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正身率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正身率下: 拼音:zhèng shēn shuài xià成语简拼:zslx发音:(\"xxzl.com.4080323436075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以身作则、整躬率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端正自身,为下属表率。 成语出处: 汉 荀悦《汉纪 武帝纪三》:“仲舒正身率下,所居而治。” 成语例子: 〖示例〗任总内外,位兼台

解释成语“鹿死不择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鹿死不择荫: 拼音:lù sǐ bù zé yīn成语简拼:lsbz注音:ㄌㄨˋ ㄙㄧˇ ㄅㄨˋ ㄗㄜˊ 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805182810314\"); 成语繁体:鹿死不擇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鹿死不择音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比喻只求安身,不择地方 成语解释: 比喻只求安身,不择处所。亦比喻情况危急,无法慎重考虑。 成语出处: 见“鹿

解释成语“鹿死不择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鹿死不择音: 拼音:lù sǐ bù zé yīn成语简拼:lsby注音:ㄌㄨˋ ㄙㄧˇ ㄅㄨˋ ㄗㄜˊ ㄧㄣ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4029140\"); 成语繁体:鹿死不擇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鹿死不择荫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宾语;比喻只求安身,不择地方 成语解释: 比喻只求能够安身,并不选择地方。 成语出处: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

解释成语“百身何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百身何赎: 拼音:bǎi shēn hé shú成语简拼:bsms注音:ㄅㄞˇ ㄕㄣ ㄏㄜˊ ㄕㄨ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3049070\"); 成语繁体:百身何贖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百身莫赎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主语、分句;用于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悲痛 成语解释: 身:指生命;何:怎能;赎:抵换。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命也抵换不回来。 成语

解释成语“碎骨粉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碎骨粉身: 拼音:suì gǔ fěn shēn成语简拼:sgfs注音:ㄙㄨㄟˋ ㄍㄨˇ ㄈㄣˇ ㄕㄣ发音:(\"xxzl.com.4072138356975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粉身碎骨、碎身粉骨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、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见“碎身粉骨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回:“崇黑虎大怒骂

解释成语“粉身碎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粉身碎骨: 拼音:fěn shēn suì gǔ成语简拼:fssg注音:ㄈㄣˇ ㄕㄣ ㄙㄨㄟˋ ㄍㄨ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23593064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肝脑涂地、身首异处、杀身成仁反义词:完好无损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形容人为某种目的而死 成语解释: 全身粉碎。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

解释成语“身死名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身死名辱: 拼音:shēn sǐ míng rǔ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境遇 成语解释: 辱:玷辱。人死了声誉还受到了玷辱 成语出处: 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76回:“但当以郑忽标题,专写三折,而未折证以鲁桓公之求援,而反致身死名辱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身” 的基本字义: 人、动物的躯体,物体的主要部分:~躯

解释成语“身贫如洗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身贫如洗: 拼音:shēn pín rú xǐ成语繁体:身貧如洗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一贫如洗反义词:腰缠万贯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极其贫穷 成语解释: 身:自身。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,什么都没有。形容十分贫穷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举案齐眉》第一折:“如今梁鸿学成满腹文章,争奈身贫如洗,沿门题笔为生。”英语翻译:carr

解释成语“择人而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择人而事: 拼音:zé rén ér shì成语繁体:擇人而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事:待奉。选择好人,侍奉终身 成语出处: 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七回:“其实,采秋乘此机会,要择人而事,不理旧业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择” 的基本字义: 挑拣,挑选:~取。~优。抉~。~善而从。饥不~食。 含有

解释成语“择地而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择地而蹈: 拼音:zé dì ér dǎo成语简拼:zded注音:ㄗㄜˊ ㄉㄧˋ ㄦˊ ㄉㄠ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432414233\"); 成语繁体:擇地而蹈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选择地方行走。形容做事小心谨慎。 成语出处: 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或择地而蹈之,时然后出言,行不由径,非公正不发愤

解释成语“择善而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择善而行: 拼音:zé shàn ér xíng成语简拼:zsex注音:ㄗㄜˊ ㄕㄢˋ ㄦˊ ㄒ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103112744\"); 成语繁体:擇善而行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择善而从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谓选择有益的事去做。 成语出处: 唐·魏徵《十渐不克终疏》:“此直意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