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响彻云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响彻云宵: 拼音:xiǎng chè yún xiāo成语简拼:xcyx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45716780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近义词:响彻云际、响遏行云反义词:闷声不响 成语用法: 多用于歌声、乐声、口号声、欢呼声;也用于战场上的呐喊声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。 成语解释: 彻:穿透;透过;云霄:高空。声音响得像穿透云层;直达高空。形容声音嘹亮高吭。

解释成语“漫天彻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漫天彻地: 拼音:màn tiān chè dì成语繁体:漫天徹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漫天遍地、漫天匝地反义词:寥寥无几、寥若晨星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众多而密集 成语解释: 漫:满;彻:透。满山遍野,形容众多而密集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隔江炮响,四下火船齐到,但见三江面上,火逐风飞,一派通风,漫天彻地。” 成语分字解

解释成语“席卷宇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席卷宇内: 拼音:xí juǎn yǔ nè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席卷八荒、席卷天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席卷:像卷席子一样卷起;宇内:四境之内。指横扫或吞并疆域 成语出处: 汉·贾谊《过秦论》:“君臣固守,以窥周室,有席卷天下、包举宇内、囊括四海之意,并吞八荒之心。”英语翻译:roll up the em

解释成语“响彻云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响彻云表: 拼音:xiǎng chè yún biǎo成语简拼:xcyb注音:ㄒㄧㄤˇ ㄔㄜˋ ㄧㄨㄣˊ ㄅㄧㄠ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72216846\"); 成语繁体:響徹雲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响彻云霄、响彻云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声音响亮 成语解释: 见“响彻云霄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王韬《淞滨琐话·仙井》:“兰

解释成语“痛彻骨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痛彻骨髓: 拼音:tòng chè gǔ suǐ成语繁体:痛徹骨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痛入骨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十分悲痛 成语解释: 痛到骨头里。比喻痛恨或悲伤之极 成语出处: 巴金《雨》:“而我们却在灭亡的途中挣扎,终于逃不掉悲惨的命运,这真叫人感到痛彻骨髓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痛” 的基本字义: 疾病、创伤等引起的难受

解释成语“返躬内省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返躬内省: 拼音:fǎn gōng nèi xǐng成语繁体:返躳内省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反躬自省反义词:嫁祸于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有过失的人 成语解释: 躬:自身;省:检查,反省。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失 成语出处: 《清史稿·文宗本纪》:“今年过节春分,寒威未解,朕返躬内省,未能上感天和。”英语翻译:examine

解释成语“内疚神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内疚神明: 拼音:nèi jiù shén mí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问心有愧反义词:无愧于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内疚:内心感到惭愧不安;神明:神祗。指做错了事,内心感到不安 成语出处: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30回:“许衡灭宋,死后犹不欲请谥立碑,盖内疚神明,无不惭德。” 成语例子: 冯玉祥《我所认识的蒋介石》

解释成语“贯彻始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贯彻始终: 拼音:guàn chè shǐ zhōng成语繁体:貫徹始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自始至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自始至终 成语解释: 贯彻:彻底实现或体现。指自始至终地坚持下去 成语出处: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34回:“对于内学相宗各法门,尤能贯彻始终。” 成语例子: 毛泽东《论持久战》:“它便有一种贯彻始终和普及各地的绝

解释成语“救人须救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救人须救彻: 拼音:jiù rén xū jiù chè成语繁体:捄人須捄徹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救火须救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救:援助,挽救;彻:彻底。比喻救助别人应该做得彻底,不能半途而废 成语出处: 明·沈受先《三元记·毁券》:“你身无盘费,岂能同去,若又拆散,不如不救你了。自古道救人须救彻,叫当直的,

解释成语“眼内无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眼内无珠: 拼音:yǎn nèi wú zhū成语简拼:ynwz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0476851\"); 成语繁体:眼内無珠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有眼无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同“有眼无珠” 成语解释: 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。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32卷:“妾椟中有玉,恨郎眼内无珠。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彻底澄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彻底澄清: 拼音:chè dǐ chéng qīng成语繁体:徹底澂清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澈底澄清反义词:遮遮掩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用于调查等 成语解释: 彻底:水清见底;澄清:明净。形容非常廉洁清白。指彻底清查,毫无保留 成语出处: 《北史·宋世良传》:“府君非惟善政,清亦彻底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四回:“飞

解释成语“内疏外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内疏外亲: 拼音:nèi shū wài qīn成语繁体:内疎外親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虚情假意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为人处世 成语解释: 疏:疏远;亲:亲密。内心疏远,表面亲近。指不是真心待人 成语出处: 西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第二卷:“曾子曰:‘内疏而外亲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内” 的基本字义: 里面,与外相对:~部。~外

解释成语“鱼游釜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鱼游釜内: 拼音:yú yóu fǔ nèi成语简拼:yyfn注音:ㄧㄩˊ ㄧㄡˊ ㄈㄨˇ ㄣㄟ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2277637\"); 成语繁体:魚游釜内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鱼游釜底、鱼游釜中、鱼游沸釜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快要灭亡 成语解释: 同“鱼游釜中”。 成语出处: 《魏书·中山王英传》:“

解释成语“海内无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海内无双: 拼音:hǎi nèi wú shuāng成语简拼:hnws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3357049\"); 成语繁体:海内無雙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国士无双反义词:比比皆是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国内第一 成语解释: 海内:四海之内,旧指中国,现亦指世界各地。四海之内独一无二。 成语出处: 汉·东方朔《答客难

解释成语“外宽内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外宽内明: 拼音:wài kuān nèi míng成语简拼:wknm注音:ㄨㄞˋ ㄎㄨㄢ ㄣㄟˋ ㄇ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25351150\"); 成语繁体:外寬内明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外表宽宏而内心明察。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黄霸传》:“霸外宽内明得吏民心,户口

解释成语“外厉内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外厉内荏: 拼音:wài lì nèi rěn成语简拼:wlnr注音:ㄨㄞˋ ㄌㄧˋ ㄣㄟˋ ㄖㄣ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25408153\"); 成语繁体:外厲内荏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外强中干、外强中瘠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表面强硬而内心虚弱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郎剀传》:“今

解释成语“内外夹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内外夹击: 拼音:nèi wài jiā j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内外夹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同时进攻 成语解释: 夹:从两方面来的。从里、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成语出处: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五章:“台儿庄正面之敌,经我军于六日夜开始总攻,内外夹击……尚据险顽抗,战况之烈,空前未有。”英语翻译:under crossfi

解释成语“内称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内称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: 拼音:nèi chēng bù bì qīn,wài jǔ bù bì yuà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反义词:任人唯亲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举:推荐。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儒行》:“

解释成语“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内举不避亲,外举不避怨: 拼音:nèi jǔ bù bì qīn,wài jǔ bù bì yuà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内举不失其子,外举不失其仇反义词:任人唯亲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举:推荐。举荐身边的人,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;举荐外面的人,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。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成语出处: 战国·鲁·尸

解释成语“色厉内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色厉内荏: 拼音:sè lì nèi rěn成语简拼:slnr注音:ㄙㄜˋ ㄌㄧˋ ㄣㄟˋ ㄖㄣ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859032052\"); 成语繁体:色厲内荏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外强中干、虚有其表反义词:表里如一、名副其实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色:神色;历:历害;内:内心。荏:软弱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