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邪不胜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邪不胜正: 拼音:xié bù shèng zhèng成语简拼:xbsz注音:ㄒㄧㄝ ˊ ㄅㄨˋ ㄕㄥˋ ㄓ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1377576\"); 成语繁体:邪不勝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邪不犯正、邪不压正、邪不敌正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宾语;指正义战胜邪恶 成语解释: 犹言邪不犯正。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平

解释成语“邪魔歪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邪魔歪道: 拼音:xié mó wāi dào成语简拼:xmwd注音:ㄒㄧㄝ ˊ ㄇㄛˊ ㄨㄞ ㄉㄠ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30402380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邪魔怪道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。 成语出处: 袁静《新儿女英雄传》第一回:“邪魔歪道弄来的东西,咱不

解释成语“韬曜含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韬曜含光: 拼音:tāo yào hán guāng成语简拼:tyhg注音:ㄊㄠ ㄧㄠˋ ㄏㄢˊ ㄍㄨㄤ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8494344\"); 成语繁体:韜曜含光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掩藏隐匿光明。谓不显耀名声。 成语出处: 明·何景明《七述》:“出则施声教,款遐荒,臻盛美,流休详;处则韫椟深

解释成语“愤世嫉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愤世嫉邪: 拼音:fèn shì jí xié成语繁体:憤丗嫉邪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愤世嫉俗、愤世嫉恶、愤时嫉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憎恨世俗 成语解释: 愤:愤恨,不满;世:世道,现状;嫉:憎恶,仇恨。痛恨、憎恶腐朽、黑暗的社会现状 成语出处: 唐·韩愈《杂说》:“然吾观于人,其能尽其性而不类于禽兽异物者,希矣。将愤世嫉

解释成语“邪书僻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邪书僻传: 拼音:xié shū pì zhuàn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坏书等 成语解释: 邪:淫邪不正;僻:不正。淫邪不正的书籍和传记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9回:“原来宝玉自幼生来有一种下流痴病,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,心情相对,如今稍知些事,又看了些邪书僻传……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邪” 的基本字义: 不正当

解释成语“乖僻邪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乖僻邪谬: 拼音:guāi pì xié miù成语简拼:gpxm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5592508\"); 成语繁体:乖僻邪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性格 成语解释: 乖:乖张,不顺;僻:孤僻。指性格古怪孤僻,不近人情。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回:“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,又在千万人之下。” 成语例

解释成语“潜光匿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潜光匿曜: 拼音:qián guāng nì yào成语简拼:qgny注音:ㄑㄧㄢˊ ㄍㄨㄤ ㄋㄧˋ ㄧㄠ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3184689\"); 成语繁体:潛光匿曜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潜光隐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见“潜光隐耀”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王僧孺《忏悔礼佛文》:“自双树八枝,潜光匿曜

解释成语“邪神野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邪神野鬼: 拼音:xié shén yě gu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闲神野鬼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闲散的鬼神。比喻不务正业,到处闲逛,寻衅闹市的人 成语例子: 你就是邪神野鬼,我也不怕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邪” 的基本字义: 不正当,不正派:~恶(è)。~念。~说。 中医指引起疾病的环境因素:寒~。风~。 迷

解释成语“歪嘴念邪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歪嘴念邪经: 拼音:wāi zuǐ niàn xié jīng注音:ㄨㄞ ㄗㄨㄟˇ ㄋㄧㄢˋ ㄒㄧㄝ ˊ ㄐㄧㄥ成语繁体:歪嘴念邪經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为谋私利而乱搬教条 成语解释: 比喻为谋私利故意搞歪曲事实的宣传 成语例子: 你不要干歪嘴念邪经的勾当英语翻译:wry-mouthed monk chants he

解释成语“舍邪归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舍邪归正: 拼音:shě xié guī zhèng成语繁体:捨邪歸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改邪归正反义词:舍正从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舍:放弃;邪:不正当,不正派;归:回到。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,不再做坏事 成语出处: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五祖》:“友离累劫,诚哉不虚;今可舍邪归正,以入佛乘。”英语翻译

解释成语“邪魔怪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邪魔怪道: 拼音:xié mó guài dào成语简拼:xmgd注音:ㄒㄧㄝ ˊ ㄇㄛˊ ㄍㄨㄞˋ ㄉㄠ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30350375\"); 成语繁体:邪魔恠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邪魔歪道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犹言邪魔歪道。 成语出处: 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8

解释成语“邪不干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邪不干正: 拼音:xié bù gān zhèng成语简拼:xbgz注音:ㄒㄧㄝ ˊ ㄅㄨˋ ㄍㄢ ㄓ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3036352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邪不犯正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指正义战胜邪恶 成语解释: 邪恶的压不倒正派刚正的事物。 成语出处: 宋 王谠《唐语林 方正》:“臣

解释成语“邪不压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邪不压正: 拼音:xié bù yā zhèng成语简拼:xbyz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0546860\"); 成语繁体:邪不壓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邪不干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分句;指正义战胜邪恶 成语解释: 不正当的、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、正派的事物。 成语出处: 曹禺《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》:“就是邪不压正嘛

解释成语“闲邪存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闲邪存诚: 拼音:xián xié cún chéng成语简拼:xxcc注音:ㄒㄧㄢˊ ㄒㄧㄝ ˊ ㄘㄨㄣˊ ㄔ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10583131\"); 成语繁体:閑邪存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约束邪念,保持诚实 成语解释: 闲:防备,禁止。约束邪念,保持诚实。 成语出处: 《周易·乾》:“闲存其诚。”孔颖达疏

解释成语“家言邪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家言邪学: 拼音:jiā yán xié xué注音:ㄐㄧㄚ ㄧㄢˊ ㄒㄧㄝ ˊ ㄒㄩㄝˊ成语繁体:家言邪壆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家言:一家之言,指偏见;邪:不正当;邪学:邪说。指偏见邪说 成语出处: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大略》:“流丸止于瓯臾,流言止于知者。此家言邪学所以恶儒者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舍正从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舍正从邪: 拼音:shě zhèng cóng xié成语繁体:捨正従邪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舍邪归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舍:放弃;邪:不正当,不正派。舍弃正当的事不做,而去干邪恶的勾当 成语出处: 汉·仲长统《昌言》:“乃舍正从邪、背道而驰奸,彼独能介然不为,故见贵也。”英语翻译:deflect from the right

解释成语“反邪归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反邪归正: 拼音:fǎn xié guī zhè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改邪归正反义词:执迷不悟、死不改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重新做人 成语解释: 邪:不正当,不正派;归:回到。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,不再做坏事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97回:“将军反邪归正,与宋某同灭田虎,回朝报奏朝廷,自当录用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降邪从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降邪从正: 拼音:xiáng xié cóng zhè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降:降服;从:归从。降伏妖邪,使之改邪归正 成语出处: 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44回:“望爷爷与我们雪恨消灾,早进城降邪从正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降” 的基本字义: 下落,落下:下~。~旨。~临。~旗。空~。 减低

解释成语“放辟邪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放辟邪侈: 拼音:fàng pì xié chǐ成语简拼:fpxc注音:ㄈㄤˋ ㄆㄧˋ ㄒㄧㄝ ˊ ㄔ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139052352\"); 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为非作歹、肆无忌惮、放僻邪侈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肆意作恶 成语解释: 放、侈:放纵;辟、邪:不正派,不正当。指肆意作恶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孟轲《孟子

解释成语“邪不伐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邪不伐正: 拼音:xié bù fá zhèng成语简拼:xbfz注音:ㄒㄧㄝ ˊ ㄅㄨˋ ㄈㄚˊ ㄓㄥ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1317570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邪不敌正、邪不犯正、邪不压正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宾语;指正义战胜邪恶 成语解释: 见“邪不犯正”。 成语出处: 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巫列》:“夫妖不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