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一气呵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气呵成: 拼音:yī qì hē chéng成语简拼:yqhc注音:ㄧ ㄑㄧˋ ㄏㄜ ㄔ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503511354\"); 成语繁体:一氣呵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鼓作气、势如破竹反义词:一波三折、老牛破车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呵:呼气。一口气做成。形容文章结构紧

解释成语“杀人偿命,欠债还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杀人偿命,欠债还钱: 拼音:shā rén cháng mìng,qiàn zhài huán qián成语繁体:殺人偿命,欠債還錢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偿:偿还。杀人者须抵命,欠债者要还钱 成语出处: 元·马致远《任风子》第二折:“可知道杀人偿命,欠债还钱,你这般说才是。” 成语例子: 清

解释成语“呵壁问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呵壁问天: 拼音:hē bì wèn tiān成语简拼:hbwt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5462501\"); 成语繁体:呵壁問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呵:大声呵斥;问天:向天发问。形容文人不得志而发牢骚。 成语出处: 汉 王逸《天问序》:“仰见图画,因书其壁,呵而问之,以渫愤懑,舒泻愁思。” 成语例

解释成语“呵欠连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呵欠连天: 拼音:hē qiàn lián tiān成语简拼:hqlt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20416593\"); 成语繁体:呵欠連天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反义词:精神抖擞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发困时 成语解释: 呵欠:困倦时往往情不自禁地张开大口吸气的现象。不断的打哈欠。①形容尚未睡醒。②比喻非常疲倦的样子。亦作“

解释成语“篝灯呵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篝灯呵冻: 拼音:gōu dēng hē dòng注音:ㄍㄡ ㄉㄥ ㄏㄜ ㄉㄨㄙˋ成语繁体:篝燈呵凍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置灯于笼中,并以口气嘘物取暖。比喻写作之勤奋 成语出处: 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》:“因为简择数条,附此录之末,以不没其篝灯呵冻之劳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篝” 的基本字义: 竹笼:

解释成语“信口开呵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信口开呵: 拼音:xìn kǒu kāi hē成语简拼:xkkh注音:ㄒㄧㄣˋ ㄎㄡˇ ㄎㄞ ㄏㄜ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02314014\"); 成语繁体:信口開呵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信口开喝、信口开河、信口开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指随口乱说 成语解释: 见“信口开合”。 成语出处: 元·尚仲贤《气英布》第一折:“你待要着死

解释成语“呵笔寻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呵笔寻诗: 拼音:hē bǐ xún shī成语繁体:呵筆尋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读书 成语解释: 呵笔:吹热气解冻笔;寻诗:寻觅诗句。形容冬日苦吟 成语出处: 唐·罗隐《雪》诗:“寒窗呵笔寻诗句,一片飞来纸上销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呵” 的基本字义: 怒责:~责。~斥(亦作“呵叱”)。~禁。 吁气:~冻(哈气使暧)。一气~成。 象声词

解释成语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: 拼音:wàn shì jù bèi,zhǐ qiàn dōng fēng成语简拼:wsjf注音:ㄨㄢˋ ㄕㄧˋ ㄐㄨˋ ㄅㄟˋ ,ㄓㄧ ㄑㄧㄢˋ ㄉㄨㄙ ㄈㄥ发音:(\"xxzl.com.4080442068693\"); 成语繁体:萬事俱備,隻欠東風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分句;指等待时机 成语解释: 一

解释成语“呵佛骂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呵佛骂祖: 拼音:hē fó mà zǔ成语简拼:hfmz注音:ㄏㄜ ㄈㄛˊ ㄇㄚˋ ㄗ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6522534\"); 成语繁体:呵佛駡祖感情色彩:褒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敢作敢为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原指如果不受前人拘束,就可以突破前人。后比喻没有顾虑,敢做敢为。 成语出处: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

解释成语“一呵而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呵而就: 拼音:yī hē ér jiù成语简拼:yhej注音:ㄧ ㄏㄜ ㄦˊ ㄐㄧ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10414064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一气呵成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状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一口气完成。 成语出处: 郭绍虞《中国文学批评史》十四:“感兴不来,也不能勉强去酝酿。当它来的时候,酝酿成熟,故能提起锐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