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苟留残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苟留残喘: 拼音:gǒu liú cán chuǎn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苟延残喘、苟延残息、苟延一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勉强维持 成语解释: 苟:苟且,勉强;残喘:临死前的喘息。勉强拖延一口没断的气。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成语出处: 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蔡婆埋冤五娘》:“奴家自把细米皮糠逼逻吃,苟留残喘。”英语翻译:prolong one\'s las

解释成语“延口残喘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延口残喘: 拼音:yán kǒu cán chuǎ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苟延残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延:把时间向后推移。延长残余的喘息。指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成语出处: 鲁迅《为了忘却的记念》:“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,写几句文章,算是从泥土中挖了一个小孔,自己延口残喘,这是怎样的世界呢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延” 的基本字义:

解释成语“蝉喘雷干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蝉喘雷干: 拼音:chán chuǎn léi gān成语简拼:cclg注音:ㄔㄢˊ ㄔㄨㄢˇ ㄌㄟˊ ㄍ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118301779\"); 成语繁体:蟬喘靁干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;指天热干旱 成语解释: 蝉喘息,雷声净。形容酷热干旱 成语出处: 前蜀 贯休《苦热寄赤松道者》:“蝉喘雷干冰井融,些子清风有何

解释成语“喘息未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喘息未定: 拼音:chuǎn xī wèi dìng成语简拼:cxwd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10916535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喘息未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比喻时间短 成语解释: 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。指还没有休息、恢复的时间。喘息:呼吸急 成语出处: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七十七回:“方才进步,喘息

解释成语“喘息之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喘息之间: 拼音:chuǎn xī zhī jiān成语简拼:cxzj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65411774\"); 成语繁体:喘息之閒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短时间 成语解释: 喘一口气的功夫。比喻时间短。 成语出处: 《后汉书·张纲传》:“若鱼遊釜中,喘息须臾之间耳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喘” 的基本字义

解释成语“喘月吴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喘月吴牛: 拼音:chuǎn yuè wú niú成语简拼:cywn注音:ㄔㄨㄢˇ ㄩㄝˋ ㄨˊ ㄋㄧ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60513027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吴牛喘月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成语出处: 五代 谭用之《寄王侍御》诗:“喘月吴牛知夜至,嘶风胡马识秋来

解释成语“胸喘肤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胸喘肤汗: 拼音:xiōng chuǎn fū hà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、定语;用于疲劳时 成语解释: 汗:出汗。形容疲乏到极点 成语出处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胸喘肤汗,人极马倦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胸” 的基本字义: 身体前面颈下腹上的部分,借指心里:~脯。~膛。~腔。~口。~骨。~椎。~膜。~怀(抱负、气量)。~襟(

解释成语“喘息之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喘息之机: 拼音:chuǎn xī zhī jī成语繁体:喘息之機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短的时间 成语解释: 暂停活动、舒缓一段时间 成语出处: 金玉舟《赵匡胤》第31章:“柴荣那里肯给敌军以喘息之机,立刻挥军急追。” 成语例子: 我们趁敌人喘息之机快速集结,迅速出击英语翻译:breathing spell time 成语

解释成语“气喘如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气喘如牛: 拼音:qì chuǎn rú niú成语简拼:qcrn注音:ㄑㄧˋ ㄔㄨㄢˇ ㄖㄨˊ ㄋㄧ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5026450\"); 成语繁体:氣喘如牛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气喘吁吁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指出粗气 成语解释: 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。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九回:“脸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