

解释成语“心劳意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劳意攘: 拼音:xīn láo yì rǎng成语简拼:xlyr注音:ㄒㄧㄣ ㄌㄠˊ ㄧˋ ㄖㄤ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0555106\"); 成语繁体:心勞意攘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心劳意冗、心劳意穰、心烦意乱反义词:心旷神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心慌意乱。 成语出处: 元·刘庭信《端正好·金钱问卜》:“

解释成语“兵戈抢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兵戈抢攘: 拼音:bīng gē qiǎng rǎng成语繁体:兵戈搶攘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兵戈扰攘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社会动荡 成语解释: 兵戈:武器,指战争;抢攘:纷乱。形容战争时期社会动荡混乱 成语出处: 《金史·粘葛奴甲传》:“时兵戈抢攘,道路不通,奴甲受命,毅然策孤骑。”英语翻译:war-torn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兵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接袂成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接袂成帷: 拼音:jiē mèi chéng wéi成语简拼:jmcw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73610249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袂:衣服袖子。帷:帷帐,帷幕。衣袖连接起来,可以形成帷幕。形容人口众多,城市繁华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临淄之途,车毂击,人肩摩,连衽成

解释成语“肩摩袂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肩摩袂接: 拼音:jiān mó mèi jiē成语简拼:jmmj注音:ㄐㄧㄢ ㄇㄛˊ ㄇㄟˋ ㄐㄧㄝ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3144165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肩摩踵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多 成语解释: 人肩相摩,衣袖相接。形容人多拥挤。 成语出处: 明·宋濂《赠传神陈德颜序》:“余自近岁以来,为求文者肩摩袂接而至,

解释成语“争权攘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争权攘利: 拼音:zhēng quán rǎng lì成语简拼:zqrl注音:ㄓㄥ ㄑㄨㄢˊ ㄖㄤˇ ㄌ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7475628\"); 成语繁体:爭権攘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争权夺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见“争权夺利”。 成语出处: 李大钊《大哀篇》:“钻营运动、争权攘利之不暇,奚暇计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