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责无旁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责无旁贷: 拼音:zé wú páng dài成语简拼:zwpd注音:ㄗㄜˊ ㄨˊ ㄆㄤˊ ㄉㄞ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9296761\"); 成语繁体:責無旁貸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义不容辞、当仁不让、在所不辞反义词:推三阻四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。形容应当由自己

解释成语“如入无人之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如入无人之地: 拼音:rú rù wú rén zhī d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如入无人之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形容作战勇敢 成语解释: 像到了没有人的地方。形容作战勇敢,无人敢阻挡 成语出处: 明·归有光《备倭事略》:“彼狃于数胜,谓我不能军,往事如入无人之地;出其不意,可以得志。”英语翻译:like entering

解释成语“有气无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气无力: 拼音:yǒu qì wú lì成语简拼:yqwl注音:ㄧㄡˇ ㄑㄧˋ ㄨˊ ㄌ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39551430\"); 成语繁体:有氣無力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精疲力竭、精疲力尽反义词:精神焕发、朝气勃勃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体弱无力 成语解释: 气:气息;声音;力:力气;精神。形容气

解释成语“无病呻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病呻吟: 拼音:wú bìng shēn yín成语简拼:wbsy注音:ㄨˊ ㄅㄧㄥˋ ㄕㄣ ㄧ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63915764\"); 成语繁体:無病呻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矫柔造作反义词:直抒脑臆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没病瞎哼哼。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。也比喻文

解释成语“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: 拼音:zhī wú bù yán,yán wú bù tī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说的人,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,听的人,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成语出处: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49回:“此时素臣正在得君,真个知无不言,言无不听。旬月之内,把在京在外贪官污吏参劾殆尽。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得一知己,死可无恨: 拼音:dé yī zhī jǐ,sǐ kě wú hèn成语简拼:dyzjs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8359061\"); 成语繁体:得一知己,死可無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知音难觅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慨叹 成语解释: 知己:彼此相知的朋友;恨:遗憾。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,就是死了也没有

解释成语“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: 拼音:tiān wú èr rì,tǔ wú èr wá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天无二日,民无二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政治等 成语解释: 日:太阳;土:国土。天上没有两个太阳,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坊记》:“天无二日,土无二王,家无二主,尊无二上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天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默默无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默无语: 拼音:mò mò wú yǔ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默默无言反义词:口若悬河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沉默不说话 成语解释: 默默:不说话的样子。不声不响,闭口无言 成语出处: 清·荑荻散人《玉娇梨》第一回:“杨御史见苏御史词色不顺,便默默无语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我是你爸爸》:“见男孩们默默无语束手无策,便决意自己挺身而

解释成语“默然无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默然无声: 拼音:mò rán wú shēng成语繁体:嘿然無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默然无语、默默无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没有声音 成语解释: 默:静默。不声不响,一句话也不说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梁孝王世家》:“于是景帝默默无声。”英语翻译:save one\'s breath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默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兼覆无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兼覆无遗: 拼音:jiān fù wú yí成语繁体:兼覆無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兼:同时;兼覆:天覆盖万物,比喻恩泽广大;无遗:没有遗漏。指恩泽广大,无所遗漏 成语出处: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王制》:“五疾,上收而养之,材而事之,官施而衣食之,兼覆无遗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兼” 的基本字义: 加倍,把两份

解释成语“万无失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万无失一: 拼音:wàn wú shī y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万无一失、万不失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有绝对把握 成语解释: 万:很多;失:差错。指非常有把握,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: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7卷:“子诚能如是,心无异缘,六根自静,默然而究,万无失一也。” 成语例子: 这事已经有万无失一的把握英语翻译:no ris

解释成语“远行无急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远行无急步: 拼音:yuǎn xíng wú jí bù注音:ㄧㄨㄢˇ ㄒㄧㄥˊ ㄨˊ ㄐㄧˊ ㄅㄨˋ成语繁体:遠行無急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长途跋涉不能用急速的步子。比喻完成重大任务,不能急躁 成语出处: 《后西游记》第十回:“远行无急步。此去灵山,路程遥远,老师忙也不在一时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无精打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精打采: 拼音:wú jīng dǎ cǎi成语简拼:wjdc注音:ㄨˊ ㄐㄧㄥ ㄉㄚˇ ㄘㄞ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70215789\"); 成语繁体:無精打採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有气无力反义词:精神抖擞、神采奕奕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打:打消;采:兴致。形容精神不振;提不起劲头。

解释成语“有眼无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眼无珠: 拼音:yǒu yǎn wú zhū成语简拼:yywz注音:ㄧㄡˇ ㄧㄢˇ ㄨˊ ㄓㄨ发音:(\"xxzl.com.407181307361\"); 成语繁体:有眼無珠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视而不见反义词:心明眼亮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珠:眼珠。长着眼睛没有眼珠。比喻没有识别人或事物的能力。 成语出

解释成语“文无点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文无点易: 拼音:wén wú diǎn yì注音:ㄨㄣˊ ㄨˊ ㄉㄧㄢˇ ㄧˋ成语繁体:文無點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文无加点、文不加点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作文一气呵成 成语解释: 点:涂改;易:改动。形容作文一气呵成,不加改动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谢脁传》:“时荆州信去倚待,脁执笔便成,文无点易。”英语翻译:never to

解释成语“贪得无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贪得无厌: 拼音:tān dé wú yàn成语简拼:tdwy注音:ㄊㄢ ㄉㄜˊ ㄨˊ ㄧ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02916489\"); 成语繁体:貪得無厭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得寸进尺、贪心不足反义词:一尘不染、知足常乐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,形容人的贪婪 成语解释: 贪:求多;得:获取;厌:满足

解释成语“眼底无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眼底无人: 拼音:yǎn dǐ wú rén注音:ㄧㄢˇ ㄉㄧˇ ㄨˊ ㄖㄣˊ成语繁体:眼底無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目中无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眼睛里没有别人。形容狂傲自大,瞧不起人 成语出处: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第九卷:“那两个是嫡亲兄弟……多是少年豪气,眼底无人之辈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3

解释成语“诛求无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诛求无时: 拼音:zhū qiú wú sh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诛求无度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贪心不足 成语解释: 诛求:苛求。勒索。不断地进行勒索,没有满足的时候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以敝邑褊小,介于大国,诛求无时,是以不敢宁居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诛” 的基本字义: 把罪人杀死:害民者~。~灭。~锄。~戮

解释成语“空谈无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空谈无补: 拼音:kōng tán wú bǔ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空言无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说话 成语解释: 空洞不切实际的言论于事没有帮助 成语出处: 《新笑史》:“少许胜人,空谈无补。”英语翻译:Bare words are no good bargain.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空” 的基本字义: 不包含什么,没有

解释成语“无方之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方之民: 拼音:wú fāng zhī mín成语简拼:wfzm注音:ㄨˊ ㄈㄤ ㄓㄧ ㄇㄧ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64612465\"); 成语繁体:無方之民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古谓不知礼法的人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经解》:“是故隆礼由礼,谓之有方之士;不隆礼,不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