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缘名失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缘名失实: 拼音:yuán míng shī shí成语繁体:緣名失實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缘:循沿。从事物表面的名义出发去探求事物,没有得到事物真实的本质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震奎阁碑》:“汉明以察为明,而梁武以弱为仁,皆缘名失实,去佛远甚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缘” 的基本字义: 因由,因为:~由。~何(为

解释成语“失神丧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神丧魄: 拼音:shī shén sàng pò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失魂丧魄、丧魂落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惊恐 成语解释: 失:丧失;魄:人的精神灵气。形容心神不宁或惊慌之极 成语出处: 茅盾《虹》:“怎么我近来变了呀!这样失神丧魄,没有一点精密的计算?”英语翻译:be in panic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失” 的基本

解释成语“处置失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处置失当: 拼音:chǔ zhì shī dàng成语繁体:處置失當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处置得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处理问题的方式不适合 成语出处: 李国文《冬天里的春天》第三章:“过去家父对列位有些处置失当之处,驱逐你们出了庄子,流落外乡,受了几天苦,委屈了众人。” 成语例子: 这件事情我处置失当,造成了

解释成语“进退失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进退失措: 拼音:jìn tuì shī cuò成语简拼:jtsc注音:ㄐㄧㄣˋ ㄊㄨㄟˋ ㄕㄧ ㄘ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1519353\"); 成语繁体:進退失措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进退无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见“进退无措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周煇《清波杂志》卷五:“昔之照壁后

解释成语“张惶失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张惶失措: 拼音:zhāng huáng shī cuò成语简拼:zhsc注音:ㄓㄤ ㄏㄨㄤˊ ㄕㄧ ㄘㄨ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32014229\"); 成语繁体:張惶失措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张徨失措、张皇失措反义词:应对如流、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惊慌 成语解释: 见“张皇失措”。 成语出处: 巴金《秋》十一:

解释成语“亡魂失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亡魂失魄: 拼音:wáng hún shī hún成语简拼:whsp注音:ㄨㄤˊ ㄏㄨㄣˊ ㄕㄧ ㄆㄛˋ发音:(\"xxzl.com.4071850141828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丧魂失魄、亡魂丧魄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指惊慌失措 成语解释: 魂、魄: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,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。形容惊慌忧虑

解释成语“失惊倒怪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惊倒怪: 拼音:shī jīng dǎo guài成语简拼:sjdg注音:ㄕㄧ ㄐㄧㄥ ㄉㄠˇ ㄍㄨㄞˋ成语繁体:失驚倒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大惊小怪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犹失惊打怪。惊恐;慌张。 成语出处: 《天花雨》第十四回:“回家方稀奇事,失惊倒怪落三魂。”英语翻译:make a fuss about nothi

解释成语“得不补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得不补失: 拼音:dé bù bǔ shī成语简拼:dbbs注音:ㄉㄜˊ ㄅㄨˋ ㄅㄨˇ ㄕㄧ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6047229\"); 成语繁体:得不補失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得不偿失、得不酬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得失失衡 成语解释: 见“得不偿失”。 成语出处: 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逊传》:“权遂征夷州

解释成语“神魂失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神魂失据: 拼音:shén hún shī jù成语繁体:神魂失據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神魂撩乱、神魂颠倒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状态等 成语解释: 神魂:神志;据:依托。形容神志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: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21回:“是夜多浑虫醉倒在坑,二鼓人定,贾琏便溜进来相会,一见面早已神魂失据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神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百无失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百无失一: 拼音:bǎi wú shī yī成语繁体:百無失一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万不失一、万无一失反义词:挂一漏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有绝对把握 成语解释: 百:很多;失:差错。指非常有把握,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成败在于决断,以此参之,万不失一。”英语翻译:no risk

解释成语“得马失马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得马失马: 拼音:dé mǎ shī mǎ成语简拼:dmsm注音:˙ㄉㄜ ㄇㄚˇ ㄕㄧ ㄇㄚ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004234713\"); 成语繁体:得馬失馬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因福得祸 成语解释: 谓世事多变,得失无常。典出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。 成语出处: 典出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。见“得马生灾”。

解释成语“流移失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流移失所: 拼音:liú yí shī suǒ成语简拼:lyss注音:ㄌㄧㄨˊ ㄧˊ ㄕㄧ ㄙㄨㄛˇ发音:(\"xxzl.com.4072046236070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流离失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无处安身,到处流浪 成语解释: 犹言流离失所。 成语出处: 《清史稿·世祖纪》:“自后有流移失所甘心投诚者,有司礼送京

解释成语“优柔失断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优柔失断: 拼音:yōu róu shī duà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优柔寡断、优柔无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人不果断 成语解释: 优柔:迟疑不决;断:决断。指做事犹豫,缺乏决断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·高祖纪论》:“然而优柔失断,浸润得行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优” 的基本字义: 美好的,出众的:~良。~等。 古代指演剧的

解释成语“浸明浸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浸明浸昌: 拼音:jìn míng jìn chāng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浸微浸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社会局面 成语解释: 浸:渐渐;明:显明;昌:兴盛,繁荣。逐渐明显至于昌盛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上嘉唐虞,下悼桀纣,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,虚心以改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浸” 的基本字义: 泡,使渗透

解释成语“失张冒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失张冒势: 拼音:shī zhāng mào shì成语简拼:szms注音:ㄕㄧ ㄓㄤ ㄇㄠˋ ㄕㄧˋ成语繁体:失張冐勢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冒冒失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人的状态等 成语解释: 冒冒失失的样子。 成语出处: 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三十回:“春梅道:‘怪因,失张冒势,恁唬我一跳。有要没紧,两头回来游魂哩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失

解释成语“万不一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万不一失: 拼音:wàn bù yī sh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万不失一、万无一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有绝对把握 成语解释: 万:很多;失:差错。指非常有把握,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: 汉·枚乘《七发》:“孔、老览观,孟子持筹而算之,万不一失。”英语翻译:be on the safe side 俄语翻译:безошибочный 成语

解释成语“眼张失落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眼张失落: 拼音:yǎn zhāng shī luò注音:ㄧㄢˇ ㄓㄤ ㄕㄧ ㄌㄨㄛˋ成语繁体:眼張失落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眼睛大张,神态失落。形容不知所措 成语出处: 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严贡生转身走进舱来,眼张失落的,四面看了一遭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眼” 的基本字义: 人和动物的视觉器官:~

解释成语“逐宕失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逐宕失返: 拼音:zhú dàng shī fǎn成语简拼:zdsf注音:ㄓㄨˊ ㄉㄤˋ ㄕㄧ ㄈㄢ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9055731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逐流忘返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逐流忘返”。 成语出处: 张尔田《〈词莂〉序》:“虽絜瓶庸受,逐宕失返,若夫越世扶衰,有足征也。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临期失误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临期失误: 拼音:lín qī shī wù成语繁体:臨期失誤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一诺千金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不守诺言 成语解释: 临:及,到。到了预先约定的时间却失约了。指不守诺言 成语出处: 《剪灯余话·泰山御史传》:“却乃连日酗酣,临期失误,使百辟仓皇骇愕以失色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临” 的基本字义: 从上向下看,在高处朝向

解释成语“惊慌失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惊慌失色: 拼音:jīng huāng shī sè成语简拼:jhss注音:ㄐㄧㄥ ㄏㄨㄤ ㄕㄧ ㄙㄜ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11916546\"); 成语繁体:驚慌失色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惊慌失措反义词:镇定自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指十分吃惊 成语解释: 见“惊惶失色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