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茫无涯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茫无涯际: 拼音:máng wú yá jì成语简拼:mmyj注音:ㄇㄤˊ ㄨˊ ㄧㄚˊ ㄐ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100815015\"); 成语繁体:茫無涯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茫无边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巨大 成语解释: 辽阔浩渺而无边际。亦作“茫无边际”。 成语出处: 瞿秋白《〈饿乡纪程〉跋》:“如今

解释成语“遭际不偶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遭际不偶: 拼音:zāo jì bù ǒu成语简拼:zjbǒ注音:ㄗㄠ ㄐㄧˋ ㄅㄨˋ ㄡ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02415515\"); 成语繁体:遭際不偶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遭逢不偶、遭时不偶反义词:遭逢会遇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同“遭逢不偶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三回:“原来他

解释成语“响彻云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响彻云际: 拼音:xiǎng chè yún jì成语简拼:xcyj注音:ㄒㄧㄤˇ ㄔㄜˋ ㄧㄨㄣˊ ㄐ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472416849\"); 成语繁体:響徹雲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响彻云霄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声音响亮 成语解释: 见“响彻云霄”。 成语出处: 明·袁宏道《吴游记·虎丘》:“一夫登场,四座屏息

解释成语“不落边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落边际: 拼音:bù luò biān jì成语简拼:blbj注音:ㄅㄨˋ ㄌㄚˋ ㄅㄧㄢ ㄐ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82314890\"); 成语繁体:不落邊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不着边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言论空泛 成语解释: 指挨不上边,无着落。 成语出处: 张天翼《夏夜梦》二:“星星给搅得不

解释成语“遭际时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遭际时会: 拼音:zāo jì shí huì成语简拼:zjsh注音:ㄗㄠ ㄐㄧˋ ㄕㄧˊ ㄏㄨㄟ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7202615518\"); 成语繁体:遭際時會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遭逢时会、遭逢际会、遭遇际会反义词:遭际不偶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同“遭遇际会”。 成语出处: 陈夔龙《梦蕉亭杂记》卷一:“厥

解释成语“不切实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切实际: 拼音:bù qiē shí jì成语简拼:bqsj发音:(\"xxzl.com.40807051914684\"); 成语繁体:不切實際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不合实际反义词:切合实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虚幻的想法 成语解释: 不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: 丁寅生《孔子演义》第98回:“若是徒有虚名,不切实际,那就成事不足,败

解释成语“不合实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合实际: 拼音:bù hé shí jì成语繁体:不合實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不切实际反义词:切合实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虚幻的想法 成语解释: 指想法、计划等不现实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》:“凡是主观主义的,不合实际的,都是错误的。” 成语例子: 请把不合实际的计划修改一下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不

解释成语“切合实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切合实际: 拼音:qiē hé shí jì成语繁体:切合實際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动宾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不切实际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情等 成语解释: 指想法或做事合乎实际情况 成语出处: 毛泽东《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》:“做一切工作,必须切合实际。” 成语例子: 邓小平《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我们今后订计划,一定要切合实际,并

解释成语“属纩之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属纩之际: 拼音:zhǔ kuàng zhī j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属纩:将新棉花放在濒临死亡之人的鼻孔前,以验证他是否断气。指人疾病临危,弥留之时 成语出处: 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丧大记》:“疾病……男女改服,属纩以俟绝气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属” 的基本字义: 同一家族的:亲~。眷~。烈~。 类别:金~。吾~。

解释成语“指顾之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指顾之际: 拼音:zhǐ gù zhī jì成语繁体:指顧之際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指顾之间、指顾间事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指:用手指;顾:回头看。用手一指或回头一看的瞬间。比喻时间十分短暂 成语出处: 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:“俄见碧山出于远波……指顾之际,山与舟相逼,乃有彩船自山驰来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指” 的基本字义: 手伸

解释成语“应际而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应际而生: 拼音:yìng jì ér shēng成语繁体:應際而生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应时而生、应运而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新生事物 成语解释: 际:形势。指应天命而产生。现指适应时机而产生 成语出处: 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·刘先主志》:“方今大王应际而生,与神合契,愿速即洪业,以宁海内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应” 的基本字义: 该,当,又引申

解释成语“无际可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无际可寻: 拼音:wú jì kě xún成语简拼:wjkx注音:ㄨˊ ㄐㄧˋ ㄎㄜˇ ㄒㄩㄣ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95213973\"); 成语繁体:無際可尋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无懈可击反义词:有机可乘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找不出缺漏之处。 成语出处: 《魏书·李孝伯李冲传论》:“人参心膂,出干政事,献可

解释成语“去就之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去就之际: 拼音:qù jiù zhī jì成语繁体:去就之際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去就之分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就:接近。指进退的分寸 成语出处: 南朝·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寻君去就之际非有他故,直以不能内审诸己,外受流言,以至于此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去” 的基本字义: 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;由自己一方到

解释成语“交际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交际花: 拼音:jiāo jì huā注音:ㄐㄧㄠ ㄐㄧˋ ㄏㄨㄚ成语繁体:交際蘤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在社交场中活跃而有名的女子 成语出处: 罗广斌《红岩》第三章:“还有几个很少上班的女同事,都是凭裙带关系进厂的交际花一般的女人。” 成语例子: 沈从文《八骏图》:“才知道原来×先生八月里在上海又

解释成语“学际天人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学际天人: 拼音:xué jì tiān rén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学究天人、学贯天人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学识渊博 成语解释: 天人:天道和人事。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。形容学问渊博 成语出处: 《旧唐书·马怀素等传论》:“刘、徐等五公,学际天人,才兼文史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学” 的基本字义: 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:~生。~

解释成语“下临无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下临无际: 拼音:xià lín wú j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下临无地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临:居高处朝向低处。从高往下看,望不见底。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成语例子: 站在尖峰岭顶上看,下临无际的热带雨林格外壮观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下” 的基本字义: 位置在低处的,与上相对:~层。~款。 等级低的:~级。~品。~乘(佛教用语,

解释成语“风云际遇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风云际遇: 拼音:fēng yún jì yù成语繁体:風雲際遇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风云际会、风云会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比喻能人遇到机会 成语解释: 风云:指难得的好机会;际遇:遭遇。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成语出处: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6章:“其实自古为良相的并不是都从举业出身,一靠自己确实有经济之才,二靠风

解释成语“蟠天际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蟠天际地: 拼音:pán tiān jì dì注音:ㄆㄢˊ ㄊㄧㄢ ㄐㄧˋ ㄉㄧˋ成语繁体:蟠天際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极天际地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蟠:遍及;际:到。指从天到地无所不在。形容气势博大 成语出处: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刻意》:“精神四达并流,无所不极,上际于天,下蟠于地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龚自珍《京师春尽

解释成语“际地蟠天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际地蟠天: 拼音:jì dì pán tiān成语简拼:jtpd注音:ㄐㄧˋ ㄉㄧˋ ㄆㄢˊ ㄊㄧㄢ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0002642\"); 成语繁体:際地蟠天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;形容遍及天地间 成语解释: 形容遍及天地间。 成语出处: 庄周《庄子 刻意》:“上际于天,下蟠于地。” 成语例子: 清·郑观应《

解释成语“极天际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极天际地: 拼音:jí tiān jì dì成语简拼:jtjd注音:ㄐㄧˊ ㄊㄧㄢ ㄐㄧˋ ㄉㄧ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148162578\"); 成语繁体:極天際地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形容十分盛大 成语解释: 形容十分高大。 成语出处: 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68回:“颂魏公曹操功德‘极天际地,伊周莫及,宜进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