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斟忱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斟忱: 拼音:zhēn chén 注音:ㄓㄣ ㄔㄣˊ 词语解释: 犹迟疑。 汉 冯衍 《显志赋》:“意斟忱而不澹兮,俟回风而容与。”《后汉书·冯衍传下》作“斟愖”。 李贤 注:“斟愖,犹迟疑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斟” 的基本字义: 往杯盏里倒饮料:~茶。~酒。 古代指精羹汁:厨人进~。 含有“斟” 的词语: 二斟 不斟 句斟字酌 自斟 字斟句酌 羊斟 行斟 同斟 低唱浅斟 依斟流彘 浅斟低唱

解释词语“同斟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同斟: 拼音:tóng zhēn 注音:ㄊㄨㄙˊ ㄓㄣ 词语解释: 一同饮酒。 前蜀 韦庄 《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》:“会随仙羽化,香蚁且同斟。” 宋 秦观 《拟韦应物》诗:“邻父缩新醅,林下邀同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同” 的基本字义: 一样,没有差异;相~。~一(a.一致,统一;b.共同的一个或一种)。~侪(同辈)。~庚(同岁)。~年。~胞。~人(a.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;b.同

解释词语“依斟流彘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依斟流彘: 拼音:yī zhēn liú zhì 注音:ㄧ ㄓㄣ ㄌㄧㄨˊ ㄓㄧˋ 词语解释: 《史记·夏本纪》“ 帝相 崩,子 帝少康 立” 张守节 正义引《帝王纪》曰:“ 帝相 徙于 商丘 ,依同姓诸侯 斟寻 。 羿 恃其善射……使 奡 帅师灭 斟灌 、 斟寻 ,杀 夏帝相 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 厉王 虐,国人谤王。 邵公 告曰:‘民不堪命矣!’王怒,得 卫 巫,使监谤者,以告,则杀之。国

解释词语“不斟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不斟: 拼音:bù zhēn 注音:ㄅㄨˋ ㄓㄣ 词语解释: 古代 南楚 谓疾病少愈而加剧为不斟。 宋 王应麟 《困学纪闻·评诗》:“《方言》:斟,益也;凡病少愈而加剧谓之不斟,或谓之何斟。 吕居仁 答 曾吉父 诗:‘记我今年病不斟’盖用此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~去。~多。~法。~料。~材(才

解释词语“字斟句酌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字斟句酌: 拼音:zì zhēn jù zhuó 注音:ㄗㄧˋ ㄓㄣ ㄐㄨˋ ㄓㄨㄛˊ 词语解释: ◎ 字斟句酌 zìzhēn-jùzhuó 形容行文吐字细致谨慎,逐字逐句斟酌选定 -- 对每一字、每一句都仔细斟酌、推敲。形容说话或写作的态度十分慎重。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

解释成语“斟酌损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斟酌损益: 拼音:zhēn zhuó sǔn yì注音:ㄓㄣ ㄓㄨㄛˊ ㄙㄨㄣˇ ㄧˋ成语繁体:斟酌損益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认真考虑 成语解释: 斟酌:考虑;损:减少;益:增加。仔细考虑,斟情酌理,掌握分寸 成语出处: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:“至于斟酌损益,进尽忠言,则攸之、祎、允之任也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

解释成语“不胜杯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胜杯酌: 拼音:bù shèng bēi zhuó成语繁体:不勝桮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不胜杯杓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喝醉了 成语解释: 不胜:经不起。比喻喝酒太多,为酒所困 成语出处: 宋·朱彧《萍洲可谈》第三卷:“东坡倅杭,不胜杯酌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不” 的基本字义: 副词。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

解释成语“清酌庶羞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清酌庶羞: 拼音:qīng zhuó shù xiū成语繁体:清酌庻羞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美酒佳肴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清酌:祭祀用的酒;庶羞:美食。指美酒佳肴或祭祀用品 成语出处: 唐·柳宗元《祭吕衡州温文》:“奉清酌庶羞之奠,敬祭示吕八兄化光之灵。” 成语例子: 元·杨景贤《西游记》第四折:“玄奘谨以清酌庶羞,致祭于亡考

解释成语“字斟句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字斟句酌: 拼音:zì zhēn jù zhuó成语简拼:zzjz注音:ㄗㄧˋ ㄓㄣ ㄐㄨˋ ㄓㄨㄛˊ发音:(\"xxzl.com.4071836451297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咬文嚼字、精雕细刻、精益求精反义词:离题万里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一字一句都推敲、斟酌。形容说话、作文章严谨慎重。

解释成语“句斟字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句斟字酌: 拼音:jù zhēn zì zhuó成语简拼:jzzz注音:ㄐㄨˋ ㄓㄣ ㄗㄧˋ ㄓㄨㄛ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1072677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字斟句酌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;指逐句逐字仔细推敲 成语解释: 指写文章或说话时慎重细致,一字一句地推敲琢磨。 成语出处: 清 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第一卷:“宋儒积一

解释成语“浅斟低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浅斟低酌: 拼音:qiǎn zhēn dī zhuó成语繁体:淺斟低酌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反义词:一饮而尽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人悠闲时 成语解释: 斟:筛酒;酌:饮酒。慢慢地饮着茶酒欣赏。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20回:“当下四人对着楼头新月,浅斟低酌。” 成语例子: 高阳《胡雪岩全传·平步青云》上册:

解释成语“浅斟低讴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浅斟低讴: 拼音:qiǎn zhēn dī ōu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浅斟低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烦闷的时候 成语解释: 斟:筛酒;讴:歌唱。斟着茶酒,低声歌唱。形容悠然自得、遣兴消闲的样子 成语出处: 明·无名氏《东篱赏菊》第一折:“我则待休休游游,他道是御酒金瓯,浅斟低讴,锦袋吴钩,拜相封侯。”英语翻译:sip wine slowly an

解释成语“酌水知源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酌水知源: 拼音:zhuó shuǐ zhī yuán成语简拼:zszy注音:ㄓㄨㄛˊ ㄕㄨㄟˇ ㄓㄧ ㄧㄨㄢ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9405775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饮水思源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饮水要明白它的来源。比喻不忘本。 成语出处: 明·张居正《答上师相徐存斋书》之二六:“谬膺重任,得免愆

解释成语“浅斟低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浅斟低唱: 拼音:qiǎn zhēn dī chàng成语简拼:qzdc注音:ㄑㄧㄢˇ ㄓㄣ ㄉㄧ ㄔㄤ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203583008\"); 成语繁体:淺斟低唱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浅斟低讴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慢慢地喝酒,低低地歌唱。形容封建时代的士大夫消闲享乐的情状。 成语出处: 宋 陶穀《清

解释成语“酌金馔玉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酌金馔玉: 拼音:zhuó jīn zhuàn yù成语简拼:zjzy注音:ㄓㄨㄛˊ ㄐㄧㄣ ㄓㄨㄢˋ ㄧㄩ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9555794\"); 成语繁体:酌金饌玉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炊金馔玉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,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。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。 成语出处: 唐·骆宾

解释成语“酌古准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酌古准今: 拼音:zhuó gǔ zhǔn jīn成语简拼:zgzj注音:ㄓㄨㄛˊ ㄍㄨˇ ㄓㄨㄣˇ ㄐ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9475783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酌古准今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张居正《请专官纂修疏》:“今既汇为一书,固当深究本原,备详因革,酌古准今,以定一代之章程

解释成语“酌盈剂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酌盈剂虚: 拼音:zhuó yíng jì xū成语简拼:zyjx注音:ㄓㄨㄛˊ ㄧㄥˊ ㄐㄧˋ ㄒㄩ发音:(\"xxzl.com.4080218583352\"); 成语繁体:酌盈劑虚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取长补短、酌盈注虚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拿多余的弥补不足的或亏损的。 成语出处: 明 张居正《请裁定宗藩事例疏》:“上不

解释成语“低唱浅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低唱浅斟: 拼音:dì chàng qiǎn zhēn成语简拼:dcqz注音:ㄉㄧ ㄔㄤˋ ㄑㄧㄢˇ ㄓㄣ发音:(\"xxzl.com.4080231533714\"); 成语繁体:低唱淺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浅斟低唱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一种安乐自在的神态 成语解释: 低唱:轻柔地歌唱;斟:喝酒。听人轻柔地歌唱,并自在地慢慢饮酒。形容一种安乐自在

解释成语“酌古沿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酌古沿今: 拼音:zhuó gǔ yán jīn成语简拼:zgyj注音:ㄓㄨㄛˊ ㄍㄨˇ ㄧㄢˊ ㄐ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9405774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斟酌古今沿革,以明源流。 成语出处: 唐·长孙讷言《〈切韵笺注〉序》:“此制酌古沿今,无以加也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酌”

解释成语“酌古斟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酌古斟今: 拼音:zhuó gǔ zhēn jīn成语简拼:zgzj注音:ㄓㄨㄛˊ ㄍㄨˇ ㄓㄣ ㄐ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80319445780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酌古参今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斟酌古今之事,互相参照。 成语出处: 明·杨慎《词品·填词用韵宜谐俗》:“此词连用数韵,酌古斟今,尤妙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