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搔着痒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搔着痒处: 拼音:sāo zhe yǎng chù成语简拼:szyc注音:ㄙㄠ ㄓㄠˊ ㄧㄤˇ ㄔㄨˋ成语繁体:搔着癢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搔到痒处 成语用法: 动宾式;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话说到点子上 成语解释: 比喻正合心意,痛快之至。 成语出处: 唐 杜牧《读韩杜集》诗:“杜诗韩集愁来读,似倩麻姑痒处抓。” 成语例子: 鲁迅《朝花夕

解释成语“设身处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设身处地: 拼音:shè shēn chǔ dì成语简拼:sscd注音:ㄕㄜˋ ㄕㄣ ㄔㄨˇ ㄉ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56562007\"); 成语繁体:設身處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身临其境、将心比心反义词:自以为是、随心所欲 成语用法: 动宾式;作谓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设:假设;处: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

解释成语“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静若处子,动若脱兔: 拼音:jìng ruò chǔ zǐ,dòng ruò tuō tù成语简拼:jrczd注音:ㄐㄧㄥˋ ㄖㄨㄛˋ ㄔㄨˇ ㄗㄧˇ ,ㄉㄨㄙˋ ㄖㄨㄛˋ ㄊㄨㄛ ㄊ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3059071\"); 成语繁体:静若處子,動若脱兎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静如处女,动如脱兔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、定语;形容

解释成语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: 拼音:yī zhōu yī fàn,dāng sī lái chù bù yì成语繁体:一粥一飯,當思來處不易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一口粥,一口饭,都应当想到来得不容易。劝告人们要尊重劳动,爱惜粮食 成语出处: 清·朱柏庐《治家格言》: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处不易;半丝半缕

解释成语“此处不留人,会有留人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此处不留人,会有留人处: 拼音:cǐ chǔ bù liú rén,huì yǒu liú rén chǔ成语简拼:ccblrhylrc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7078952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此处不留人,自有留人处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指这里不可居留,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。 成语出处

解释成语“轴轳千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轴轳千里: 拼音:zhóu lú qiān lǐ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舳舻千里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形容船多,首尾相连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陆机传》:“轴轳千里,前驱不过百舰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轴” 的基本字义: 穿在轮子中间的圆柱形物件:~心。轮~。 像车轴的用来卷绕东西的圆柱形器物:画~。卷~。 量词,古代用于以轴装成的书卷

解释成语“高处不胜寒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高处不胜寒: 拼音:gāo chù bù shèng hán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慨叹 成语解释: 胜:承受,经得起。站在高处经不起风寒。比喻人身居高位感觉到孤单寂寞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水调歌头·丙辰中秋兼怀子由》词:“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” 成语例子: 张平《抉择》:“真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

解释成语“鱼游沸釜,燕处危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鱼游沸釜,燕处危巢: 拼音:yú yóu fèi fǔ,yàn chǔ wēi cháo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鱼游沸鼎,燕巢飞幕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处境非常危险 成语解释: 沸:开水;釜:古代炊具;巢:窝。鱼在开水锅里游,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。比喻处境危险,快要灭亡 成语出处: 清·南荃外史《叹老》:“傀儡儿一场热闹,依旧的鱼游沸

解释成语“和平共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和平共处: 拼音:hé píng gòng chǔ注音:ㄏㄜˊ ㄆㄧㄥˊ ㄍㄨㄙˋ ㄔㄨˇ成语繁体:咊平共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和平共存、相安无事反义词:你争我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同“相安无事” 成语解释: 彼此不发生军事冲突而共存 成语出处: 茅盾《新疆风土杂忆》:“故牵强附会,合佛道为一,又拉上孔子作陪,以便和平共处

解释成语“泰然处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泰然处之: 拼音:tài rán chǔ zhī成语简拼:trcz注音:ㄊㄞˋ ㄖㄢˊ ㄔㄨˇ ㄓ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50811665\"); 成语繁体:泰然處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泰然自若、镇定自如反义词:忐忑不安、惊惶失措、六神无主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形容遇事镇定自如。也指对事

解释成语“秉钧持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秉钧持轴: 拼音:bǐng jūn chí zhóu成语简拼:bjcz注音:ㄅㄧㄥˇ ㄐㄩㄣ ㄔㄧˊ ㄓㄡ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1045879\"); 成语繁体:秉鈞持軸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秉钧当轴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当权 成语解释: 执政掌权。 成语出处: 明 唐顺之《答曾石塘总制》:“使继此而进以秉钧持轴,则夫不动声色而坐

解释成语“穴居野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穴居野处: 拼音:xué jū yě chǔ成语简拼:xjyc注音:ㄒㄩㄝˊ ㄐㄨ ㄧㄜˇ ㄔ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2201528\"); 成语繁体:穴居野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穴居野外反义词:豪华居室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 成语解释: 居住在山洞里;生活在原野上。形容人类远古时期原

解释成语“逃生不避路,到处便为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逃生不避路,到处便为家: 拼音:táo shēng bù bì lù,dào chù biàn wéi jiā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慌不择路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指人在逃生时慌不择路,只要有地方躲藏就可以安家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三回:“这鲁达急急忙忙行过了几处州府,正是‘逃生不避路,到处便为家’

解释成语“远处夸称,近方卖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远处夸称,近方卖弄: 拼音:yuǎn chù kuā chēng,jìn fāng mài nò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夸称:夸奖。在远近各处夸奖、称颂,炫耀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6回:“全靠恩官作成,远处夸称,近方卖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远” 的基本字义: 距离长,与近相

解释成语“处心积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处心积虑: 拼音:chǔ xīn jī lǜ成语简拼:cxjl注音:ㄔㄨˇ ㄒㄧㄣ ㄐㄧ ㄌㄩ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0163332\"); 成语繁体:處心积慮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费尽心机、想方设法反义词:无所用心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状语;含贬义,指费尽心思做坏事 成语解释: 处心:存心;积虑:图谋了很长时间。指存心

解释成语“踏破铁鞋无觅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踏破铁鞋无觅处: 拼音: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成语繁体:踏破鐵鞵無覓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常与“得来全不费工夫”连用 成语解释: 觅:寻找。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,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15卷:“金满将大门闭了,

解释成语“压轴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压轴戏: 拼音:yā zhóu xì注音:ㄧㄚ ㄓㄡˋ ㄒㄧˋ成语繁体:壓軸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精彩节目 成语解释: 压:压倒,超过;轴:大轴。指放到最后的最精彩的项目 成语出处: 鲁迅《大观园的人才》:“大观园里的压轴戏是刘姥姥骂山门。那是要老旦出场的。” 成语例子: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一卷:“而是

解释成语“此处不留人,自有留人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此处不留人,自有留人处: 拼音:cǐ chǔ bù liú rén,zì yǒu liú rén chǔ成语简拼:ccblrzylrc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7098955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此处不留人,会有留人处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指这里不可居留,自会有可居留的地方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可同患,难处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可同患,难处安: 拼音:kě tóng huàn,nán chǔ ān成语繁体:可同患,難處安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患:患难;处:相处,交往。只能共患难,不能同安乐。指忘恩负义的人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且勾践为人,可与同患,难与处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可” 的基本

解释成语“南郭处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南郭处士: 拼音:nán guō chǔ shì成语简拼:ngcs注音:ㄣㄢˊ ㄍㄨㄛ ㄔㄨˇ ㄕ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50710978\"); 成语繁体:南郭處士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南郭先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滥竽充数的人 成语解释: 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齐宣王使人吹竽,必三百人。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