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不可避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可避免: 拼音:bù kě bì miǎn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不可回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事情等 成语解释: 指不能使不发生的事情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矛盾论》:“而这些矛盾如何不可避免地会在各种不同的阶级社会中,引出各种不同的社会革命。” 成语例子: 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16章:“男女之间就不可避免会出现这种

解释成语“因陋就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因陋就寡: 拼音:yīn lòu jiù guǎ成语简拼:yljg注音:ㄧㄣ ㄌㄡˋ ㄐㄧㄨˋ ㄍㄨㄚ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93112671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因陋就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满足于简陋苟且,不求改进。 成语出处: 汉·刘歆《移书让太常博士》:“苟因陋就寡,分

解释成语“避世金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避世金马: 拼音:bì shì jīn mǎ成语简拼:bsjm注音:ㄅㄧˋ ㄕㄧˋ ㄐㄧㄣ ㄇㄚ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55513014\"); 成语繁体:避丗金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避世金门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避世 成语解释: 避世:逃避世务;金马:借指宫殿。指身为高官而逃避世务 成语出处: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滑稽列传》:“

解释成语“畏影避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畏影避迹: 拼音:wèi yǐng bì jì成语简拼:wybj注音:ㄨㄟˋ ㄧㄥˇ ㄅㄧˋ ㄐ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09074968\"); 成语繁体:畏影避跡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畏影而走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比喻庸人自扰,不明事理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庄周《庄子 渔父》:“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,举

解释成语“甄烦就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甄烦就简: 拼音:zhēn fán jiù jiǎn成语繁体:甄煩就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删繁就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删繁就简 成语解释: 甄:鉴别。甄别繁冗的,采用简便的 成语出处: 《魏书·范绍传》:“绍量功节用,甄烦就简,凡有赐给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甄” 的基本字义: 审查,鉴别:~审。~别。~选。~录(选择录用)。~品(鉴别品评)。

解释成语“避阱入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避阱入坑: 拼音:bì jǐng rù kéng成语简拼:bjrk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3143474\"); 成语繁体:避宑入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避井入坎、避坑落井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形容人不能避免受害 成语解释: 指避过了井,又掉进了坑里。比喻避去一害,又受另一害。阱,异“穽” 成语出处: 汉 焦赣《易林 观之益》:“

解释成语“瞻云就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瞻云就日: 拼音:zhān yún jiù rì成语简拼:zyjr注音:ㄓㄢ ㄧㄨㄣˊ ㄐㄧㄨˋ ㄖ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16213278\"); 成语繁体:瞻雲就日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德近天子 成语解释: 原指贤明的君主恩泽施及尤民。后多比喻得近天子。 成语出处: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就之如日,望之如云。”

解释成语“佯狂避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佯狂避世: 拼音:yáng kuáng bì sh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佯:假装。假装疯狂以回避世人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41回:“少不得借鉴着佯狂避世,放浪形骸,以为遮饰地步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佯” 的基本字义: 假装:~装。~作。~狂。~称。~攻。~言(说假话)。~死。 含有 “佯” 的成

解释成语“束手就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手就缚: 拼音:shù shǒu jiù fù成语简拼:ssjf成语繁体:束手就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束手就擒、束身就缚反义词:负隅顽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不抵抗 成语解释: 表示无力反抗,或脱逃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四回:“吾计成矣:使刘备束手就缚,荆州反掌可得!” 成语例子: 在警方的重重包围之下,匪

解释成语“陈力就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陈力就列: 拼音:chén lì jiù liè成语简拼:cljl注音:ㄔㄣˊ ㄌㄧˋ ㄐㄧㄨˋ ㄌㄧㄝ 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73913142\"); 成语繁体:陳力就列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量才录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量才录用 成语解释: 陈力:贡献才力;就:担任;列:官职、职位。能贡献才力,担任相应的官职。 成语出处: 《

解释成语“偎干就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偎干就湿: 拼音:wēi gàn jiù shī成语简拼:wgjs注音:ㄨㄟ ㄍㄢˋ ㄐㄧㄨˋ ㄕ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7509745\"); 成语繁体:偎干就濕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推干就湿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母亲 成语解释: 形容母亲抚育幼儿之辛苦。谓幼儿溺床,母亲宁可以身就湿,使小儿卧处常干。

解释成语“骈首就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骈首就系: 拼音:pián shǒu jiù xì成语简拼:psjx注音:ㄆㄧㄢˊ ㄕㄡˇ ㄐㄧㄨˋ ㄒ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81813886\"); 成语繁体:駢首就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骈首就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一并被拘禁。 成语出处: 清·唐甄《潜书·远谏》:“嫡庶诸子,骈首就系;后嫔贵主,受辱

解释成语“束广就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束广就狭: 拼音:shù guǎng jiù xiá成语简拼:sgjx注音:ㄕㄨˋ ㄍㄨㄤˇ ㄐㄧㄨˋ ㄒㄧㄚˊ成语繁体:束廣就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把丰富的内容概括为极少的文字。 成语出处: 宋·韦居安《梅裥诗话》上卷:“他人欲隐括此意,非累数十言不可,而公以二十八字尽之,真得束广就狭体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

解释成语“避之若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避之若浼: 拼音:bì zhī ruò měi成语简拼:bzrm注音:ㄅㄧˋ ㄓㄧ ㄖㄨㄛˋ ㄇㄟ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70016821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回避 成语解释: 指躲避惟恐不及,生怕沾污了自身。 成语出处: 《孟子 公孙丑上》:“推恶恶之心,思与乡人立,其冠不正,望望然去之,若将浼也。”赵岐注

解释成语“策名就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策名就列: 拼音:cè míng jiù liè成语简拼:cmjl注音:ㄘㄜˋ ㄇㄧㄥˊ ㄐㄧㄨˋ ㄌㄧㄝ 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1085884\"); 成语繁体:筞名就列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策名委质反义词:告老还乡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做官 成语解释: 书名于策,就位朝班。意指做官。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 太宗纪上》:“然情

解释成语“下笔便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下笔便就: 拼音:xià bǐ biàn jiù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下笔成篇、走笔成文、走笔成章反义词:江郎才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作文等 成语解释: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。形容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 成语出处: 《北史·魏收传》:“诏试收为封禅书,收下笔便就不立稿。”英语翻译:write with ease and comp

解释成语“援笔而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援笔而就: 拼音:yuán bǐ ér jiù成语繁体:援筆而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援笔立成、倚马可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写作等 成语解释: 就:完成。拿起笔来很快就写完了 成语出处: 清·李渔《意中缘·名逋》:“我想求诗求字的,还容易打发。唯有索画一事,最难应酬。须要逐笔画写出来,不是可以倚马而成,援笔而就的。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避世墙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避世墙东: 拼音:bì shì qiáng dōng成语简拼:bsqd注音:ㄅㄧˋ ㄕㄧˋ ㄑㄧㄤˊ ㄉㄨㄙ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85615414\"); 成语繁体:避丗墙東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隐居闹市 成语解释: 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 逸民传 逢萌》:“君公(王君公)遭乱独不去,侩牛自隐。时人谓之

解释成语“俯首就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俯首就缚: 拼音:fǔ shǒu jiù fù成语简拼:fsjf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43615628\"); 成语繁体:頫首就縛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低头认罪、俯首就擒反义词:负隅顽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战败等 成语解释: 低下头让人捆绑。形容无法反抗或自愿认罪。 成语例子: 我军节节胜利,敌人只好俯首

解释成语“去危就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去危就安: 拼音:qù wēi jiù ān成语简拼:qwja注音:ㄑㄩˋ ㄨㄟ ㄐㄧㄨˋ 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04116045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转危为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离开危险,达到平安。 成语出处: 《北齐书·文襄帝纪》:“去危就安,今归正朔;转祸为福,已脱罗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