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汉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汉牍: 拼音:hàn dú 注音:ㄏㄢˋ ㄉㄨˊ 词语解释: 指 汉 代史籍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汉” 的基本字义: 天河:银~。云~。气冲霄~。 成年男人:~子。老~。 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:~族。~人(a.汉族人;b.指汉代的人)。 中国朝代名:~代。~隶(a.汉代的隶书。b.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)。 含有“汉” 的词语: 养汉 星汉神砂 星汉砂 星汉 挑脚汉 神汉 秋汉 前汉 南汉 皇汉 胡

解释词语“让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让牍: 拼音:ràng dú 注音:ㄖㄤˋ ㄉㄨˊ 词语解释: 即让表。 宋 王珪 《吴奎免恩命第二札子不允诏》:“盖稽众之雋名,岂絫资于大任,何继腾于让牘,欲深避于宠途。”参见“ 让表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让” 的基本字义: 不争,尽(jǐn)着旁人:~步。~位。谦~。 请:~茶。 许,使:不~他来。 任凭:~他闹去。 被:~雨淋了。 索取一定代价,把东西给人:出~。转(zhuǎn )~。

解释词语“讯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讯牍: 拼音:xùn dú 注音:ㄒㄩㄣˋ ㄉㄨˊ 词语解释: 问候的书信。 宋 胡宿 《谢子庄知郡启》:“遐记朋簪之旧,荐貽讯牘之华,执玩以还,感藏无斁。” 宋 胡宿 《谢运使部中启》:“枉襃华之讯牘,敦茂悦之襟情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讯” 的基本字义: 问,特指法庭中的审问:审~。刑~。~问。 消息,信息:通~。音~。~息。 告,陈诉:“夫也不良,歌以~之。” 中国西周时对俘虏的称谓:执~(

解释词语“玉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玉牍: 拼音:yù dú 注音:ㄧㄩˋ ㄉㄨˊ 词语解释: 玉简。《河图考灵曜》:“ 秦王 政 以白璧沉河,有 黑头公 从河出,谓 政 曰:‘ 祖龙 来,授天宝。’开,中有尺二玉牘。”参见“ 玉简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玉” 的基本字义: 石头的一种,质细而坚硬,有光泽,略透明,可雕琢成工艺品:~石。~器。~玺(君主的玉印)。抛砖引~。金~良言。~不琢,不成器。 美,尊贵的,敬辞:~泉。~液(美

解释词语“长篇累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长篇累牍: 拼音:cháng piān lěi dú 注音:ㄔㄤˊ ㄆㄧㄢ ㄌㄟˇ ㄉㄨˊ 词语解释: 指文章篇幅很长。 清 黄宗羲 《陈令升先生传》:“高会广座,有所徵引,长篇累牘,应口吟诵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七回:“那知一想,才觉长篇累牘,不合体裁;三言五语,包括不住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一回:“本府亲自看过,长篇累牘,后面还有你的名姓图书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长” 的基本字义: 两端的距离

解释词语“尺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尺牍: 拼音:chǐ dú 注音:ㄔㄧˇ ㄉㄨˊ 词语解释: ◎ 尺牍 chǐdú 长一尺的木简;信札 与人尺牍,主皆臧去以为荣。——《汉书·陈遵传》 寄长怀于尺牍。——杜笃《吊比干文》 -- (1).长一尺的木简。古代用以书写。《后汉书·北海靖王兴传》:“及寝病,帝驛马令作草书尺牘十首。” 李贤 注:“《説文》云:‘

解释词语“尺二寸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尺二寸牍: 拼音:chǐ èr cùn dú 注音:ㄔㄧˇ ㄦˋ ㄘㄨㄣˋ ㄉㄨˊ 词语解释: 一尺二寸长的简牍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 中行説 令单于以尺二寸牘,及印封皆令广长大,倨驁其辞曰‘天地所生日月所置 匈奴 大单于敬问 汉皇帝 无恙’,所以遗物言语亦云云。”亦省称“ 尺二 ”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檄移》:“ 张仪 檄 楚 ,书以尺二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尺” 的基本字义: 中

解释词语“尺一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尺一牍: 拼音:chǐ yī dú 注音:ㄔㄧˇ ㄧ ㄉㄨˊ 词语解释: 见“ 尺一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尺” 的基本字义: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(亦称“市尺”。一尺等于十寸。西汉时一尺等于0.231米,今三尺等于一米):~素(a.一尺长的白绢,借指小画幅;b.书信)。~短寸长。~牍。 量长度的器具:竹~。 像尺的东西:铁~。仿~。戒~。 含有“尺” 的词语: 关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百尺竿头,更

解释词语“公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公牍: 拼音:gōng dú 注音:ㄍㄨㄙ ㄉㄨˊ 词语解释: (1).公文。 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续集·误助》:“今人有复名而单书一字者, 刘韶美 名 仪凤 ,守 蜀 郡,尝有公牘至省部,单书一 仪 字。” 清 薛福成 《出使四国公牍序》:“公牘之体:曰奏疏,下告上之辞也;曰咨文,平等相告也;其虽平等而稍示不敢与抗者,则曰咨呈;曰札文,曰批答,上行下之辞也。” 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邮政上》:“凡

解释词语“巨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巨牍: 拼音:jù dú 注音:ㄐㄨˋ ㄉㄨˊ 词语解释: 规模弘大的著作。 田北湖 《论文章源流》:“及乎《尔雅》,体制乃备,则长篇巨牘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巨” 的基本字义: 大,很大:~大。~人(a.身材异常高的人;b.童话里指比一般人高大,有神力的人;c.喻有巨大影响和贡献的人)。~匠(泛称在科学或文艺上有极大成就的人)。~子(a.中国战国时墨家学派领袖的尊称;b.在某 含有“巨” 的

解释词语“木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木牍: 拼音:mù dú 注音:ㄇㄨˋ ㄉㄨˊ 词语解释: 古代用以写字的木简。 叶德辉 《书林清话·书之称叶》:“牒则木牘一版之称。” 洪楼 《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简介》:“从墓中出土木牍得知,墓的埋葬时间是 汉文帝 初元 十二年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木” 的基本字义: 树类植物的通称:树~。乔~。灌~。~石(树木和石头,喻没有知觉和情感的东西)。缘~求鱼。 木料、木制品:~材。~器。~

解释词语“书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书牍: 拼音:shū dú 注音:ㄕㄨ ㄉㄨˊ 词语解释: ◎ 书牍 shūdú 书信 书牍盈案 -- 简牍书信之类的总称。《梁书·范云传》:“及居选官,任守隆重,书牘盈案,宾客满门, 云 应对如流,无所壅滞。” 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三:“有士人颇强记自负,饮酒世尠双。乃求朝士之有声价者,藉其书牘与先容。一旦持謁 张 , 张 得函啟缄,喜曰:‘君果多闻耶,又能敌吾饮。’”

解释词语“文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文牍: 拼音:wén dú 注音:ㄨㄣˊ ㄉㄨˊ 词语解释: ◎ 文牍 wéndú (1) ∶指公文书信等 (2) ∶旧时也指官府中经管文牍的人 -- (1).公文案牍。 宋 苏轼 《上初即位论治道》之二:“而尚书诸曹,文牘繁重,穷日之力,书纸尾不暇,此皆苛察之过也。” 元 迺贤 《赠张直言南归》诗

解释词语“文牍主义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文牍主义: 拼音:wén dú zhǔ yì 注音:ㄨㄣˊ ㄉㄨˊ ㄓㄨˇ ㄧˋ 词语解释: ◎ 文牍主义 wéndúzhǔyì 一种官僚主义作风。不下基层搞调查,而仅在办公室签发文件,想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 -- 官僚主义的一种表现。高高在上,只满足于批发公文表格,企图用公文表格来解决问题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文” 的基本字义: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~锦。 刺画花

解释词语“三千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三千牍: 拼音:sān qiān dú 注音:ㄙㄢ ㄑㄧㄢ ㄉㄨˊ 词语解释: 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 朔 ( 东方朔 )初入 长安 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千奏牘。”后用以指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。三千,极言其多。 宋 苏轼 《次韵子由送千之姪》:“闭门试草三千牘,仄席求人少似今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帝城》诗之一:“悠悠未了三千牘,碌碌翻随十九人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三” 的基本字义: 数名,二加一(

解释词语“削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削牍: 拼音:xuē dú 注音:ㄒㄩㄝ ㄉㄨˊ 词语解释: 古时削薄竹木成片,用以书写。有误则刮去重写,谓之“削牘”。后用以泛称书写、撰述。《汉书·游侠传·原涉》:“ 涉 乃侧席而坐,削牘为疏,具记衣被棺木,下至饭含之物,分付诸客。” 宋 陆游 《与成都张阁学启》:“将携孥而就食,敢削牘以告行。” 清 钮琇 《觚賸·惠士陈言》:“敢削牘以陈辞,谨伏辕而待命。” 康有为 《屠梅君侍御谢官归索诗为别

解释词语“笺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笺牍: 拼音:jiān dú 注音:ㄐㄧㄢ ㄉㄨˊ 词语解释: ◎ 笺牍 jiāndú 信札 -- 文书。 宋 苏轼 《答许状元启》:“忽承牋牘之临,皆自听闻之误。” 明 胡应麟 《少室山房笔丛·史书佔毕五》:“ 宋 刘穆之 目览词讼,手答牋牘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笺” 的基本字义: 注释:~注。 小幅华贵的纸张,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:便~。信~。 书信:~札。~牍。华~。 文

解释词语“禀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禀牍: 拼音:bǐng dú 注音:ㄅㄧㄥˇ ㄉㄨˊ 词语解释: 亦作“禀牘”。 呈给上级的文书。 清 黄六鸿 《福惠全书·莅任·承事上司》:“或因要务,应修禀牘,更须悉白情事。” 清 薛福成 《<出使四国公牍>序》:“曰详文,曰稟牘,皆以下官告其上官者也。” 姚琮 《史致谔的档案说明》:“内容为 史致谔 禀牍的底稿,可供研究 太平天囯 史者参考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禀” 的基本字义: 承受,生

解释词语“留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留牍: 拼音:liú dú 注音:ㄌㄧㄨˊ ㄉㄨˊ 词语解释: 积压文案。 清 江藩 《汉学师承记·武亿》:“赐同进士出身,以知县用。辛亥,选 山东 博山县 ,讼无留牘,祷雨即降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留” 的基本字义: 停止在某一个地方:停~。~学。~任。~级。~步。~守。~驻。 注意力放在上面:~心。~神。~意。 不忍舍弃,不忍离去:~连。~恋。 不使离开:~客。~宿。挽~。拘~。 接受:收~

解释词语“案牍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案牍: 拼音:àn dú 注音:ㄢˋ ㄉㄨˊ 词语解释: ◎ 案牍 àndú 公事文书 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——唐· 刘禹锡《陋室铭》 -- 官府文书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落日怅望》诗:“情嗜幸非多,案牘偏为寡。”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事始一》:“以 江西 民喜讼,多窃去案牘,而州县不能制, 湛 为立千丈架阁。” 刘师培 《论近世文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