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七嘴八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七嘴八舌: 拼音:qī zuǐ bā shé成语简拼:qzbs注音:ㄑㄧ ㄗㄨㄟˇ ㄅㄚ ㄕ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2572173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七言八语、沸沸扬扬反义词:沉默寡言、鸦雀无声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状语;形容人 成语解释: 形容人多嘴杂;议论纷纷。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。 成语出处

解释成语“贫嘴贱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贫嘴贱舌: 拼音:pín zuǐ jiàn shé成语简拼:pzjs注音:ㄆㄧㄣˊ ㄗㄨㄟˇ ㄐㄧㄢˋ ㄕ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5002249\"); 成语繁体:貧嘴賤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唠唠叨叨、能说会道反义词:沉默寡言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,使人厌恶。 成语出处

解释成语“贫嘴薄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贫嘴薄舌: 拼音:pín zuǐ bó shé成语简拼:pzbs注音:ㄆㄧㄣˊ ㄗㄨㄟˇ ㄅㄛˊ ㄕ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6182294\"); 成语繁体:貧嘴薄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唠唠叨叨、贫嘴贱舌、能说会道反义词:沉默寡言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、宾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贫:唠叨令人厌烦;贫嘴:絮絮叨叨;

解释成语“尖嘴薄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尖嘴薄舌: 拼音:jiān zuǐ bó shé成语简拼:jzbs注音:ㄐㄧㄢ ㄗㄨㄟˇ ㄅㄛˊ ㄕ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5432706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尖酸刻薄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形容说话尖酸刻薄。 成语出处: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:“你既要骗我酒吃,又斗我围棋,偏有

解释成语“调嘴弄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调嘴弄舌: 拼音:tiáo zuǐ nòng shé成语简拼:tzns注音:ㄊㄧㄠˊ ㄗㄨㄟˇ ㄋㄨㄙˋ ㄕ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7023199\"); 成语繁体:調嘴弄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调嘴调舌、调唇弄舌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搬弄是非 成语解释: 调嘴:耍嘴皮。指背地里说人闲话,搬弄是非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做张做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做张做致: 拼音:zuò zhāng zuò zhì成语简拼:zzzz注音:ㄗㄨㄛˋ ㄓㄤ ㄗㄨㄛˋ ㄓㄧˋ成语繁体:做張做致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做张做智、装模作样反义词:本来面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装模作样 成语解释: 张:模样。装模作样,故意做作 成语出处: 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41回:“沈琼枝看那两个妇人时,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光景,一个

解释成语“见雀张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雀张罗: 拼音:jiàn què zhāng luó成语简拼:jqzl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30016146\"); 成语繁体:見雀張羅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设圈套诱骗 成语解释: 比喻设圈套诱骗。 成语出处: 《红梨记·踏月》:“则怕他指山卖磨,见雀张罗,满口儿如蜜钵,心如逝波。” 成语例子: 则怕他指山卖磨,见雀

解释成语“张大其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张大其事: 拼音:zhāng dà qí shì成语简拼:zdqs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14515109\"); 成语繁体:張大其事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张大其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说话等 成语解释: 张:夸张。把原来的事情夸大。形容言过其实。亦作“张皇其事”、“张大其辞(词)”、“张扬其事”。 成语出处: 唐

解释成语“张大其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张大其词: 拼音:zhāng dà qí cí成语简拼:zdqc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60114730\"); 成语繁体:張大其詞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张大其事、夸大其词反义词:实事求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浮夸 成语解释: 张大:夸大。说话写文章将内容夸大。 成语出处: 唐·韩愈《送杨少尹序》:“太史氏又能

解释成语“舌端月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舌端月旦: 拼音:shé duān yuè dàn成语简拼:sdyd注音:ㄕㄜˊ ㄉㄨㄢ ㄩㄝˋ ㄉㄢ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月旦春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常在谈话中议论别人。 成语出处: 宋·叶廷圭《海录碎事·人事》:“舌端月旦,皮里阳秋。”英语翻译:be fond of making critical remarks a

解释成语“齿亡舌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齿亡舌存: 拼音:chǐ wáng shé cún成语简拼:cwsc发音:(\"xxzl.com.4071944273909\"); 成语繁体:齒亡舌存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柔能克刚、齿敝舌存 成语用法: 作定语;比喻刚硬的易折断,柔软的能保全 成语解释: 亡:脱落,不存在。牙齿都掉了,舌头还存在。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,柔软的常能保全。 成语出

解释成语“舌剑唇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舌剑唇枪: 拼音:shé jiàn chún qiāng成语简拼:sjcq注音:ㄕㄜˊ ㄐㄧㄢˋ ㄔㄨㄣˊ ㄑㄧㄤ成语繁体:舌劍脣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唇枪舌剑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争辩激烈 成语解释: 舌如剑,唇象枪。形容争辩激烈,言词锋利,针锋相对,各不相让。 成语出处: 元 刘唐卿《降桑椹》第一折:“平日之间,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