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瑶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瑶缄: 拼音:yáo jiān 注音:ㄧㄠˊ ㄐㄧㄢ 词语解释: (1).藏书的玉箧。亦指珍贵的典籍。 唐 王勃 《乾元殿颂》:“瑶缄考懿,金板藏功。” 唐 温庭筠 《老君庙》诗:“百二关山扶玉座,五千文字閟瑶缄。” (2).对他人信札的美称。 唐 王勃 《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》:“遂令启瑶缄者,攀胜集而长怀;披琼翰者,仰高筵而不暇。” 唐 罗隐 《寄黔中王从事》诗:“贪将醉袖矜鶯谷,不把瑶缄附

解释词语“缄嘿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缄嘿: 拼音:jiān hēi 注音:ㄐㄧㄢ ㄏㄟ 词语解释: 见“ 缄默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缄” 的基本字义: 捆东西的绳索。 书信:~素。~扎。 封,闭:~口。~制(封锁)。~封。~密。~默。 含有“缄” 的词语: 三缄其口 三缄 书缄 开缄 讯缄 石缄金匮 发缄 守瓶缄口 机缄 华缄 芳缄 鱼缄 披缄 泥缄 金人三缄 幽缄 封缄 通缄 秘缄 密缄 “嘿” 的基本字义: 〔~~〕象声词,

解释词语“缄怨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缄怨: 拼音:jiān yuàn 注音:ㄐㄧㄢ ㄧㄨㄢˋ 词语解释: 谓心怀怨恨。 唐 沉佺期 《和杜麟台元志<春情>》:“沉思若在梦,缄怨似无忆。” 唐 皎然 《古别离》诗:“谁堪缄怨者,持此伤怀抱。” 明 何景明 《明月篇》:“玉箸青蛾苦缄怨,缄怨含情不能吐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缄” 的基本字义: 捆东西的绳索。 书信:~素。~扎。 封,闭:~口。~制(封锁)。~封。~密。~默。 含有“缄”

解释词语“缄绳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缄绳: 拼音:jiān shéng 注音:ㄐㄧㄢ ㄕㄥˊ 词语解释: 古代用以束棺的绳索。《礼记·丧服大记》“君封以衡,大夫士以咸” 汉 郑玄 注:“咸读为缄……今 齐 人谓棺束为缄绳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缄” 的基本字义: 捆东西的绳索。 书信:~素。~扎。 封,闭:~口。~制(封锁)。~封。~密。~默。 含有“缄” 的词语: 三缄其口 三缄 书缄 开缄 讯缄 石缄金匮 发缄 守瓶缄口 机缄

解释词语“缄愁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缄愁: 拼音:jiān chóu 注音:ㄐㄧㄢ ㄔㄡˊ 词语解释: 谓寄信言别愁相思。 隋 江总 《七夕》诗:“横波翻泻泪,束素反缄愁。” 唐 李白 《寄远》诗之八:“两不见,但相思;空留锦字表心素,至今缄愁不忍窥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缄” 的基本字义: 捆东西的绳索。 书信:~素。~扎。 封,闭:~口。~制(封锁)。~封。~密。~默。 含有“缄” 的词语: 三缄其口 三缄 书缄 开缄 讯缄 石

解释词语“缄秘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缄秘: 拼音:jiān mì 注音:ㄐㄧㄢ ㄇㄧˋ 词语解释: 谓封闭隐秘。 唐 孙过庭 《书谱》:“古今阻絶,无所质问,设有所会,缄祕已深,遂令学者茫然,莫知领要。” 唐 孙过庭 《书谱》:“四海知音,或存观省。缄祕之旨,余无取焉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缄” 的基本字义: 捆东西的绳索。 书信:~素。~扎。 封,闭:~口。~制(封锁)。~封。~密。~默。 含有“缄” 的词语: 三缄其口 三缄 书

解释词语“缄题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缄题: 拼音:jiān tí 注音:ㄐㄧㄢ ㄊㄧˊ 词语解释: 信函的封题。亦指书信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支诺皋下》:“尝以五彩纸为缄题,其侈纵自奉,皆此类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令狐相公与梦得交情素深眷予分亦不浅一闻薨逝相顾泫然》诗:“缄题重叠语殷勤,存殁交亲自此分。” 宋 孙光宪 《北梦琐言》卷十:“将军所便,不敢奉违,某有故欲往 江 淮 上,希三两处护戎缄题。” 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

解释词语“密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密缄: 拼音:mì jiān 注音:ㄇㄧˋ ㄐㄧㄢ 词语解释: 犹密封。 宋 丁谓 《丁晋公谈录》:“﹝ 赵普 ﹞曰:‘ 晋王 素有德望,众所钦服,官家万年千载后,合是 晋王 继统。’仍上一札子论之。 昭宪 密缄题署,藏之於宫内。” 梁启超 《变法通议·论不变法之害》:“至於国本之説,歷代所重,自 理 密 亲王之废, 世宗 创为密缄之法。”按,《清史稿·世宗纪》:“召王大臣九卿面諭之曰:‘建储一事

解释词语“封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封缄: 拼音:fēng jiān 注音:ㄈㄥ ㄐㄧㄢ 词语解释: 包封;封缄标记。 唐 李适之 《大唐故法现大禅师碑铭》:“ 永淳 岁,有三婆罗门寄金银珠寳於师,復置牀簀而归西域。其后有贼劫房,惟此诸寳独在。出入三载,主乃东来,各以还之,封缄如故。”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记事一》:“ 丁 督索甚急, 郇 即出旧物以偿之,而封缄如旧,尘已昏垢。” 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廷寄》:“故一时机密事件,

解释词语“幽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幽缄: 拼音:yōu jiān 注音:ㄧㄡ ㄐㄧㄢ 词语解释: 密封。《文选·谢惠连<捣衣>诗》:“盈篋自余手,幽缄候君开。” 吕延济 注:“幽,密;缄,封。” 唐 李白 《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》诗:“幽缄儻相传,何必向 天台 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幽” 的基本字义: 隐藏,不公开的:~会。~居(a.隐居;b.幽静的住处)。~愤。~咽。 形容地方很僻静又光线暗:~谷。~静。~暗。 沉静而安闲:~

解释词语“金人三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金人三缄: 拼音:jīn rén sān jiān 注音:ㄐㄧㄣ ㄖㄣˊ ㄙㄢ ㄐㄧㄢ 词语解释: 指人之慎言。语出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 孔子 观 周 ,遂入 太祖 后稷 之庙。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。三缄其口,而铭其背曰:‘古之慎言人也。’”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重言》:“於是奉 老氏 多败之戒,思金人三缄之义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金” 的基本字义: 一种化学元素,符号Au,原子序数79,黄赤

解释词语“披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披缄: 拼音:pī jiān 注音:ㄆㄧ ㄐㄧㄢ 词语解释: 开启信封。谓读信。 唐 萧颖士 《重答季清河书》:“ 临清 传 马子远 至 昌乐 ,奉问及,亦既披缄,慰惨交集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披” 的基本字义: 覆盖在肩背上:~星戴月。 穿戴:~挂。~甲。 打开,散开:~襟。~阅。~露(发表,公布,表露)。所向~靡。 劈开,裂开:竹竿~了。 含有“披” 的词语: 披卷 披坚执锐 披怀 披巾 披

解释词语“华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华缄: 拼音:huá jiān 注音:ㄏㄨㄚˊ ㄐㄧㄢ 词语解释: 亦作“ 华椷 ”。对他人书信的敬称。 唐 崔致远 《桂苑笔耕集·龙州裴岘尚书》:“远劳专介,特枉华缄,发函睹不灭之踪,满幅示相忧之旨。” 唐 皇甫枚 《三水小牍·步飞烟》:“岂谓公子,忽貽好音,发华椷而思飞,讽丽句而目新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华” 的基本字义: 美丽而有光彩的:~丽。~艳。~彩。~贵。~章。~表(亦称“桓表”)。

解释词语“机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机缄: 拼音:jī jiān 注音:ㄐㄧ ㄐㄧㄢ 词语解释: (1).机关开闭。谓推动事物发生变化的力量。亦指气数,气运。《庄子·天运》:“天其运乎?地其处乎?日月其争於所乎?孰主张是?孰维纲是?孰居无事推而行是?意者其有机缄而不得已邪?” 成玄英 疏:“机,关也;缄,闭也……谓有主司关闭,事不得已。” 南朝 宋 谢灵运 《山居赋》:“览明达之抚运,乘机缄而理默。”《隐居通议·古赋一》引 宋 傅幼

解释词语“石缄金匮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石缄金匮: 拼音:shí jiān jīn guì 注音:ㄕㄧˊ ㄐㄧㄢ ㄐㄧㄣ ㄍㄨㄟˋ 词语解释: 同“ 石室金匱 ”。 吕志伊 《读史感赋》诗:“统一功成 司马帝 ,石缄金匱有传薪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石” 的基本字义: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:~破天惊(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)。 指石刻:金~。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:药~。药~之言(喻规劝别人的话)。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。 姓。 含有“石”

解释词语“开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开缄: 拼音:kāi jiān 注音:ㄎㄞ ㄐㄧㄢ 词语解释: 开拆(函件等)。 唐 李白 《久别离》诗:“况有锦字书,开缄使人嗟。” 宋 欧阳修 《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》诗:“病眸昏涩乍开缄,灿若月星明错落。” 清 曹寅 《偶得木瓜二枚送橘圃》诗之二:“开缄已许疎襟透,岂惜常年损俸钱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开” 的基本字义: 启,张,把关闭的东西打开:~启。~化。~诚布公。 分割:对~。三十二~

解释词语“书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书缄: 拼音:shū jiān 注音:ㄕㄨ ㄐㄧㄢ 词语解释: 书信。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谢惠国坐亡》:“ 荆 閫 吕武忠 文德 ,平时事公谨,书缄往来,必称恩府,而自书为门下使臣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四七回:“ 李应 教请门馆先生来商议,修了一封书缄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书” 的基本字义: 成本的著作:~籍。~刊。~稿。~香。~卷气(指在说话、作文、写字、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)。~生

解释词语“三缄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三缄: 拼音:sān jiān 注音:ㄙㄢ ㄐㄧㄢ 词语解释: “三缄其口”的略语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疾谬》:“昔 陈灵 之被矢, 灌氏 之泯族,匪降自天,口实为之。枢机之发,荣辱之主,三缄之戒,岂欺我哉。” 唐 许浑 《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》诗:“帝图忧一失,臣节耻三缄。” 明 沉德符 《野获编·刑部·闺鉴图说跋》:“子韦布之士,岂知国家大计,宜从此三缄,无自取祸也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

解释词语“缄锁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缄锁: 拼音:jiān suǒ 注音:ㄐㄧㄢ ㄙㄨㄛˇ 词语解释: 亦作“ 缄鏁 ”。 封闭关锁。 唐 张读 《宣室志》卷六:“观殿有石函,长三尺餘,其上鏨出鸟兽花卉,文理纤妙,隣於鬼工,而缄鏁极固,泯然无毫缕之隙。” 南唐 刘崇远 《金华子杂编》卷下:“﹝ 郑傪 ﹞每朝炊报熟,即纳於库,逐时量给,缄鏁严密。”《宋史·外国传六·高昌》:“有 敕书楼 ,藏 唐太宗 、 明皇 御札詔敕,缄锁甚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