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怪里怪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怪里怪气: 拼音:guài lǐ guài qì注音:ㄍㄨㄞˋ ㄌㄧˇ ㄍㄨㄞˋ ㄑㄧˋ成语繁体:恠裏恠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杂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阴阳怪气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形状、装束、声音等 成语解释: 形状、装束、声音等奇怪,跟一般的不同 成语出处: 徐怀中《我们播种爱情》第一章:“朱汉才用手电筒照着图解,叫着各种怪里怪气的名称。” 成语例

解释成语“荒怪不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荒怪不经: 拼音:huāng guài bù jīng注音:ㄏㄨㄤ ㄍㄨㄞˋ ㄅㄨˋ ㄐㄧㄥ成语繁体:荒恠不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荒诞不经、荒唐不经、荒渺不经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合情理 成语解释: 极其荒唐,不合常理 成语出处: 宋·王楙《野客丛书·相如上林赋》:“其夸苑囿之大,固无荒怪不经之说,后世学者,往往读之不通。”

解释成语“迂怪不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迂怪不经: 拼音:yū guài bù jīng成语繁体:迂恠不經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经:常规、规则。迂曲怪诞不合常理 成语出处: 《隋书·王劭传》:“劭在著作,将二十年,专典国史,撰《隋书》八十卷。多录口勒,又采迂怪不经之语及委巷之言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迂” 的基本字义: 曲折,绕远:~回。~缓(行动迟缓

解释成语“百怪千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百怪千奇: 拼音:bǎi guài qiān qí成语简拼:bgqj注音:ㄅㄞˇ ㄍㄨㄞˋ ㄑㄧㄢ ㄑ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0385844\"); 成语繁体:百恠千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千奇百怪反义词:千篇一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稀奇古怪的事物 成语解释: 形容花样繁多。 成语出处: 清 李渔《闲情偶寄 饮馔 蔬食》:

解释成语“礼多人不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礼多人不怪: 拼音:lǐ duō rén bù guài注音:ㄌㄧˇ ㄉㄨㄛ ㄖㄣˊ ㄅㄨˋ ㄍㄨㄞˋ成语繁体:禮多人不恠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礼多无人怪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用于人际关系 成语解释: 对人多行礼仪,人不会怪罪 成语出处: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1回:“横竖‘礼多人不怪’,多作两个揖算得什么!” 成语例子: 老

解释成语“见怪非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怪非怪: 拼音:jiàn guài fēi guài成语简拼:jgfg注音:ㄐㄧㄢˋ ㄍㄨㄞˋ ㄈㄟ ㄍㄨㄞ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5399620\"); 成语繁体:見恠非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怪不怪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遇事沉着 成语解释: 见“见怪不怪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白兔记·牧牛》:

解释成语“陆离光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陆离光怪: 拼音:lù lí guāng guài成语简拼:llgg注音:ㄌㄨˋ ㄌㄧˊ ㄍㄨㄤ ㄍㄨㄞ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9193685\"); 成语繁体:陸離光恠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光怪陆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五颜六色的景色 成语解释: 形容现象奇异,色彩繁杂 成语出处: 清 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七回:“

解释成语“揣歪捏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揣歪捏怪: 拼音:chuāi wāi niē guài注音:ㄔㄨㄞ ㄨㄞ ㄋㄧㄝ ㄍㄨㄞˋ成语繁体:揣歪揑恠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生事 成语解释: 捏:挑事。心藏坏意寻机挑起怪事和事端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楔子:“俺两个全仗俺父亲的虎威,拿粗挟细,揣歪捏怪,帮闲钻懒,放刁撒泼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无名氏《拔宅飞升》楔子

解释成语“见怪非怪,其怪自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怪非怪,其怪自害: 拼音:jiàn guài fēi guài,qí guài zì hà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怪不怪,其怪自败反义词:少见多怪、大惊小怪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怪:奇异的。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,它就不会危害了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白兔记·牧牛》:“见怪非怪,其怪自害。”英语翻译

解释成语“怪腔怪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怪腔怪调: 拼音:guài qiāng guài diào成语繁体:恠腔恠調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阴阳怪气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状语;指人阴阳怪气 成语解释: 怪:奇异的。形容人的腔调怪异 成语出处: 宗璞《东藏记》第三章:“米太太的中国话怪腔怪调。” 成语例子: 刘玉民《骚动之秋》第七章:“才怪腔怪调地说:‘当爸爸的是个么样儿?还非得装

解释成语“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: 拼音:jiàn guài bù guài,qí guài zì huà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见怪不怪,其怪自绝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怪:奇异的;坏:败。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,它就不会危害了 成语出处: 宋·洪迈《夷坚三志·己·姜七家猪》:“畜生之言,何足为信,我已数月来知之矣。见

解释成语“见怪不怪,其怪自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见怪不怪,其怪自败: 拼音:jiàn guài bù guài,qí guài zì bài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怪:奇异的。发现怪事怪物不要惊慌,它就不会危害了 成语出处: 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下卷:“见怪不怪,其怪自败。无如愚夫愚妇始终不悟耳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诡形怪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诡形怪状: 拼音:guǐ xíng guài zhuà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诡形殊状、诡状殊形、诡状异形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物体的外形 成语解释: 诡:怪异。奇特怪异的形状 成语出处: 宋·胡仔《山谷下》:“戴叔伦诗云:‘诡形怪状翻合宜。’”英语翻译:grotesque shapes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诡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鬼形怪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鬼形怪状: 拼音:guǐ xíng guài zhuàng成语简拼:gxgz注音:ㄍㄨㄟˇ ㄒㄧㄥˊ ㄍㄨㄞˋ ㄓㄨㄤ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24555279\"); 成语繁体:鬼形恠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奇形怪状、佹形僪状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物体的外形 成语解释: 犹言奇形怪状。 成语出处: 《禅真逸史

解释成语“饰怪装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饰怪装奇: 拼音:shì guài zhuāng qí成语简拼:sgzq注音:ㄕㄧˋ ㄍㄨㄞˋ ㄓㄨㄤ ㄑㄧˊ成语繁体:飾恠裝奇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故为怪异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演习·变调》:“今之梨园,购得一新本,则因其新而愈新之,饰怪装奇,不遗余力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饰

解释成语“自惊自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自惊自怪: 拼音:zì jīng zì guài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自己觉得又害怕又惊异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52回:“晴雯笑道:‘也不用我唬去,这小蹄子已经自惊自怪的了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自” 的基本字义: 本人,己身:~己。~家。~身。~白。~满。~诩。~馁。~重(

解释成语“鬼怪妖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鬼怪妖魔: 拼音:guǐ guài yāo m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妖魔鬼怪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比喻坏人 成语解释: 泛指各种害人的妖怪,比喻社会上作恶害人的恶势力和坏人 成语出处: 清·无名氏《说唐》第62回:“原来是鬼怪妖魔都来拜我生日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1回:“一派讲私利的,就是阿修罗部下的鬼怪

解释成语“斗怪争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斗怪争奇: 拼音:dòu guài zhēng qí成语简拼:dgzq注音:ㄉㄡˋ ㄍㄨㄞˋ ㄓㄥ ㄑ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32453781\"); 成语繁体:鬥恠爭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争奇斗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谓以奇怪取胜。 成语出处: 清·郁永河《土番竹枝词》之八:“铜箍铁镯俨刑人,斗怪争奇事事新

解释成语“犀角烛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犀角烛怪: 拼音:xī jiǎo zhú guài成语简拼:xjzg发音:(\"xxzl.com.4080428368215\"); 成语繁体:犀角燭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借以赞美诗文的深刻。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温峤传》:“峤旋武昌,至牛渚矶,水深不可测,世云其下多怪物,峤遂毁犀角而照之。须臾,见水族覆灭,奇形怪

解释成语“恢诡谲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恢诡谲怪: 拼音:huī guǐ jué guài成语简拼:hgjg注音:ㄏㄨㄟ ㄍㄨㄟˇ ㄐㄩㄝˊ ㄍㄨㄞˋ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0295453\"); 成语繁体:恢詭譎恠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稀奇古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奇特的东西 成语解释: 见“恢恑憰怪”。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