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奋勇争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勇争先: 拼音:fèn yǒng zhēng xiān成语繁体:奮勇爭先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奋勇当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作表率 成语解释: 奋:振起,发扬。鼓起勇气,冲在最前面 成语出处: 明·郭勋《英烈传》第35回:“那德胜奋勇争先,以一当百,杀的汉兵大败而奔。” 成语例子: 徐怀中《我们播种爱情》第八章:“这怎么能够使他

解释成语“奋笔疾书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笔疾书: 拼音:fèn bǐ jí shū成语简拼:fbjs注音:ㄈㄣˋ ㄅㄧˇ ㄐㄧˊ ㄕㄨ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35315577\"); 成语繁体:奮筆疾書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秉笔直书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写文章 成语解释: 奋笔:提起笔来。指精神昂扬地挥笔快速书写。 成语出处: 宋 张克庄《题方汝一班师赞后》:

解释成语“奋不虑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不虑身: 拼音:fèn bù lǜ shēn成语繁体:奮不慮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奋不顾身、奋不虑命、奋身不顾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勇往直前 成语解释: 奋:振作精神,鼓起干劲。指勇往直前,不顾个人安危 成语出处: 《宋史·赵汝愚传论》:“汝愚独能奋不虑身,定大计于顷刻。”英语翻译:regardless of perso

解释成语“奋起直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起直追: 拼音:fèn qǐ zhí zhuī成语简拼:fqzz注音:ㄈㄣˋ ㄑㄧˇ ㄓㄧˊ ㄓㄨㄟ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44215635\"); 成语繁体:奮起直追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急起直追反义词:踌躇不前、得过且过 成语用法: 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奋:鸟类展翅起飞。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

解释成语“奋臂一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臂一呼: 拼音:fèn bì yī hū成语繁体:奮臂一嘑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奋臂大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大声呼喊 成语解释: 奋臂:高举手臂。高举手臂,大声呼喊 成语出处: 《魏书·卢玄传》:“洞庭、彭蠡,竟非殷固,奋臂一呼,或成汉业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奋” 的基本字义: 鸟张开并振动翅膀:~飞。~翅。 振作,鼓劲,振动:~

解释成语“浴血奋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浴血奋战: 拼音:yù xuè fèn zhàn成语简拼:yxfz注音:ㄧㄩˋ ㄒㄩㄝˋ ㄈㄣˋ ㄓㄢ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01711333\"); 成语繁体:浴血奮戰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短兵相接、决一死战、背水一战反义词:相安无事、和平共处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浴血:浑身是血;形容顽

解释成语“奋勇向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勇向前: 拼音:fèn yǒng xiàng qián成语繁体:奮勇向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奋勇前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奋发而努力鼓起勇气朝前方挺进 成语出处: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13回:“中有一二十个胆大的,奋勇向前跑去,见众人都不相随,又复站住。” 成语例子: 毛泽东《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》:

解释成语“振奋人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振奋人心: 拼音:zhèn fèn rén xīn成语简拼:zfrx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62614757\"); 成语繁体:振奮人心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鼓舞人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使人振作 成语解释: 振奋:振作奋发。使人们振作奋发。 成语出处: 峻青《火把赞》:“啊,火把,这饱经革命风暴的胶东老根据地的乡亲

解释成语“奋矜之容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矜之容: 拼音:fèn jīn zhī róng成语繁体:奮矜之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人的神情 成语解释: 奋:振起,发扬;矜:自以为是;容:容貌,仪容。自以为比别人有能耐的一种骄傲表现 成语出处: 战国·赵·荀况《荀子·正名》:“有兼听之明,而无奋矜之容,有兼复之厚,而无伐德之色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奋” 的基本字义: 鸟张开并振

解释成语“勃然奋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勃然奋励: 拼音:bó rán fèn lì成语简拼:brfl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71213111\"); 成语繁体:勃然奮勵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上进 成语解释: 勃然:奋发的样子;奋:奋发;励:激励。奋发起来,激励自己。 成语出处: 北齐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勉学》:“勃然奋励,不可恐慑也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成语“奋勇直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勇直前: 拼音:fèn yǒng zhí qián成语繁体:奮勇直前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奋勇前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人处事 成语解释: 奋:振起。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。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35卷:“若有驱使,奋勇直前,水火不避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奋” 的基本字义: 鸟张开并

解释成语“奋身不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身不顾: 拼音:fèn shēn bù gù成语简拼:fsbg注音:ㄈㄣˋ ㄕㄣ ㄅㄨˋ ㄍ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05212068\"); 成语繁体:奮身不顧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奋不顾身、奋不顾命、奋不顾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勇往直前 成语解释: 犹奋不顾身。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与章子厚书》:“

解释成语“奋袂而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袂而起: 拼音:fèn mèi ér qǐ成语简拼:fmeq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84113221\"); 成语繁体:奮袂而起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投袂而起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;形容愤怒或激动 成语解释: 奋袂:挥袖。袖子一挥站起来。形容奋然而起。 成语出处: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55回:“庄王方进午膳,闻申舟见杀,投箸于席

解释成语“奋身独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身独步: 拼音:fèn shēn dú bù成语繁体:奮身獨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多用于人的理想 成语解释: 奋:振作;独步:独一无二,无与伦比。努力出人头地 成语出处: 元·郑光祖《伊尹耕莘》第四折:“脱白衣平步上云衢,离尘途奋身独步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奋” 的基本字义: 鸟张开并振动翅膀:~飞。~翅。 振作

解释成语“韬光俟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韬光俟奋: 拼音:tāo guāng sì fèn成语简拼:tgsf注音:ㄊㄠ ㄍㄨㄤ ㄙㄧˋ ㄈ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344116264\"); 成语繁体:韜光俟奮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韬光隐晦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掩藏才智,待时奋起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慕容垂载记》:“但时来之运未至,故韬光俟奋耳。”

解释成语“奋臂大呼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臂大呼: 拼音:fèn bì dà hū成语繁体:奮臂大嘑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奋臂一呼、振臂一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大声呼喊 成语解释: 奋臂:高举手臂。高举手臂,大声呼喊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陈涉以戍卒散乱之众数百,奋臂大呼。”成语故事:秦朝末年,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造成民不聊生。陈涉吴广奋臂大呼,其他

解释成语“奋勇前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勇前进: 拼音:fèn yǒng qián jìn成语繁体:奮勇前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奋勇向前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人勇敢向前 成语解释: 奋:发扬。鼓起勇气,一直向前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回:“左右二拒,一齐鸣鼓,鼓声如雷,各各奋勇前进。” 成语例子: 叶赫那拉·图鸿《乾隆皇帝》第三章:“驾驭大清这艘巨轮乘风

解释成语“奋发向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发向上: 拼音:fèn fā xiàng shàng成语繁体:奮發向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精神状况 成语解释: 精神振作,情绪高昂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团结一致向前看》:“在各条战线上形成你追我赶、争当先进、奋发向上的风气。” 成语例子: 王朔《玩儿的就是心跳》:“那个导演正在为自己的一

解释成语“奋不顾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奋不顾生: 拼音:fèn bù gù shēng成语繁体:奮不顧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奋不顾身、奋不顾命、奋不虑身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、宾语;指勇往直前 成语解释: 奋:振作精神,鼓起干劲。指勇往直前,不顾个人安危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·田弘正传》:“常思奋不顾生,以身殉国。”英语翻译:at the risk of one\'

解释成语“发奋为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发奋为雄: 拼音:fā fèn wéi xióng注音:ㄈㄚ ㄈㄣˋ ㄨㄟˊ ㄒㄩㄥˊ成语繁体:發奮為雄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发愤自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人的志向 成语解释: 发奋:振作兴起。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成语出处: 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,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,卓异自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