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进退消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进退消息: 拼音:jìn tuì xiāo xī成语简拼:jtxx注音: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ㄒㄧㄠ ㄒㄧ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6405683\"); 成语繁体:進退消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进退消长、进退损益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变化 成语解释: 增减;变化。 成语出处: 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叙:“因以溯洄于民力物

解释成语“投袂援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投袂援戈: 拼音:tóu mèi yuán gē成语简拼:tmyg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3026024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投袂荷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表示为国效命。同“投袂荷戈”。 成语出处: 《梁书 武帝纪》:“独夫丑纵,方煽京邑。投袂援戈,克弭多难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投” 的基本字义: 抛

解释成语“投戈讲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投戈讲艺: 拼音:tóu gē jiǎng yì成语简拼:tgjy注音:ㄊㄡˊ ㄍㄜ ㄐㄧㄤˇ 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8104894\"); 成语繁体:投戈講藝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得意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在军中仍不废学。后亦泛谓偃武修文。 成语出处: 汉·樊准《上疏请兴儒学》:“东西诛战,不遑启处,犹然投戈讲艺,

解释成语“退思补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退思补过: 拼音:tuì sī bǔ guò成语简拼:tsbg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33516190\"); 成语繁体:退思補過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事后反省自己的过错 成语解释: 退思:退朝后检查自己的言行;过:过失,错误。表示事后省察自己的言行,有没有错误必须补正的地方。 成语出处: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林父之

解释成语“目送手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目送手挥: 拼音:mù sòng shǒu huī成语简拼:mssh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8282378\"); 成语繁体:目送手揮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手挥目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人的谈吐 成语解释: 手眼并用,怎么想就怎么用。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,意在言外。 成语出处: 三国魏·稽康《赠兄弟才公穆入军》诗:“目

解释成语“手挥目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手挥目送: 拼音:shǒu huī mù sòng成语简拼:shms注音:ㄕㄡˇ ㄏㄨㄟ ㄇㄨˋ ㄙㄨㄙˋ成语繁体:手揮目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得心应手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手挥:挥动手指弹琴;目送:眼睛追视归鸿。手眼并用,怎么想就怎么做。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,意在言外。 成语出处: 三国 魏 稽康《四言

解释成语“止戈兴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止戈兴仁: 拼音:zhǐ gē xīng rén成语简拼:zgxr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8065652\"); 成语繁体:止戈興仁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止:停止。仁:仁政。停止战争,施行仁政。 成语出处: 《汉晋春秋》:“将欲止戈兴仁,为百姓请命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止” 的基本字义: 停住不动

解释成语“止戈散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止戈散马: 拼音:zhǐ gē sàn mǎ成语简拼:zgsm注音:ㄓㄧˇ ㄍㄜ ㄙㄢˋ ㄇㄚ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8045649\"); 成语繁体:止戈散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马放南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停用兵戈,放还战马,意谓结束战争。 成语出处: 《北齐书·神武帝纪下》:“止戈散马,各事家业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投袂荷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投袂荷戈: 拼音:tóu mèi hè gē成语简拼:tmhg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3006021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投袂援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振起衣袖,拿起武器。表示为国效命。 成语出处: 《梁书 元帝纪》:“幕府据有上流,实惟分陕,投袂荷戈,志在毕命。” 成语例子: 〖示例〗昔帝室倾危,人图

解释成语“反戈一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反戈一击: 拼音:fǎn gē yī jī成语简拼:fgyj注音:ㄈㄢˇ ㄍㄜ ㄧ ㄐ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43815630\"); 成语繁体:反戈一撃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恩将仇报、以义割恩反义词:同恶相济、朋比为奸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反:反转;调转;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;尖头横

解释成语“趋前退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趋前退后: 拼音:qū qián tuì hòu成语繁体:趨前退后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趋:趋向。形容犹豫害怕欲进又退的样子 成语出处: 元·曾瑞《留鞋记》楔子:“我见他趋前退后,待言语却又早紧低头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无名氏《吴起敌秦》第二折:“你着我用意迎敌,杀的他趋前退后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趋” 的基本字

解释成语“车无退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车无退表: 拼音:chē wú tuì biǎo成语简拼:cwtb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3337885\"); 成语繁体:車無退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决不后退、勇往直前反义词:临阵退缩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决不退却 成语解释: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。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。 成语出处: 《国语·晋语上》:“张侯御曰:‘三军之心在此车也,其耳目在

解释成语“持戈试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持戈试马: 拼音:chí gē shì mǎ成语简拼:cgsm注音:ㄔㄧˊ ㄍㄜ ㄕㄧˋ ㄇㄚ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59104493\"); 成语繁体:持戈試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准备动武 成语解释: 比喻作好准备,跃跃欲试。 成语出处: 《红楼梦》第七九回:“那金桂见丈夫旗纛渐倒,婆婆良善,也就

解释成语“激流勇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激流勇退: 拼音:jī liú yǒng tu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急流勇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及时引退 成语解释: 勇:果敢;退:退却,离去。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引退,以明哲保身 成语出处: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五章:“田福军一回来,他就激流勇退,也许会给省委造成一种他尊重上级决定,并且已改变对田福军的看法,支持

解释成语“颐指进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颐指进退: 拼音:yí zhǐ jìn tuì成语繁体:頤指進退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颐指:以下巴动向示意。形容指挥人时的傲慢神态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·郭子仪传》:“麾下老将若李怀光辈数十人,皆王侯重贵,子仪颐指进退,如仆隶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颐” 的基本字义: 面颊,腮:支~。解(jiě)~。~指气使。

解释成语“进退存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进退存亡: 拼音:jìn tuì cún wáng成语简拼:jtcw注音: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ㄘㄨㄣˊ ㄨㄤ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2592592\"); 成语繁体:進退存亡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各种处境 成语解释: 前进、后退、生存、死亡。泛指各种好的与坏的处境。 成语出处: 《周易 乾》:“知进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