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光杆司令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光杆司令: 拼音:guāng gǎn sī lìng成语简拼:ggsl发音:(\"xxzl.com.4080538531057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孤家寡人反义词:千军万马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很孤立 成语解释: 指没有士兵的司令,形容孤立的一个人 成语出处: 曲波《林海雪原》:“谢文东是个光杆司令,除了他的五个儿

解释成语“牝鸡司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牝鸡司晨: 拼音:pìn jī sī chén成语简拼:pjsc注音:ㄆㄧㄣˋ ㄐㄧ ㄙㄧ ㄔ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7268160\"); 成语繁体:牝鶏司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阴差阳错、牝鸡司旦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牝鸡:母鸡;司:掌管。比喻女人掌权当政。 成语出处: 《尚书 牧誓》:“牝鸡无

解释成语“见惯司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惯司空: 拼音:jiàn guàn sī kōng成语简拼:jgsk注音:ㄐㄧㄢˋ ㄍㄨㄢˋ ㄙㄧ ㄎㄨㄙ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94215470\"); 成语繁体:見慣司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司空见惯、司空眼惯反义词:绝无仅有、盖世无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形容常见的东西 成语解释: 谓经常看到,不足为奇。 成语出处: 清·

解释成语“牝鸡司晨,惟家之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牝鸡司晨,惟家之索: 拼音:pìn jī sī chén,wéi jiā zhī suǒ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牝鸡之晨,惟家之索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牝:雌性的;索:尽。母鸡在清晨打鸣,这个家庭就要破败。比喻女性掌权,颠倒阴阳,会导致家破国亡 成语出处: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七回:“如陛下荒淫酒色,昵比匪人,惟以妇言是用,

解释成语“各司其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各司其事: 拼音:gè sī qí shì成语简拼:gsqs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6436568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各尽其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 成语解释: 司:主管,经营。各自管好各自的一摊事。 成语出处: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四回:“今日便须派定路数,各司其事。” 成语例子

解释成语“掎角之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掎角之势: 拼音:jǐ jiǎo zhī shì成语简拼:jjzs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95613312\"); 成语繁体:掎角之勢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犄角之势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比喻互相配合,两面夹击 成语解释: 掎:拉住;这里指拉住腿;角:鹿角。指抓住角。形容兵分两路相互配合;形成夹击或牵制的态势。 成语出处: 左丘明《左传

解释成语“挈瓶之智,守不假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挈瓶之智,守不假器: 拼音:qiè píng zhī zhì,shǒu bù jiǎ q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挈瓶之智,守不假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挈瓶:汲水用的小瓶。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。比喻慎其所有,忠于职守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田豫传》:“夫挈瓶之智,守不假器。吾既受之矣,何不

解释成语“挈瓶之智,守不假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挈瓶之智,守不假人: 拼音:qiè píng zhī zhì,shǒu bù jiǎ ré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挈瓶之智,守不假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挈瓶:汲水用的小瓶。仅有一点挈瓶汲水的浅薄见识就能守住汲器不外借。比喻慎其所有,忠于职守 成语出处: 明·归有光《乞休申文》:“挈瓶之智,守不假人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挈”

解释成语“携云挈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携云挈雨: 拼音:xié yún qiè yǔ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携云握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携:牵引。比喻男女间的欢会 成语出处: 元·曾瑞《青杏子·驰怀》套曲:“携云挈雨,批风切月,到处绸缪。”英语翻译:have sexual intercourse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携” 的基本字义: 带:~手。~带。扶老~幼。 离

解释成语“纲提领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纲提领挈: 拼音:gāng tí lǐng qiè成语简拼:gdlq注音:ㄍㄤ ㄊㄧˊ ㄌㄧㄥˇ ㄑㄧㄝ 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1325913\"); 成语繁体:綱提領挈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提纲挈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;指简明扼要 成语解释: 提起网纲,挈住裘领。比喻抓住要领。 成语出处: 明 宋濂《〈杜诗举隅〉序》:“一览

解释成语“挈妇将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挈妇将雏: 拼音:qiè fù jiāng chú成语繁体:挈婦將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携妻带子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家庭 成语解释: 挈:带领;雏:幼儿。带着妻子儿女 成语出处: 鲁迅《为了忘却的记念》:“惯于长夜过春时,挈妇将雏鬓有丝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挈” 的基本字义: 用手提着:提~。提纲~领。 带,领:~带

解释成语“携男挈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携男挈女: 拼音:xié nán qiè nǚ成语简拼:xnqn发音:(\"xxzl.com.407230408383\"); 成语繁体:攜男挈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携儿带女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多的场合 成语解释: 带领着男儿女儿。多用于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辛。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八卷:“怀玉领兵,约行

解释成语“挈领提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挈领提纲: 拼音:qiè lǐng tí gāng成语简拼:qltg注音:ㄑㄧㄝ ˋ ㄌㄧㄥˇ ㄊㄧˊ ㄍㄤ发音:(\"xxzl.com.4072111596691\"); 成语繁体:挈領提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提纲挈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简明扼要 成语解释: 挈衣之领,提网之纲。比喻抓住要领。 成语出处: 清·陶澍《重刻序

解释成语“提纲挈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提纲挈领: 拼音:tí gāng qiè lǐng成语简拼:tgql注音:ㄊㄧˊ ㄍㄤ ㄑㄧㄝ ˋ ㄌㄧㄥ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852331915\"); 成语繁体:提綱挈領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纲举目张、一针见血反义词:不得要领、言不及义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、补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抓住纲绳;提起衣领。比喻

解释成语“司空眼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司空眼惯: 拼音:sī kōng yǎn guà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司空见惯、见惯司空反义词:盖世无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形容常见的东西 成语解释: 司空:古代官名。指某事常见,不足为奇 成语出处: 宋·李廷忠《卜算子·萧计议席上》:“雅兴杂鱼龙,妙算回鸾凤。莫道司空眼惯,还入清宵梦。”英语翻译:be an old story俄语翻译:о

解释成语“掎挈司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掎挈司诈: 拼音:jǐ qiè sī zhà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掎挈伺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抓小辫子 成语解释: 掎挈:指摘;司:同“伺”,侦候;诈:欺诈。抓住人家过错,等待机会来陷害 成语出处: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议兵》:“掎挈司诈,权谋倾覆,未免盗兵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掎” 的基本字义: 拖住,牵引:~止(从后截获)。~角(分兵牵

解释成语“青衫司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青衫司马: 拼音:qīng shān sī mǎ成语简拼:qssm注音:ㄑㄧㄥ ㄕㄢ ㄙㄧ ㄇㄚ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41712324\"); 成语繁体:青衫司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官场等 成语解释: 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,所作《琵琶引》有“座中泣下谁最多,江州司马青衫湿”之句,后因用“青衫司

解释成语“携老挈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携老挈幼: 拼音:xié lǎo qiè yòu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携老扶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相互帮助 成语解释: 携:搀扶;挈:带领。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。指成群结队而行 成语出处: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59回:“但见朱仙镇上的百姓,一路携老挈幼,头顶香盘,挨挨挤挤,众口同声攀留元帅,哭声震地。” 成语例子: 蔡东藩《五代史演义》第35回:

解释成语“司马称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司马称好: 拼音:sī mǎ chēng hǎo成语简拼:smch注音:ㄙㄧ ㄇㄚˇ ㄔㄥ ㄏㄠ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2438498\"); 成语繁体:司馬稱好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五代李瀚《蒙求》诗:“司马称好。”徐子光集注:“(后汉司马徽)口不谈人之短。与人语,莫问好恶,皆言好。有乡人问徽安否

解释成语“扶老挈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扶老挈幼: 拼音:fú lǎo qiè yòu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扶老携幼、扶老挟稚、扶老携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用于出行 成语解释: 扶:挽着;挈:提携,带领。搀着老人,领着小孩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58回:“所过州县,分毫不扰,乡村百姓,扶老挈幼,烧香罗拜迎接。” 成语例子: 魏巍《东方》:“市民脸上带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