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畎亩下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畎亩下才: 拼音:quǎn mǔ xià cái成语繁体:畎畝下才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无能之辈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无能之辈 成语解释: 畎亩:田地,田间。比喻平庸之才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·杨收传》:“臣畎亩下才,谬当委任。” 成语例子: 请听取我这畎亩下才的建议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畎” 的基本字义: 田地中间的沟:~渎。~亩(田间,田地

解释成语“负地矜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负地矜才: 拼音:fù dì jīn cái成语简拼:fdjc注音:ㄈㄨˋ ㄉㄧˋ ㄐㄧㄣ ㄘㄞˊ发音:(\"xxzl.com.4072014255050\"); 成语繁体:負地矜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负材矜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谓以其才能、出身而自负骄矜。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蔡凝传》:“他日,后主谓吏部尚书

解释成语“矜能负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矜能负才: 拼音:jīn néng fù cái成语简拼:jnfc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6175664\"); 成语繁体:矜能負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矜智负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自以为是 成语解释: 矜:自夸。自以为才华横溢,能力超群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唐彬传》:“邓艾忌克诡狭,矜能负才,顺从者谓为见事,

解释成语“恃才矜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恃才矜己: 拼音:shì cái jīn jǐ注音:ㄕㄧˋ ㄘㄞˊ ㄐㄧㄣ ㄐㄧ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恃才扬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自傲 成语解释: 恃:依靠,凭借;矜:自以为贤能。自恃才能,骄矜自负 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炀帝纪下》:“恃才矜己,傲狠明德,内怀险躁,外掩其过。”英语翻译:be inordinately proud

解释成语“矜才使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矜才使气: 拼音:jīn cái shǐ qì成语简拼:jcsq注音:ㄐㄧㄣ ㄘㄞˊ ㄕㄧˇ ㄑ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1292686\"); 成语繁体:矜才使氣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恃才傲物、目空一切反义词:胆小如鼠、小心谨慎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矜:自夸;自负;使气:意气用事。以才华自负;意气用事;盛气凌人

解释成语“怀才抱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怀才抱器: 拼音:huái cái bào qì成语简拼:hcbq注音:ㄏㄨㄞˊ ㄘㄞˊ ㄅㄠˋ ㄑ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9465433\"); 成语繁体:懷才抱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怀材抱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怀材抱器”。 成语出处: 唐·唐彦谦《楼上偶题》诗:“可能前岭空乔木,

解释成语“希世之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希世之才: 拼音:xī shì zhī cái成语简拼:xszc发音:(\"xxzl.com.40806123412894\"); 成语繁体:希丗之才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多用于赞颂等 成语解释: 指世间很少有的人才。 成语出处: 元 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一折:“欲解倒悬之厄,须杖希世之才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希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形而上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形而上学: 拼音:xíng ér shàng xué注音:ㄒㄧㄥˊ ㄦˊ ㄕㄤˋ ㄒㄩㄝˊ成语繁体:形而上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实事求是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哲学方面 成语解释: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世界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矛盾论》:“一种是形而上学的见解,一种是辩证法的见解,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种宇宙观。” 成语例子

解释成语“爱才如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爱才如渴: 拼音:ài cái rú kě成语简拼:acrk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23716620\"); 成语繁体:愛才如渴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爱才若渴反义词:嫉贤妒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十分爱惜人才 成语解释: 才:贤才,人才。爱慕贤才,急欲求得,就象口渴急于喝水一样。 成语出处: 清·叶燮《原诗·外篇上

解释成语“养尊处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养尊处优: 拼音:yǎng zūn chǔ yōu成语简拼:yzcy注音:ㄧㄤˇ ㄗㄨㄣ ㄔㄨˇ ㄧㄡ发音:(\"xxzl.com.4071842501550\"); 成语繁体:養尊處優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纸醉金迷、花天酒地、娇生惯养反义词:含辛茹苦、节衣缩食、艰苦卓绝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养:指生活;尊:

解释成语“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: 拼音:xiù cái zào fǎn,sān nián bù chéng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作用不大的行动 成语解释: 秀才:指儒生。秀才反叛朝廷,多年也难以成功。形容知识分子软弱无力,摇摆不定,做不成大事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六回:“秀才造反,三年不成,无论他们有没有这

解释成语“识多才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识多才广: 拼音:shí duō cái guǎng注音:ㄕㄧˊ ㄉㄨㄛ ㄘㄞˊ ㄍㄨㄤˇ成语繁体:識多才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多识广反义词:孤陋寡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见识多 成语解释: 识:知识,见识。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5回:“他是晋国勋臣,识多才广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博学多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博学多识: 拼音:bó xué duō shí成语繁体:博壆多識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博学多才、见多识广反义词:孤陋寡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赞扬别人 成语解释: 学问广博,见识丰富 成语出处: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·论语》第45卷:“只是圣人之所以圣,却不在博学多识,而在一以贯之。” 成语例子: 章诒和《往事并不如烟·斯人寂寞》

解释成语“好学深思,心知其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好学深思,心知其意: 拼音:hào xué shēn sī,xīn zhī qí yì成语繁体:好壆深思,心知其意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深:深入。爱好学习并能深入思考,心里就懂得了其中的意义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《书》缺有间矣,其轶乃时时见于他说。非好学深思,心知其意,固难为浅见寡

解释成语“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如不及,犹恐失之: 拼音:xuá rú bù jí,yóu kǒng shī zhī成语简拼:xrbz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4559191\"); 成语繁体:壆如不及,猶恐失之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人的迫切心情 成语解释: 学习好像追赶什么,总怕赶不上,赶上了又怕被甩掉。形容学习勤奋,进取心强。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

解释成语“学不躐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不躐等: 拼音:xué bù liè dě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躐等:越级,不循原有序列。学习不能超越次第,应循序渐进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幼者听而不问,学不躐等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学” 的基本字义: 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:~生。~徒。~习。~业。~友。~者。~阀。~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