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动荡不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动荡不安: 拼音:dòng dàng bù ān成语简拼:ddba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11816544\"); 成语繁体:動蕩不安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动荡不定反义词:平平稳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社会、局势等 成语解释: 荡:摇动。动荡摇摆,不安定。形容局势不稳定,不平静。 成语出处: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

解释成语“原封未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原封未动: 拼音:yuán fēng wèi dòng成语简拼:yfwd注音:ㄧㄨㄢˊ ㄈㄥ ㄨㄟˋ ㄉㄨㄙ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2156293\"); 成语繁体:原封未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原封不动反义词:面目全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不改变任何东西 成语解释: 见“原封不动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太平天国

解释成语“风吹草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风吹草动: 拼音:fēng chuī cǎo dòng成语简拼:fccd注音:ㄈㄥ ㄔㄨㄟ ㄘㄠˇ ㄉㄨㄙ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3573063\"); 成语繁体:風吹艸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蛛丝马迹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宾语、定语;与有等连用 成语解释: 微风一吹;草就晃动。比喻轻微的动荡或变故。 成语出处: 《敦煌

解释成语“惊群动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惊群动众: 拼音:jīng qún dòng zhòng成语简拼:jqdz注音:ㄐㄧㄥ ㄑㄩㄣˊ ㄉㄨㄙˋ ㄓㄨㄙ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7325722\"); 成语繁体:驚羣動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惊师动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惊动很多人 成语解释: 见“惊师动众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袁宏道《与黄平倩书》:“凡

解释成语“拿刀动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拿刀动杖: 拼音:ná dāo dòng zhàng成语简拼:nddz注音:ㄣㄚˊ ㄉㄠ ㄉㄨㄙˋ ㄓㄤ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5492276\"); 成语繁体:拿刀動杖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拿刀弄杖、大动干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动武 成语解释: 泛指动武。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26回:“今昔的情

解释成语“耸动听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耸动听闻: 拼音:sǒng dòng tīng wén注音:ㄙㄨㄙˇ ㄉㄨㄙˋ ㄊㄧㄥ ㄨㄣˊ成语繁体:聳動聽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耸人听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夸大或捏造事实 成语解释: 耸:通“悚”,惊动。夸大或捏造事实,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成语出处: 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·洪君畴》:“‘职臣在宪府,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,

解释成语“文丝不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文丝不动: 拼音:wén sī bù dòng成语简拼:wsbd注音:ㄨㄣˊ ㄙㄧ ㄅㄨˋ ㄉㄨㄙ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61612431\"); 成语繁体:文絲不動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文风不动、纹丝不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稳固 成语解释: 一点儿也不动。 成语出处: 杨朔《三千里江山》:“路边几棵见了风,最

解释成语“哗世动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哗世动俗: 拼音:huá shì dòng sú成语简拼:hsds注音:ㄏㄨㄚˊ ㄕㄧˋ ㄉㄨㄙˋ ㄙ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9365425\"); 成语繁体:嘩丗動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显示自己 成语解释: 用浮夸的言行去惊动世俗之人。 成语出处: 宋·曾巩《殿中丞致仕王君墓志铭》:“其为人,居

解释成语“甄心动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甄心动惧: 拼音:zhēn xīn dòng jù成语简拼:zxdj注音:ㄓㄣ ㄒㄧㄣ ㄉㄨㄙˋ ㄐ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7385614\"); 成语繁体:甄心動懼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敬慎而保持警惕。 成语出处: 《逸周书·道法》:“甄心动惧日顷。” 成语例子: 《文献通考·经籍五》:“独顷

解释成语“动天地,感鬼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动天地,感鬼神: 拼音:dòng tiān dì,gǎn guǐ shén成语繁体:動天地,感鬼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动天地,泣鬼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感人的事迹等 成语解释: 动:感动;感:感动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。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成语出处: 金·元好问《陶然集诗序》:“诗之极致,可以动天地,感鬼神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一波才动万波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波才动万波随: 拼音:yī bō cái dòng wàn bō suí成语简拼:ybcdmbs注音:ㄧ ㄅㄛ ㄘㄞˊ ㄉㄨㄙˋ ㄨㄢˋ ㄅㄛ ㄙㄨㄟ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5379243\"); 成语繁体:一波才動萬波随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波万波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一波方动,万波随之而起。比喻事情开

解释成语“蠕蠕而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蠕蠕而动: 拼音:rú rú ér dòng成语繁体:蠕蠕而動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蠢蠢欲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等 成语解释: 像虫子似的前后蠕动身体,形容准备慢慢移动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某些亡国论者又将蠕蠕而动,而且难免勾结某些国际成分(英、美、法内部都有这种人,特别是英国的上层分子),狼狈为奸

解释成语“原封不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原封不动: 拼音:yuán fēng bù dòng成语简拼:yfbd注音:ㄧㄨㄢˊ ㄈㄥ ㄅㄨˋ ㄉㄨㄙ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9296762\"); 成语繁体:原封不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依然如故、纹丝不动、一成不变反义词:除旧布新、改头换面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不改变任何东西 成语解释: 封:

解释成语“目动言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目动言肆: 拼音:mù dòng yán sì成语简拼:mdys注音:ㄇㄨˋ ㄉㄨㄙˋ ㄧㄢˊ ㄙ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1364558\"); 成语繁体:目動言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神态等 成语解释: 谓神色不安,语调失常。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文公十二年》:“使者目动而言肆,惧我也,将遁矣

解释成语“殷天动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殷天动地: 拼音:yǐn tiān dòng dì成语繁体:殷天動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殷天震地、惊天动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惊天动地 成语解释: 殷:震动。震天动地,形容声音很大 成语出处: 汉·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车骑雷起,殷天动地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殷” 的基本字义: 富裕,富足:~实。~阜。~富。 深厚,恳切:情意甚~。~切。~勤

解释成语“起师动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起师动众: 拼音:qǐ shī dòng zhòng成语繁体:起師動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起兵动众、行师动众、兴师动众反义词:小打小闹、单枪匹马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大规模行动 成语解释: 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吕纂传》:“夫起师动众,必参之天人,苟非其时,圣贤所不为。”英语翻译:dr

解释成语“动天地,泣鬼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动天地,泣鬼神: 拼音:dòng tiān dì,qì guǐ shén成语繁体:動天地,泣鬼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动天地,感鬼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感人的事迹等 成语解释: 动:感动;泣:低声哭。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。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成语出处: 清·汪琬《烈妇周氏墓表》:“然则匹妇虽微,及其精诚所激,往往动天地,泣鬼

解释成语“轻举妄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轻举妄动: 拼音:qīng jǔ wàng dòng成语简拼:qjwd注音:ㄑㄧㄥ ㄐㄨˇ ㄨㄤˋ ㄉㄨㄙ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1142115\"); 成语繁体:輕舉妄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草率行事、随心所欲反义词:谨言慎行、谨小慎微、小心翼翼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轻:轻率;妄:胡乱;

解释成语“麋沸蚁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麋沸蚁动: 拼音:mí fèi yǐ dòng成语简拼:mfyd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7232846\"); 成语繁体:麋沸蟻動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麋沸蚁聚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社会动乱 成语解释: 比喻社会秩序很乱。 成语出处: 《淮志子·兵略训》:“天下为之麋沸蚁动,云彻席卷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麋” 的基本字义: 〔~鹿〕

解释成语“百动不如一静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百动不如一静: 拼音:bǎi dòng bù rú yī jìng成语简拼:bdbryj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1566268\"); 成语繁体:百動不如一静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以静制动反义词:以攻为守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以静制动 成语解释: 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。 成语出处: 清 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三十四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