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相顾失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相顾失色: 拼音:xiāng gù shī sè成语简拼:xgss注音:ㄒㄧㄤ ㄍㄨˋ ㄕㄧ ㄙ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40515593\"); 成语繁体:相顧失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连动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相视失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惊讶 成语解释: 相互看视而面部变色。形容几个人一起做惊恐状。 成语出处: 《旧五代史·周书·段希尧传》

解释成语“惊慌失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惊慌失措: 拼音:jīng huāng shī cuò成语简拼:jhsc注音:ㄐㄧㄥ ㄏㄨㄤ ㄕㄧ ㄘ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00416461\"); 成语繁体:驚慌失措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惊惶失措、张皇失措反义词:泰然自若、谈笑自若、处处泰然 成语用法: 补充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失措:举止失去常态;不知

解释成语“如有所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如有所失: 拼音:rú yǒu suǒ shī成语简拼:ryss注音:ㄖㄨˊ ㄧㄡˇ ㄙㄨㄛˇ ㄕㄧ发音:(\"xxzl.com.4072120266891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若有所失反义词:不动声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神态 成语解释: 好象丢失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安的样子。也形容心里感到空虚。 成语出处:

解释成语“引喻失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引喻失义: 拼音:yǐn yù shī yì成语简拼:yysy注音:ㄧㄣˇ ㄧㄩˋ ㄕㄧ 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0416178\"); 成语繁体:引喻失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比喻失当 成语解释: 引喻:引用类似的例证来说明事理。义:公正合宜的道理。指说话不恰当,不合道理。 成语出处: 三国蜀 诸

解释成语“战栗失箸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战栗失箸: 拼音:zhàn lì shī zh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惊惶失措、闻雷失箸反义词: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战栗:恐惧的样子;箸:筷子。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。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“先主未发,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。本初之徒,不足数也。’

解释成语“棘刺母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棘刺母猴: 拼音:jí cì mǔ hóu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骗人的勾当 成语解释: 棘:多刺的植物。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。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 成语出处: 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,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。”成语故事:战国时期,燕国国君喜欢小玩艺,有一个宋国人说可以在棘刺上雕刻一只

解释成语“琴瑟失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琴瑟失调: 拼音:qín sè shī tiáo成语简拼:qssd发音:(\"xxzl.com.4080413287711\"); 成语繁体:琹瑟失調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琴瑟不调反义词:琴瑟相调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夫妻之间 成语解释: 琴瑟:古乐器名,比喻夫妇。琴瑟演奏的不谐调。比喻政令不当,失去调节。也比喻夫妇不和。 成语出

解释成语“得失荣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得失荣枯: 拼音:dé shī róng kū成语简拼:dsrk发音:(\"xxzl.com.4072340111207\"); 成语繁体:得失榮枯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人生 成语解释: 指人生的获得与丧失、兴盛与衰败。 成语出处: 元 沈和《赏花时 潇湘八景》套曲:“休说功名,皆是浪语,得失荣枯总是虚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破业失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破业失产: 拼音:pò yè shī chǎn成语繁体:破業失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破家散业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失败 成语解释: 破:毁坏。家业破败财产散失 成语出处: 汉·荀悦《汉纪·元帝纪中》:“今百姓远弃先祖坟墓,破业失产,亲戚分离,人怀思慕之心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破” 的基本字义: 碎,不完整:碗打~。~灭

解释成语“利害得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利害得失: 拼音:lì hài dé shī成语简拼:lhds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2182560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成败得失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劝诫人 成语解释: 好处和坏处,得益和损失。 成语出处: 清·岭南羽衣女士《东欧豪杰传》第四回:“我虽然素有是志,可恨自己学问太浅,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,详

解释成语“贪小失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贪小失大: 拼音:tān xiǎo shī dà成语简拼:txsd注音:ㄊㄢ ㄒㄧㄠˇ ㄕㄧ ㄉㄚ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52531927\"); 成语繁体:貪小失大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得不偿失反义词:乞浆得酒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 成语解释: 因为贪图小便宜而失掉大的利益。比喻只谋求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的利

解释成语“恍然若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恍然若失: 拼音:huǎng rán ruò shī成语简拼:hrrs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23616619\"); 成语繁体:怳然若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若有所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神态 成语解释: 恍恍惚惚的好像失去了什么似的。形容心神不宁,不知如何是好。 成语出处: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4

解释成语“失诸交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诸交臂: 拼音:shī zhū jiāo bì成语简拼:szjb注音:ㄕㄧ ㄓㄨ ㄐㄧㄠ ㄅㄧˋ成语繁体:失諸交臂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失之交臂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当面错过机会 成语解释: 指当面错过机会。 成语出处: 见“失之交臂”。 成语例子: 这些往事,我今天来重提,只是表明我自己的遗憾。我与鲁迅的见面,真真可以说是失

解释成语“怅然自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怅然自失: 拼音:chàng rán zì shī成语简拼:crzs注音:ㄔㄤˋ ㄖㄢˊ ㄗㄧˋ ㄕ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93911972\"); 成语繁体:悵然自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怅然若失反义词:若无其事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心情愁苦 成语解释: 怅然: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。形容神志迷乱,像失去什么似的

解释成语“争鸡失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争鸡失羊: 拼音:zhēng jī shī yáng成语简拼:zjsy发音:(\"xxzl.com.4071836001274\"); 成语繁体:爭鶏失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因小失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因小失大 成语解释: 比喻贪小失大。 成语出处: 汉·焦延寿《易林》卷八:“争鸡失羊,亡其金囊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争”

解释成语“响震失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响震失色: 拼音:xiǎng zhèn shī sè注音:ㄒㄧㄤˇ ㄓㄣˋ ㄕㄧ ㄙㄜˋ成语繁体:響震失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惊吓 成语解释: 响:回声;震:响雷。像听到回声或响雷一样迅速变了脸色 成语出处: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:“权以示群下,莫不震响失色。”英语翻译:turn pale with echo (

解释成语“母仪之德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母仪之德: 拼音:mǔ yí zhī dé成语繁体:母儀之惪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女性 成语解释: 母仪:作为母亲的典范。母亲的品德。泛指妇女的品德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光武郭皇后纪》:“好礼节俭,有母仪之德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母” 的基本字义: 妈妈,娘:~亲。~性。~系。慈~。~忧(称母亲去世)。

解释成语“失精落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精落彩: 拼音:shī jīng luò cǎi成语简拼:sjlc注音:ㄕㄧ ㄐㄧㄥ ㄌㄨㄛˋ ㄘㄞˇ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没精打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的精神状态 成语解释: 指没精打彩。 成语出处: 元 李好古《张生煮海》第四折:“许佳期无处追寻,走海上失精落彩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失” 的基本字义: 丢:遗~。坐~良机。收复~地。

解释成语“慌张失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慌张失措: 拼音:huāng zhāng shī cuò成语繁体:慌張失措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惊惶失措反义词: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十分恐慌 成语解释: 慌张:惊慌失措。惊恐慌张得不知所措 成语出处: 明·酉阳野史《续三国演义》第25回:“卿家非时而来,慌张失措,有何事故?” 成语例子: 鲁迅《忆韦素园君》:“一天竟对着

解释成语“得而复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得而复失: 拼音:dé ér fù shī成语简拼:defs发音:(\"xxzl.com.4071945003931\"); 成语繁体:得而復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失而复得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物等 成语解释: 复:又,再。刚得到又失去了。 成语出处: 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六回:“孔明变色曰:‘是何言也!得而复失,与不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