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大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大菽: 拼音:dà shū 注音:ㄉㄚˋ ㄕㄨ 词语解释: 大豆的一个品种。《管子·地员》:“五殖之次曰五觳,五觳之状娄娄然,不忍水旱,其种大菽、细菽,多白实。”《吕氏春秋·审时》:“大菽则圆,小菽则摶以芳。” 陈奇猷 集释引 夏纬瑛 曰:“‘大菽’‘小菽’是大豆的两个品种之名,和《管子·地员篇》所説的‘大菽’‘细菽’应该是一样的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大” 的基本字义: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

解释词语“篇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篇帛: 拼音:piān bó 注音:ㄆㄧㄢ ㄅㄛˊ 词语解释: 谓编织成幅的丝织品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绍古辞》之二:“绦绣多废乱,篇帛久尘緇。” 黄节 注:“《説文》 徐 曰:‘篇,连也。’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篇” 的基本字义: 首尾完成的文章或诗词:~章。诗~。~目。~什(shí)(《诗经》中的雅和颂以十篇为一什,所以诗章亦称“篇什”)。~幅。长~大论。千~一律。 量词,指文章、纸张、书页:

解释词语“浣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浣帛: 拼音:huàn bó 注音:ㄏㄨㄢˋ ㄅㄛˊ 词语解释: 亦作“澣帛”。 经过煮练染色的丝织品。多用作祭服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衣其澣帛,醴醆以献。” 郑玄 注:“澣帛,练染以为祭服。”《孔子家语·问礼》:“衣其浣帛,醴醆以献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浣” 的基本字义: 洗:~衣。~纱。~雪。~濯。 中国唐代定制,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,每月分为上、中、下浣,后借作上旬、中旬、下旬的别称。 含有

解释词语“蒲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蒲帛: 拼音:pú bó 注音:ㄆㄨˊ ㄅㄛˊ 词语解释: (1).蒲车与束帛。古代作为征召贤者之礼。《文选·桓温<荐谯元彦表>》:“若 秀 蒙蒲帛之徵,足以镇静頽风,轨训嚣俗。” 吕延济 注:“古之徵贤者,皆以束帛之礼、蒲裹车轮而徵之。”《宋书·江夏文献王义恭传》:“若以蒲帛之聘,感以大伦之美,庶投竿释褐,飜然来仪,必能毗燮九官,宣赞百揆。” 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海叙不遇》:“ 光化 中,执

解释词语“荏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荏菽: 拼音:rěn shū 注音:ㄖㄣˇ ㄕㄨ 词语解释: 大豆。《诗·大雅·生民》:“荏菽旆旆,禾役穟穟。” 毛 传:“荏菽,戎菽也。” 郑玄 笺:“戎菽,大豆也。”《尔雅·释草》:“戎叔谓之荏菽。” 郝懿行 义疏:“戎,壬,《释詁》竝云大。壬、荏古字通,荏、戎声相转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荏” 的基本字义: 一年生草本植物,茎方形,叶椭圆形,有锯齿,开白色小花,种子通称“苏子”,可榨油;嫩

解释词语“饮水啜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饮水啜菽: 拼音:yǐn shuǐ chuò shū 注音:ㄧㄣˇ ㄕㄨㄟˇ ㄔㄨㄛˋ ㄕㄨ 词语解释: 喝清水,吃豆类。形容生活清苦。语出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 孔子 曰:啜菽饮水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” 宋 苏辙 《答黄庭坚书》:“独 颜 氏子饮水啜菽,居於陋巷,无假於外,而不改其乐,此 孔子 所以嘆其不可及也。”亦作“ 饮水食菽 ”。 晋 皇甫谧 《高士传·老莱子》:“﹝ 老莱子 ﹞莞葭为墙,蓬蒿

解释词语“菽麦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菽麦: 拼音:shū mài 注音:ㄕㄨ ㄇㄞˋ 词语解释: (1).豆与麦。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黍稷重穋,禾麻菽麦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“饘酏酒醴,芼羹菽麦。” 清 黄燮清 《十一月朔大雪》诗:“松柏无完枝,菽麦断萌蘖。” (2).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。《左传·成公十八年》:“ 周子 有兄而无慧,不能辨菽麦。”《三国志·蜀志·彭羕传》:“愚夫不为也,况僕颇别菽麦者哉!” 南朝 梁 刘孝标 《辩命论

解释词语“菽藿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菽藿: 拼音:shū huò 注音:ㄕㄨ ㄏㄨㄛˋ 词语解释: 豆和豆叶。泛指粗劣的杂粮。《荀子·荣辱》:“今使人生而未尝睹芻豢稻粱也,惟菽藿糟糠之为睹,则以至足为在此也。” 南朝 梁 王僧孺 《伤乞人》诗:“苇蓆何由足,菽藿不能周。” 宋 曾巩 《书阁》诗:“惟将菽藿还求志,未有秋毫可为人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菽” 的基本字义: 豆的总称:~水(泛指粗茶淡饭,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,如“~~承欢”

解释词语“鱼菽之奠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鱼菽之奠: 拼音:yú shū zhī diàn 注音:ㄧㄩˊ ㄕㄨ ㄓㄧ ㄉㄧㄢˋ 词语解释: 见“ 鱼菽之祭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鱼” 的基本字义: 脊椎动物的一类,生活在水中,一般有鳞和鳍,用鳃呼吸,冷血:~虾。~虫。~网。~跃。~贯(像鱼游一样先后相续)。~雁(书信,信息)。~米乡。~尾纹。~目混珠。~质龙文(喻虚有其表)。 姓。 含有“鱼” 的词语: 鲇鱼上竿 鲇鱼 幕燕釜鱼 幕燕鼎

解释词语“禾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禾菽: 拼音:hé shū 注音:ㄏㄜˊ ㄕㄨ 词语解释: 谷类和豆类。 汉 贾谊 《新书·春秋》:“王舆不衣皮帛,御马不食禾菽。” 唐 白居易 《喜雨》诗:“圃旱忧葵堇,农旱忧禾菽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禾” 的基本字义: 谷类植物的统称:~苗。~本科(单子叶植物的一科)。 古代指粟(谷子)。 含有“禾” 的词语: 禾主 禾秧 禾雉 禾蕈树 禾莠 禾穗 禾心 禾颖 禾线 禾粟 禾易 禾王 禾束

解释词语“财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财帛: 拼音:cái bó 注音:ㄘㄞˊ ㄅㄛˊ 词语解释: ◎ 财帛 cáibó 财宝与布帛 空有几分财帛 -- 金钱布帛。亦泛指钱财。《史记·大宛列传》:“散财帛以赏赐。” 唐 道宣 《辨惑篇序》之二:“又以寺塔崇华,縻费於财帛;僧徒供施,叨滥於福田。” 魏巍 《东方》第三部第一章:“我 小契 宁肯自己挨饿,也不能把那财帛看得那么值重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财”

解释词语“帑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帑帛: 拼音:tǎng bó 注音:ㄊㄤˇ ㄅㄛˊ 词语解释: 库藏的丝织品。《新唐书·陆长源传》:“ 晋 卒, 长源 总留后事……军中请出帑帛为 晋 制服,不许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帑” 的基本字义: 古代指收藏钱财的府库或钱财:~藏(zàng )(指国库)。府~(府库里的钱财)。重(zhòng )~(大量的钱财)。 含有“帑” 的词语: 中帑 内帑 公帑 仓帑 不帑 正帑 鸟帑 收帑 军帑

解释词语“水菽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水菽: 拼音:shuǐ shū 注音:ㄕㄨㄟˇ ㄕㄨ 词语解释: 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 孔子 曰:‘啜菽饮水尽其欢,斯之谓孝。’”菽,泛指豆类。后以“水菽”借指粗淡的饮食,常用作孝养父母之典。《后汉书·刘平赵孝等传序》:“夫患水菽之薄,干禄以求养者,是以耻禄亲也。” 宋 王安石 《夜梦与和甫别》诗:“水菽中岁乐,鼎茵暮年悲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水” 的基本字义: 一种无色、无臭、透明的液体:~稻

解释词语“雁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雁帛: 拼音:yàn bó 注音:ㄧㄢˋ ㄅㄛˊ 词语解释: 亦作“鴈帛”。 指书信。 元 柳贯 《舟中睡起》诗:“江驛比来无雁帛,水乡随处有鱼罾。”一本作“鴈帛”。 明 王錂 《春芜记·闺语》:“你好将雁帛传芳信,我自向鸳帷候报音。” 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器玩·笺简》:“鱼书鴈帛而外,不有竹刺之式可为乎?书本之形可肖乎?”参见“ 雁足书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雁” 的基本字义: 鸟类的一属,

解释词语“衲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衲帛: 拼音:nà bó 注音:ㄣㄚˋ ㄅㄛˊ 词语解释: 绣织上花纹的绸缎。《警世通言·玉堂春落难逢夫》:“ 王匠 大喜,随即到了市上,买了一身衲帛衣服,粉底皂靴,绒袜,瓦楞帽子,青丝绦,真川扇,皮箱骡马,办得齐整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衲” 的基本字义: 僧衣。 僧人:老~。 同“纳”。 含有“衲” 的词语: 一衲 山水衲 山衲 千衲 千补百衲 云衲 老衲 红衲袄 观音衲 百衲衣 百衲琴 百衲

解释词语“楮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楮帛: 拼音:chǔ bó 注音:ㄔㄨˇ ㄅㄛˊ 词语解释: 旧俗祭祀时焚化的纸钱。《水浒传》第一二○回:“ 济州 奉敕,於 梁山泊 起造庙宇,但见……纸炉巧匠砌楼臺,四季焚烧楮帛。” 清 潘荣陛 《帝京岁时纪胜·元旦》:“士民之家,新衣冠,肃珮带,祀神祀祖;焚楮帛毕,昧爽闔家团拜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堂子》:“祭日悬黄幡,繫采绳,缀五色繒百缕,楮帛二十有七,备陈香鐙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词语“红勒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红勒帛: 拼音:hóng lè bó 注音:ㄏㄨㄥˊ ㄌㄜˋ ㄅㄛˊ 词语解释: (1).用红帛制的腰带。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九:“﹝ 成都 ﹞士人家子弟,无贫富皆著芦心布衣,红勒帛狭如一指大,稍异此则共嘲笑,以为非士流也。” (2).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人事一》:“士人 刘几 累为国学第一人,骤为怪嶮之语,学者翕然效之,遂成风俗。 欧阳公 深恶之,会公主文,决意痛惩……有一举人论曰:

解释词语“衣不重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衣不重帛: 拼音:yī bù chóng bó 注音:ㄧ ㄅㄨˋ ㄔㄨㄙˊ ㄅㄛˊ 词语解释: 不重迭穿着丝织的衣服。形容衣着朴素。《尹文子·大道上》:“昔 晋国 苦奢, 文公 以俭矫之,乃衣不重帛,食不兼肉。无几时,人皆大布之衣,脱粟之饭。”《晋书·刘超传》:“﹝ 超 ﹞处身清苦,衣不重帛,家无儋石之储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衣” 的基本字义: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~服。~着(zhuó)。

解释词语“杂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杂帛: 拼音:zá bó 注音:ㄗㄚˊ ㄅㄛˊ 词语解释: (1).用色丝织就的丝织品。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赐告治病,牛酒杂帛。”《汉书·孔光传》:“ 光 年七十, 元始 五年薨。 莽 白太后,使九卿策赠以太师 博山侯 印綬,赐乘舆秘器,金钱杂帛。” (2).古代旗帜上杂色的装饰物。《周礼·春官·司常》:“司常掌九旗之物,名各有属,以待国事。日月为常,交龙为旂,通帛为旜,杂帛为物,熊虎为旗

解释词语“执帛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执帛: 拼音:zhí bó 注音:ㄓㄧˊ ㄅㄛˊ 词语解释: 楚 官名。亦为孤卿(少师、少傅、少保三孤)的别称。《史记·曹相国世家》:“ 楚怀王 以 沛公 为 碭郡 长,将 碭郡 兵,於是乃封 参 为执帛,号曰 建成君 。” 裴駰 集解引 张晏 曰:“执帛,孤卿也,或曰 楚 官名。” 唐 王维 《汧阳郡太守王公夫人成氏墓志铭》:“曾祖休寧,某官;祖某,某官,袭封常山公,贰公执帛,调护储闈。” 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