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终无了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终无了局: 拼音:zhōng wú liǎo j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终非了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局:结局,定局,指长久之计。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成语出处: 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33回:“这绿林中买卖,终无了局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终” 的基本字义: 末了(liǎo ),完了(liǎo),与始相对:年~。~场(末了一场)

解释成语“闲曹冷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闲曹冷局: 拼音:xián cáo lěng jú成语简拼:xclj注音:ㄒㄧㄢˊ ㄘㄠˊ ㄌㄥˇ ㄐ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0155058\"); 成语繁体:閑曹冷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无足轻重的清闲的官署。 成语出处: 明·宋濂《送张礼部兼晋相府录事序》:“纵调矣,或处闲曹冷局,首尾拘畏,

解释成语“识大体,顾大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识大体,顾大局: 拼音:shí dà tǐ,gù dà jú成语繁体:識大軆,顧大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顾全大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认识到有关大局的重要道理,照顾全局利益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在扩大的中央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不论工人也好,农民也好,知识分子也好,爱国民主人士也好,都是识大体、顾大局的,都

解释成语“通观全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通观全局: 拼音:tōng guān quán jú注音:ㄊㄨㄙ ㄍㄨㄢ ㄑㄨㄢˊ ㄐㄨˊ成语繁体:通觀全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纵观全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综合看待问题 成语解释: 通:全、遍。把事情整个地加以考虑、谋划 成语出处: 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水学·三江》:“大凡治事必需通观全局,不可执一面论。” 成语例子: 毛泽东

解释成语“顾大局,识大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顾大局,识大体: 拼音:gù dà jú,shí dà tǐ成语繁体:顧大局,識大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顾全大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,使不受损害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团结一致向前看》:“我们相信,我们的人民是顾大局、识大体、守纪律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顾” 的

解释成语“全局在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全局在胸: 拼音:quán jú zài xiōng成语简拼:qjzx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0116139\"); 成语繁体:全局在胷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纵观全局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全面看问题 成语解释: 对于全盘棋的走法心中有数。比喻对整个形势非常了解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:“没有全局

解释成语“不识局面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识局面: 拼音:bù shí jú miàn成语简拼:bsjm注音:ㄅㄨˋ ㄕㄧˊ ㄐㄨˊ ㄇㄧ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82014886\"); 成语繁体:不識局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识时务、不晓世务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人不明事理 成语解释: 犹不识时务。 成语出处: 《水浒传》第四九回:“原来毛仲义五

解释成语“局促不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局促不安: 拼音:jú cù bù ān成语简拼:jcba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2142555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坐立不安、忐忑不安反义词:落落大方、无拘无束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举止拘束,心中不安 成语解释: 局促:也作“侷促”;或“跼促”;拘束;不自然。形容举止受约束、不自然、

解释成语“局外之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局外之人: 拼音:jú wài zhī rén成语简拼:jwzr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60111044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局外人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局外:原指棋局之外,引申为事外。指与某件事情没有关系的人。 成语出处: 宋 刘克庄《象弈》:“君看橘中戏,妙不出局外。” 成语例子: 只剩下

解释成语“局天促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局天促地: 拼音:jú tiān cù dì成语简拼:jtcd注音:ㄐㄨˊ ㄊㄧㄢ ㄘㄨˋ ㄉ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8105753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跼天促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困境 成语解释: 窘迫无路。 成语出处: 王维城《新乐府》:“华工苦,华工苦,局天促地无门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局

解释成语“局地吁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局地吁天: 拼音:jú dì yù tiān注音:ㄐㄨˊ ㄉㄧˋ ㄧㄩˋ ㄊㄧㄢ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跼地吁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吁天:呼天诉苦。形容悲痛诉说的样子 成语出处: 《尚书·召诰》:“以哀吁天。” 成语例子: 宋·岳飞《辞开府第三札子》:“庶几陛下洞烛,危恳终赐矜从,而温诏谆谆,未回睿听,局地吁天,不知所措。”

解释成语“长安棋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长安棋局: 拼音:cháng ān qí jú成语简拼:caqj注音:ㄔㄤˊ ㄢ ㄑㄧˊ ㄐ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74513150\"); 成语繁体:長安棋局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 成语解释: 比喻动荡不定的政局。 成语出处: 唐 杜甫《秋兴》诗之四:“闻道长安似弈棋,百年世事不胜悲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背碑覆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背碑覆局: 拼音:bèi bēi fù jú成语简拼:bbfj注音:ㄅㄟˋ ㄅㄟ ㄈㄨˋ ㄐ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2483457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的记忆力 成语解释: 看过的碑文能背诵,棋局乱后能复旧。指记忆力强。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 文苑传上 张蕴古》:“张蕴古,相州洹水人也。性聪敏,博涉书传,

解释成语“局地扣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局地扣天: 拼音:jú dì kòu tiān成语简拼:jdkt注音:ㄐㄨˊ ㄉㄧˋ ㄎㄡˋ ㄊㄧ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7594282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局天扣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局天扣地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李清照《投翰林学士纂熧礼启》:“局地扣天,敢效谈娘之善诉;升堂入室,素非李赤之甘

解释成语“局天扣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局天扣地: 拼音:jú tiān kòu dì成语简拼:jtkd注音:ㄐㄨˊ ㄊㄧㄢ ㄎㄡˋ ㄉ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8004283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局地扣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悲痛诉说貌。语本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不局。” 成语出处: 语出《诗·小雅·正月》:“谓天盖高,不敢

解释成语“终非了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终非了局: 拼音:zhōng fēi liǎo j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终无了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局:结局,定局,指长久之计。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成语出处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16回:“想我在此奉侍,终非了局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终” 的基本字义: 末了(liǎo ),完了(liǎo),与始相对:年~。~场(末了一

解释成语“陷入僵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陷入僵局: 拼音:xiàn rù jiāng jú成语简拼:xrjj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33514580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解释: 指僵持的局面 成语例子: 由于对方毫无诚意,使贸易谈判陷入僵局。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陷” 的基本字义: 掉进,坠入,沉下:~落。~没(mò)。~溺。~于。~入。 为捉野兽挖的坑:~

解释成语“不顾大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顾大局: 拼音:bù gù dà jú成语简拼:bgdj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52714693\"); 成语繁体:不顧大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反义词:顾全大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不考虑整个局面或形势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46回:“似此不顾大局,自便私图,若非钦派亲信大员,前往各省

解释成语“傍观者审,当局者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傍观者审,当局者迷: 拼音:bàng guān zhě shěn,dāng jú zhě mí成语简拼:bgzsdjzm注音:ㄅㄤˋ ㄍㄨㄢ ㄓㄜˇ ㄕㄣˇ ,ㄉㄤ ㄐㄨˊ ㄓㄜˇ ㄇ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6568940\"); 成语繁体:傍觀者審,當局者迷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

解释成语“已成定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已成定局: 拼音:yǐ chéng dìng jú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木已成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态等 成语解释: 已经形成确定的不可改变的局面或形势 成语出处: 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她脸上露出万事已成定局的神态,只拿一对感激不尽的圆眼睛瞪着大家。” 成语例子: 事情已成定局,不好改变了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已” 的基本字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