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长他人威风,灭自己志气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长他人威风,灭自己志气: 拼音:zhǎng tā rén wēi fēng,miè zì jǐ zhì qì成语繁体:長他人威風,滅自己志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长别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长:助长。指助长别人的声势,轻视自己的力量 成语出处: 鲁迅《同意和解释》:“这原是国货,何苦违背民

解释成语“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: 拼音:zhǎng tā rén zhì qì,miè zì jǐ wēi fēng成语简拼:ctrzqmzjwf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7118957\"); 成语繁体:長他人志氣,滅自己威風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长他人锐气,灭自己威风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指一味助长别人

解释成语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: 拼音:tā shān zhī shí,kě yǐ gōng yù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他山攻玉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可以借鉴的东西 成语解释: 他山:别的山。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的外力 成语出处: 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

解释成语“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: 拼音:gèrénzìsǎo ménqiánxuě,mòguǎntājiā wǎshàngshāng成语简拼:grzsmqxmgtjwss注音:ㄍㄜˋ ㄖㄣˊ ㄗㄧˋ ㄙㄠˇ ㄇㄣˊ ㄑㄧㄢˊ ㄒㄩㄝˇ ,ㄇㄛˋ ㄍㄨㄢˇ ㄊㄚ ㄐㄧㄚ ㄨㄚˇ ㄕㄤˋ ㄕㄨㄤ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3558815\"); 成语繁体:各人自掃門前雪,莫管他家瓦上霜常用程

解释成语“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鼾睡: 拼音:wò tà zhī cè,qǐ róng tā rén hān shuì成语繁体:臥榻之側,豈容他人鼾睡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卧榻之旁,岂容他人鼾睡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分句;指势力范围内不允许别人插足 成语解释: 自己的床铺边,怎么能让别人呼呼睡大觉?比喻自己的势力范围或利益不容许别人侵占 成语出处: 宋

解释成语“自利利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自利利他: 拼音:zì lì lì tā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自利:以利己为主的修养;利他:以利他人为目的的行为。佛教自称修身的最终目的,是完成自他二利,人人成佛。借指对己对人都有好处 成语出处: 《佛遗教经·众生得度》:“自利利他,法皆具足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自” 的基本字义: 本人,己身

解释成语“他乡异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他乡异县: 拼音:tā xiāng yì xiàn成语简拼:txyx发音:(\"xxzl.com.4071851241878\"); 成语繁体:他鄉異縣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天涯海角反义词:本乡本土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外地 成语解释: 指远离家乡的外地。 成语出处: 《乐府诗集·饮马长城窟行》:“他乡各异县,展转不可见。” 成

解释成语“敢想敢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敢想敢说: 拼音:gǎn xiǎng gǎn shuō成语繁体:敢想敢説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敢想敢干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 成语出处: 谢觉哉《青年人怎样锻炼自己》:“敢想、敢说也是一种斗争。首先要和自己的旧思想作斗争。”英语翻译:dare to think and spea

解释成语“敢想敢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敢想敢干: 拼音:gǎn xiǎng gǎn gàn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敢想敢说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为人 成语解释: 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 成语出处: 康濯《太阳初升的时候》:“其实既是个细琢细磨的能人巧匠,也有着敢想敢干的猛烈劲儿。” 成语例子: 年轻人应敢想敢干,有股闯劲英语翻译:dare to think

解释成语“遥遥在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遥遥在望: 拼音:yáo yáo zài wàng成语简拼:yyzw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25810855\"); 成语繁体:遥遥在朢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近在眼前、鸡犬相闻、近在咫尺反义词:远在天边、天涯海角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远远地可以看到 成语解释: 在望:在望中;可看见。远远地可以看到。 成语出处

解释成语“提心在口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提心在口: 拼音:tí xīn zài kǒu成语简拼:txzk注音:ㄊㄧˊ ㄒㄧㄣ ㄗㄞˋ ㄎㄡ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33016686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提心吊胆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惊恐时 成语解释: 心提在口,几乎要跳出来。形容恐惧。 成语出处: 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不争

解释成语“道在屎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道在屎溺: 拼音:dào zài shǐ nì成语简拼:dzsn注音:ㄉㄠˋ ㄗㄞˋ ㄕㄧˇ ㄋ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30458373\"); 成语繁体:道在在溺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道无处不在 成语解释: 喻道之无所不在。 成语出处: 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东郭子问于庄子曰:‘所谓道,恶乎在?’庄子曰:‘无所不在。’

解释成语“飞龙在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飞龙在天: 拼音:fēi lóng zài tiān成语简拼:flzt注音:ㄈㄟ ㄌㄨㄙˊ ㄗㄞˋ ㄊㄧ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6337268\"); 成语繁体:飛龍在天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帝王等 成语解释: 比喻帝王在位。语本《易·干》:“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有圣德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