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向隅之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向隅之感: 拼音:xiàng yú zhī gǎ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向隅:面朝屋子的角落。指失望的感觉 成语出处: 鲁迅《记“发薪”》:“然而还有薪水的和新近加俸的呢,可就不免有向隅之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向” 的基本字义: 对着,朝着,与背相对:~背(bèi )。~北。 目标,意志所趋:志~。

解释成语“抚孤恤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孤恤寡: 拼音:fǔ gū xù guǎ成语繁体:抚孤卹寡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恤:救济。指养育孤儿,救助寡妇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鸣凤记·桑林奇遇》:“守经行权,各有其时,抚孤恤寡,存乎一念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抚” 的基本字义: 慰问:~恤(安慰和周济)。~慰。安~。~爱。 扶持

解释成语“抚梁易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梁易柱: 拼音:fǔ liáng yì zhù成语繁体:抚樑易柱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抚:用手托着;易:更换。传说商纣王手托屋梁,抽换房柱。形容力大无比 成语出处: 晋·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“纣倒曳九牛,抚梁易柱。” 成语例子: 唐·皮日休《鹿门隐书六十篇序》:“夫桀、纣之君,握钩伸铁,抚梁易柱,手格熊罴,走及

解释成语“托物感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托物感怀: 拼音:tuō wù gǎn huái成语简拼:twgh注音:ㄊㄨㄛ ㄨˋ ㄍㄢˇ ㄏㄨㄞ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121412869\"); 成语繁体:托物感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假借事物抒发胸怀。 成语出处: 清·汪琬《说铃》:“故能托物感怀,缠绵凄恻,若使饥寒切肤,亦

解释成语“动天地,感鬼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动天地,感鬼神: 拼音:dòng tiān dì,gǎn guǐ shén成语繁体:動天地,感鬼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动天地,泣鬼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感人的事迹等 成语解释: 动:感动;感:感动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。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成语出处: 金·元好问《陶然集诗序》:“诗之极致,可以动天地,感鬼神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霜露之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霜露之感: 拼音:shuāng lù zhī gǎn成语简拼:slzg注音:ㄕㄨㄤ ㄌㄨˋ ㄓㄧ ㄍㄢ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霜露之思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指对父母先祖的悲思 成语解释: 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。 成语出处: 西汉 戴圣《礼记 祭义》:“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凄怆之心,非其寒之谓也。” 成语例子: 宋·曾巩《中大夫尚书左丞蒲宗孟父师

解释成语“风树之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风树之感: 拼音:fēng shù zhī gǎn成语繁体:風樹之感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风树之悲、风木之悲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父母亡故的悲伤 成语解释: 风树:比喻因父母亡故,不能奉养。指丧父母的悲伤 成语出处: 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九卷: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” 成语例子: 《南齐书·虞玩之传》:“特以丁运孤

解释成语“今昔之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今昔之感: 拼音:jīn xī zhī gǎn成语简拼:jxzg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61913045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宾语;表示对世事的感慨 成语解释: 从今天的现实回忆过去的事。 成语出处: 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4回:“诸旧好俱在,谭孝若已作古人。今昔之感,凄怅莫状。”成语辨形:昔,不能写作“惜”。 成

解释成语“感篆五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感篆五中: 拼音:gǎn zhuàn wǔ zhō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迹等 成语解释: 篆:铭刻;五中:内心。形容使人内心深受感动 成语出处: 李脃人《暴风雨前》第四部分:“在府厚扰月余,承以家人待我,感篆五中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感” 的基本字义: 觉出:~触。~觉。~性。~知(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)。

解释成语“感深肺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感深肺腑: 拼音:gǎn shēn fèi fǔ成语简拼:gsff注音:ㄍㄢˇ ㄕㄣ ㄈㄟˋ ㄈ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31816671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感人肺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使人内心深深感动 成语解释: 犹言感人肺腑。 成语出处: 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十八回:“过道台听了,心上甚是钦佩;又想起

解释成语“抚胸呼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胸呼天: 拼音:fǔ xiōng hū tiā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捶胸顿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悲痛时 成语解释: 抚胸:拍打胸口。拍打胸口大声叫天。形容极度悲痛的样子 成语出处: 宋·陈亮《祭章孟容文》:“今昔见君,累然在疚,抚胸呼天,天不我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抚” 的基本字义: 慰问:~恤(安慰和周济)。~慰。安

解释成语“抚掌大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掌大笑: 拼音:fǔ zhǎng dà xiào成语简拼:fzdx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4561565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欢天喜地、欢呼雀跃反义词:悲痛欲绝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分句;表示内心高兴 成语解释: 抚掌:拍手。拍手大笑。形容非常高兴。 成语出处: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假谲》:“女

解释成语“抚世酬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世酬物: 拼音:fǔ shì chóu wù成语简拼:fscw注音:ㄈㄨˇ ㄕㄧˋ ㄔㄡˊ 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15305084\"); 成语繁体:抚丗詶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治政理事,待人接物。 成语出处: 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十五:“后之君子,穷而讲道明理,达而抚

解释成语“感遇忘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感遇忘身: 拼音:gǎn yù wàng shēn成语简拼:gyws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4039505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表示忠心的套话 成语解释: 感遇:感激恩遇;忘身:愿舍身相报。旧时士大夫向皇帝谢恩,表示忠心的套话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庚亮传》:“且先帝谬顾,情同布衣,感今恩重

解释成语“感慨杀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感慨杀身: 拼音:gǎn kǎi shā shēn成语繁体:感慨殺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感慨:因有感触而愤慨或慨叹;杀身:舍弃性命。因愤慨而舍弃生命 成语出处: 宋·朱熹《近思录·政事》:“感慨杀身者易,从容就义者难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感” 的基本字义: 觉出:~触。~觉。~性。~知(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

解释成语“抚躬自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躬自问: 拼音:fǔ gōng zì wèn成语简拼:fgzw注音:ㄈㄨˇ ㄍㄨㄙ ㄗㄧˋ ㄨ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61513040\"); 成语繁体:抚躳自問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反躬自问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指反过来问一问自己 成语解释: 反躬自问,指自我反省 成语出处: 清 昭槤《啸亭杂录 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》:“今

解释成语“感旧之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感旧之哀: 拼音:gǎn jiù zhī āi成语简拼:gjza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85013232\"); 成语繁体:感舊之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表示怀旧 成语解释: 感念旧人旧事的哀叹。表示怀旧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今銮驾旋轸,东京榛芜,义士有存本之思,兆人怀感旧之哀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感” 的基本

解释成语“天人感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人感应: 拼音:tiān rén gǎn yìng注音:ㄊㄧㄢ ㄖㄣˊ ㄍㄢˇ ㄧㄥˋ成语繁体:天人感應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感应:交感相应。指有意志的天与世间的人能够交感相应 成语出处: 唐·陈子昂《谏政理书》:“天人感应,阴阳相和。” 成语例子: 茅盾《白居易及其同时代的诗人》:“白居易这

解释成语“感极涕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感极涕零: 拼音:gǎn jí tì líng成语简拼:gjtl注音:ㄍㄢˇ ㄐㄧˊ ㄊㄧˋ ㄌ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4479556\"); 成语繁体:感極涕零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感激涕零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极度感激 成语解释: 感激之极而流下眼泪。形容极为感激。 成语出处: 宋·黄庭坚《谢黔州安置表》

解释成语“抚绥万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抚绥万方: 拼音:fǔ suí wàn fāng成语简拼:fswf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71515293\"); 成语繁体:抚綏萬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安邦定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安定天下 成语解释: 抚绥:安定、安抚;万方:万邦,万族。指安定天下。 成语出处: 《尚书·太甲上》:“天监厥德,用集大命,抚绥万方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