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振笔疾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振笔疾书: 拼音:zhèn bǐ jí sh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等 成语解释: 振:挥动;疾:迅速。挥动笔杆,急速地写起来。形容文思敏捷或写字的速度很快 成语出处: 《清朝野史大观·学使以快短明衡文》:“题纸一下,不可构思,振笔疾书,奔往交卷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振” 的基本字义: 搬动,挥动:~动。~荡。~幅。~臂。~聋

解释成语“钟馗捉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钟馗捉鬼: 拼音:zhōng kuí zhuō guǐ成语繁体:鐘馗捉鬼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清除坏人 成语解释: 钟馗:传说中打鬼的神。钟馗抓住小鬼。比喻清除坏人 成语出处: 宋·王莹《群书类编故事·梦钟馗》:“钟馗捉鬼。” 成语例子: 钟馗捉鬼让坏人害怕成语故事:传说唐明皇从骊山狩猎回宫得了疟疾,神志昏迷时见一个

解释成语“不惜代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惜代价: 拼音:bù xī dài jià成语繁体:不惜代價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不惜一切、不惜血本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为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个目标而不吝惜付出钱物、精力等 成语出处: 林斤澜《山深海阔》:“如若过于勉强,甚至到了不惜代价的地步,我一定是劝他淡薄些。” 成语例子: 他不惜代价,为的是巴

解释成语“捉影追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影追风: 拼音:zhuō yǐng zhuī fēng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捉影捕风、捉风捕影、捉风捕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说话做事没有确凿依据,随意而行 成语出处: 明·郑若庸《玉玦记·博弈》:“许人话捉影追风,骗人财探囊取物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捉” 的基本字义: 抓,逮:~拿。~奸。~贼。~弄。捕~。捕风

解释成语“养儿代老,积谷防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养儿代老,积谷防饥: 拼音:yǎng ér dài lǎo,jī gǔ fáng jī成语简拼:yedljgfj注音:ㄧㄤˇ ㄦˊ ㄉㄞˋ ㄌㄠˇ ,ㄐㄧ ㄍㄨˇ ㄈㄤˊ ㄐ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5359240\"); 成语繁体:養兒代老,积谷防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养儿待老,积谷防饥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

解释成语“奋笔疾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笔疾书: 拼音:fèn bǐ jí shū成语简拼:fbjs注音:ㄈㄣˋ ㄅㄧˇ ㄐㄧˊ ㄕ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35315577\"); 成语繁体:奮筆疾書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秉笔直书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写文章 成语解释: 奋笔:提起笔来。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。 成语出处: 宋 张克庄《题方汝一班师赞后》:

解释成语“一代楷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代楷模: 拼音:yī dài kǎi mó成语简拼:ydkm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02011337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 成语解释: 一个时代的模范人物。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·李靖传》:“朕今非直成公雅志,欲以公为一代楷模。” 成语例子: 周总理是现代社会的一代楷模成语

解释成语“捉摸不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摸不定: 拼音:zhuō mō bù dìng成语简拼:zmbd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20416595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变化莫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难以猜测 成语解释: 估量不透。捉摸:猜测,预料。 成语出处: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却说朱武、杨春两个正在寨里猜疑,捉摸不定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笔走龙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笔走龙蛇: 拼音:bǐ zǒu lóng shé成语简拼:bzls注音:ㄅㄧˇ ㄗㄡˇ ㄌㄨㄙˊ ㄕ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3197868\"); 成语繁体:筆走龍虵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龙飞凤舞、字走龙蛇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;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 成语解释: 笔一挥动就能呈现出龙蛇舞动的神态。 成语出处: 唐 李白《草书歌行》:

解释成语“以耳代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耳代目: 拼音:yǐ ěr dài mù成语简拼:yedm注音:ㄧˇ ㄦˇ ㄉㄞˋ ㄇ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90011248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以耳为目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拿听到的代替亲眼看到的。指不亲自去调查了解,光听信别人说的。 成语出处: 臧克家《以耳代目之类》:

解释成语“捉贼捉赃,捉奸捉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贼捉赃,捉奸捉双: 拼音:zhuō zéi zhuō zāng,zhuō jiān zhuō shuā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捉贼捉赃、捉奸捉双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比喻处理是非的事,要以事实为根据 成语出处: 宋·胡太初《昼帘绪论·治狱》:“谚曰:‘捉贼捉赃,捉奸捉双。’此虽俚言,极为有道。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笔底龙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笔底龙蛇: 拼音:bǐ dǐ lóng shé成语简拼:bdls注音:ㄅㄧˇ ㄉㄧˇ ㄌㄨㄙˊ ㄕ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45814351\"); 成语繁体:筆底龍虵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笔走龙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书法或文笔 成语解释: 犹言笔走龙蛇。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。 成语出处: 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一

解释成语“一代宗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代宗臣: 拼音:yī dài zōng chén成语简拼:ydzc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81212574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代鼎臣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《汉书·萧何曹参传赞》:“淮阴黥布等已灭,唯何参擅功名,位冠群臣,声施后世,为一代之宗臣。”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。亦作“

解释成语“以桃代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桃代李: 拼音:yǐ táo dài lǐ成语简拼:ytdl注音:ㄧˇ ㄊㄠˊ ㄉㄞˋ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90212637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李代桃僵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比喻以自身去顶替别人。 成语出处: 《再生缘》第三二回:“咳,且慢些笑他的失节,或者刘燕玉也是以桃

解释成语“援笔成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援笔成章: 拼音:yuán bǐ chéng zhāng成语简拼:ybcz注音:ㄧㄨㄢˊ ㄅㄧˇ ㄔㄥˊ ㄓㄤ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33915562\"); 成语繁体:援筆成章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下笔成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文思敏捷 成语解释: 援笔:拿起笔来。拿起笔来就写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。 成语出处: 唐

解释成语“百代过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百代过客: 拼音:bǎi dài guò kè成语简拼:bdgk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70113097\"); 成语繁体:百代過客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流逝的时光 成语解释: 指时间永远流逝。 成语出处: 唐 李白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:“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;光明者,百代之过客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百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虎头上捉虱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虎头上捉虱子: 拼音:hǔ tóu shàng zhuō shī zǐ成语繁体:虎頭上捉虱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虎口拔须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危险的行动 成语解释: 比喻干危险的事情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8回:“你偏进去,又不就走,还要虎头上捉虱子!”英语翻译:do something to offend the

解释成语“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: 拼音:zhuō zéi jiàn zāng,zhuō jiān jiàn shuā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捉奸见双,捉贼见赃,杀人见伤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做事必须要有证据 成语解释: 赃:赃物;奸:通奸。指问罪要有真凭实据 成语出处: 元·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三折:“常言道:‘捉贼见赃,捉奸见双。’燕大,

解释成语“捉鬼卖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捉鬼卖钱: 拼音:zhuō guǐ mài qián成语繁体:捉鬼賣錢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不怕鬼 成语解释: 将鬼捉住卖钱。指不怕鬼 成语出处: 晋·张华《列异传》:宋定伯捉鬼卖钱 成语例子: 他是捉鬼卖钱式的人物成语故事:南阳人宋定伯夜间走路碰到一个鬼,假装成鬼与鬼同行,他与鬼轮流背着走,机智地消除鬼对他的种种疑

解释成语“大笔一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大笔一挥: 拼音:dà bǐ yī huī成语繁体:大筆一揮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签字等 成语解释: 挥:挥写。形容善于写作者运笔神速或任意签字、涂改 成语出处: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43回:“老贼看了,连说:‘妥当结实,就劳贤契大笔一挥。” 成语例子: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他们决不会了解,说不定父亲就会大笔一挥,直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