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以直报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直报怨: 拼音:yǐ zhí bào yuàn成语简拼:yzby注音:ㄧˇ ㄓㄧˊ ㄅㄠˋ ㄧㄨ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20410793\"); 成语繁体:以直報怨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以德报怨、以礼相待反义词:忘恩负义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孔子《论

解释成语“任怨任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任怨任劳: 拼音:rèn yuàn rèn láo成语简拼:ryrl注音:ㄖㄣˋ ㄧㄨㄢˋ ㄖㄣˋ ㄌㄠ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116006823\"); 成语繁体:任怨任勞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任劳任怨反义词:怨天尤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人的态度 成语解释: 见“任劳任怨”。 成语出处: 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刺

解释成语“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: 拼音:yǐ zhí bào yuàn,yǐ dé bào d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以直报怨、以德报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对人的态度 成语解释: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,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何以报德?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。’” 成语例子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

解释成语“旷性怡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旷性怡情: 拼音:kuàng xìng yí qíng成语繁体:曠性怡情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旷心怡神、心旷神怡反义词:心烦意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心境 成语解释: 旷:开朗;怡:安适愉悦。心情开朗,精神愉快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8回:“贾妃挨次看姊妹们的题咏,写道是:旷性怡情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旷” 的基本字义: 空阔

解释成语“以德报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以德报怨: 拼音:yǐ dé bào yuàn成语简拼:ydby注音:ㄧˇ ㄉㄜˊ ㄅㄠˋ ㄧㄨ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72111136\"); 成语繁体:以惪報怨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以直抱怨、以理相待、以德报德反义词:忘恩负义、无情无义、翻脸无情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拿恩惠报答

解释成语“神怒民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神怒民怨: 拼音:shén nù mín yuàn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神怒鬼怨、神怒民痛、神怒人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怨:怨恨。天神愤怒,百姓痛恨。形容因作恶多端,引起极大愤怒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8回:“师旷退,谓羊舌肸曰:‘神怒民怨,君不久矣!’”英语翻译:great indignation

解释成语“怨词詈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怨词詈语: 拼音:yuàn cí lì yǔ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抱怨与骂人的话语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四卷:“这老妪独居,谁人到此,亦有诗句?足见怨词詈语遍于人间矣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怨” 的基本字义: 仇恨:~恨。恩~。宿~。~仇。~敌。~府(大家怨恨的对象)。~声载道。 不满意,责备:埋

解释成语“心旷神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旷神飞: 拼音:xīn kuàng shén fēi成语简拼:xksf注音:ㄒㄧㄣ ㄎㄨㄤˋ ㄕㄣˊ ㄈㄟ发音:(\"xxzl.com.407230520418\"); 成语繁体:心曠神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心旷神恬、心旷神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人的心境 成语解释: 犹言心境愉悦,飘飘欲仙。 成语出处: 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道

解释成语“神怡心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神怡心旷: 拼音:shén yí xīn kuàng成语简拼:syxk注音:ㄕㄣ ㄧˊ ㄒㄧㄣ ㄎㄨㄤˋ成语繁体:神怡心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心旷神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人的心境 成语解释: 精神愉悦,心胸开阔。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1回:“不一时,只听得箫管悠悠,笙笛并发;正值风清气爽之时,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

解释成语“心怡神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怡神旷: 拼音:xīn yí shén kuàng成语简拼:xysk注音:ㄒㄧㄣ ㄧˊ ㄕㄣˊ ㄎㄨㄤ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30550433\"); 成语繁体:心怡神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心旷神怡、心旷神恬、神怡心旷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人的心境 成语解释: 同“心旷神怡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〈

解释成语“克伐怨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克伐怨欲: 拼音:kè fá yuàn yù成语简拼:kfyy注音:ㄎㄜˋ ㄈㄚˊ ㄧㄨㄢˋ ㄧㄩ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9035792\"); 成语繁体:剋伐怨慾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①指好胜、骄傲、忌刻、贪婪四种恶德。②指关于四种恶德的理论。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孔丘

解释成语“埋三怨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埋三怨四: 拼音:mán sān yuàn sì注音:ㄇㄢˊ ㄙㄢ ㄧㄨㄢˋ ㄙㄧ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事事埋怨 成语出处: 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下卷:“‘我堂客总是埋三怨四,’谢庆元讲到这里,侧耳听听帐子里已经起的均匀微细的鼾息。” 成语例子: 不要老是埋三怨四的,会有你的机会的英语翻译:

解释成语“缠绵幽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缠绵幽怨: 拼音:chán mián yōu yuàn成语繁体:纏綿幽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感情 成语解释: 缠绵:心绪郁结;幽怨:隐藏内心的怨恨。形容萦绕在内心的怨恨 成语出处: 茅盾《从牯岭到东京》:“不大愿意我有这种缠绵幽怨的调子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缠” 的基本字义: 绕,围绕:~绕。~绑。~缚。

解释成语“鹤怨猿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鹤怨猿惊: 拼音:hè yuàn yuán jīng成语简拼:hyyj注音:ㄏㄜˋ ㄧㄨㄢˋ ㄧㄨㄢˊ ㄐㄧㄥ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7185361\"); 成语繁体:鶴怨猨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形容对官场厌倦,有意归隐的心情。 成语出处: 宋·辛弃疾《沁园春·带湖新居将成》词:

解释成语“心旷神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旷神怡: 拼音:xīn kuàng shén yí成语简拼:xksy注音:ㄒㄧㄣ ㄎㄨㄤˋ ㄕㄣ 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5281637\"); 成语繁体:心曠神怡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赏心悦目、悠然自得反义词:心烦意乱、心如火焚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心境开阔;精神愉快。旷:空阔;怡:

解释成语“猿惊鹤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猿惊鹤怨: 拼音:yuán jīng hè yuàn成语简拼:yjhy发音:(\"xxzl.com.407232237820\"); 成语繁体:猨驚鶴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猿啼鹤唳、猿悲鹤怨、猿啼鹤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猿猴惊恐,鹤哀怨。形容凄凉悲哀的气氛。多指因战乱,人死于战场而造成的。亦作“猿悲鹤怨”、“

解释成语“神怒鬼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神怒鬼怨: 拼音:shén nù guǐ yuà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神怒民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怨:怨恨。形容因作恶多端,使鬼神都愤怒 成语出处: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27回:“皇后谏陛下造此惨刑,神怒鬼怨,屈魂无申。”英语翻译:be abominated even by gods and d

解释成语“恃才放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恃才放旷: 拼音:shì cái fàng kuàng注音:ㄕㄧˋ ㄘㄞˊ ㄈㄤˋ ㄎㄨㄤˋ成语繁体:恃才放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恃才傲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自傲 成语解释: 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无拘无束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72回:“杨修为人恃才放旷,数犯曹操之忌。”英语翻译:be unconstrained of one\'s

解释成语“市怨结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市怨结祸: 拼音:shì yuàn jié hu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市:买,换取;祸:灾祸。换取怨恨,结下祸根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且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,以有尽之地而逆无己之求,此所谓市怨结祸者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市” 的基本字义: 做买卖或做买卖的地方

解释成语“内称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内称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: 拼音:nèi chēng bù bì qīn,wài jǔ bù bì yuà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反义词:任人唯亲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举:推荐。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儒行》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