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孤军独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孤军独战: 拼音:gū jūn dú zhà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孤军奋战、孤军作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单独作战 成语解释: 孤:单独。孤立无助的军队单独对敌作战。比喻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在无援的情况下从事某项工作 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虞庆则传》:“由是长儒孤军独战,死者十八九。”英语翻译:fight single-hand

解释成语“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将在军,君命有所不受: 拼音:jiàng zài jūn,jūn mìng yǒu suǒ bù shòu注音:ㄐㄧㄤ ㄗㄞˋ ㄐㄩㄣ ,ㄐㄩㄣ ㄇㄧㄥˋ ㄧㄡˇ ㄙㄨㄛˇ ㄅㄨˋ ㄕㄡˋ成语繁体:將在軍,君命有所不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军事等 成语解释: 将:将领;受:接受。将

解释成语“属人耳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属人耳目: 拼音:shǔ rén ěr mù成语简拼:srem成语繁体:屬人耳目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引人注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属:集中在一点。指引人注意。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成公二年》:“师有功,国人喜以逆之,先入,必属耳目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属” 的基本字义: 同一家族的:亲~。眷~。烈~。 类

解释成语“军令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军令状: 拼音:jūn lìng zhuàng注音:ㄐㄩㄣ ㄌㄧㄥˋ ㄓㄨㄤˋ成语繁体:軍令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,如不能完成任务,愿依军法受惩。泛指接受某项重大任务后写的保证书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八卷:“怕恩王不信,勒下军令状了去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独臂将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独臂将军: 拼音:dú bì jiāng jūn成语繁体:獨臂將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断臂将军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指孤立无援的人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从整个革命战争的观点看来,和主力红军是互为左右手,只有主力红军而无人民的游击战争,就像一个独臂将军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独”

解释成语“避军三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避军三舍: 拼音:bì jūn sān shè成语简拼:bjss注音:ㄅㄧˋ ㄐㄩㄣ ㄙㄢ ㄕ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65716818\"); 成语繁体:避軍三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避君三舍、退避三舍反义词:针锋相对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退让 成语解释: 指退让和回避。一舍:三十里。 成语出处: 见“避君三舍”。 成语例子: 但

解释成语“一拥而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拥而上: 拼音:yī yōng ér shàng成语简拼:yyes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93511288\"); 成语繁体:一擁而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哄而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。 成语出处: 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每人手提只小箱子,在人堆里等车,时时刻刻鼓励自己

解释成语“学优而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优而仕: 拼音:xué yōu ér sh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学而优则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读书做官 成语解释: 优:有余力。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。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可以当官 成语出处: 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我有力量释放了你,叫你达到学优而仕的愿望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学” 的基本字义: 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

解释成语“学而优则仕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而优则仕: 拼音:xué ér yōu zé shì成语简拼:xeys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14211429\"); 成语繁体:壆而優則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学优而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读书做官 成语解释: 优:有余力,学习了还有余力,就去做官。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。 成语出处: 《论语·子张》:“子

解释成语“拥彗迎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拥彗迎门: 拼音:yōng huì yíng mén成语繁体:擁篲迎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拥彗先驱、拥彗清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拥:拿;彗:扫帚。拿着扫帚扫道路,在门前迎候贵客。指对来客非常尊敬 成语出处: 汉·荀悦《汉纪·高祖纪》:“后上朝太公,太公拥彗迎门,却行欲拜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拥” 的基本字义: 抱:~抱。

解释成语“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: 拼音:qiān jūn yì dé,yī jiàng nán qiú成语简拼:qjydyjnq注音:ㄑㄧㄢ ㄐㄩㄣ ㄧˋ ㄉㄜ ,ㄧ ㄐㄧㄤˋ ㄣㄢˊ ㄑㄧㄡ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4018823\"); 成语繁体:千軍易得,一將難裘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

解释成语“属托不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属托不行: 拼音:zhǔ tuō bù xí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属:通“嘱”,托付。请托为其谋利,行不通。形容为官清正,大公无私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向《说苑·政理》:“晏子对曰:‘前臣之治东阿也,属托不行,货赂不至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属” 的基本字义: 同一家族的:亲~。眷~。烈~。 类别:金~。吾

解释成语“非我莫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非我莫属: 拼音:fēi wǒ mò shǔ成语繁体:非我莫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舍我其谁反义词:大有人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只能是我 成语解释: 莫:没有;属:隶属。除我以外不能属于任何人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屈原列传》:“以为非我莫属也。” 成语例子: 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52回:“吴景濂久怀着总理

解释成语“属纩含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属纩含饭: 拼音:zhǔ kuàng hán fà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属纩:将新棉花放在濒临死亡之人的鼻孔前,以验证他是否断气;含饭:入殓时用来放在死者口中的米粒。代指入殓 成语出处: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60回:“不孝于先严见背之日,未获属纩含饭,是尚何以靦颜而为人子也耶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属” 的

解释成语“烟聚波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烟聚波属: 拼音:yān jù bō shǔ成语简拼:yjbs注音:ㄧㄢ ㄐㄨˋ ㄅㄛ ㄕ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2185213\"); 成语繁体:煙聚波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如烟之相聚,波之相接。比喻接连而来,聚集甚多。 成语出处: 隋·卢思道《北齐兴亡论》:“朝士无赖者,亦竞相谄媚,或送婢

解释成语“貂狗相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貂狗相属: 拼音:diāo gǒu xiāng shǔ成语简拼:dgxs注音:ㄉㄧㄠ ㄍㄡˇ ㄒㄧㄤ ㄓ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5587222\"); 成语繁体:貂狗相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狗尾续貂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同“狗尾续貂” 成语解释: 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。 成语出处: 唐·崔倬《叙石幢事》:“倬自

解释成语“优孟衣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优孟衣冠: 拼音:yōu mèng yī guān成语简拼:ymyg注音:ㄧㄡ ㄇㄥˋ ㄧˋ ㄍㄨ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92011272\"); 成语繁体:優孟衣冠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东施效颦、邯郸学步、鹦鹉学舌反义词:别具一格、别开生面、独辟蹊径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,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春秋

解释成语“养军千日,用军一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养军千日,用军一时: 拼音:yǎng jūn qiān rì,yòng jūn yī shí成语简拼:yjqryjys注音:ㄧㄤˇ ㄐㄩㄣ ㄑㄧㄢ ㄖㄧˋ ,ㄩㄥˋ ㄐㄩㄣ ㄧ ㄕ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7589016\"); 成语繁体:養軍千日,用軍一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养军千日,用在一时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

解释成语“蜂拥而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蜂拥而至: 拼音:fēng yōng ér zhì成语简拼:fyez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74311163\"); 成语繁体:蜂擁而至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蜂拥而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杂乱 成语解释: 像一窝蜂似地一拥而来。形容很多人乱哄哄地朝一个地方聚拢。 成语出处: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六回:“徐承志等

解释成语“蜂拥而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蜂拥而起: 拼音:fēng yōng ér qǐ成语繁体:蜂擁而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蜂拥而至、纷至沓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一哄而上 成语解释: 像蜂飞一样成群而起。形容许多人一拥而起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赞》:“陈涉首难,豪杰蜂起。” 成语例子: 各地群众蜂拥而起,纷纷涌入城内成语故事:秦朝的残暴统治,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