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少纵即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少纵即逝: 拼音:shǎo zòng jí shì成语简拼:szjs成语繁体:少縱即逝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稍纵即逝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时间或时机 成语解释: 纵:放;逝:消失。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。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。 成语出处: 宋 苏轼《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》:“振笔直遂,以追其所见,如兔起鹘落,少纵则逝矣。” 成语例子: 夫急流

解释成语“即心是佛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即心是佛: 拼音:jí xīn shì fó注音:ㄐㄧˊ ㄒㄧㄣ ㄕㄧˋ ㄈㄛˊ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即心即佛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佛教等 成语解释: 佛:佛陀。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,只要求之于内心,便可以悟道成佛 成语出处: 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第七卷:“初参大寂,问如何是佛。大寂云:‘即心是佛。’师即大悟。”英语翻译

解释成语“呼之即至,挥之即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呼之即至,挥之即去: 拼音:hū zhī jí zhì,huī zhī jí qù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呼之即来,挥之即去 成语用法: 作定语、分句;形容任意使唤 成语解释: 呼:召唤;即:就,立刻;挥:挥手。叫他来就来,叫他走就走。形容任意使唤支使 成语出处: 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》第59回:“潘金莲房中,养着一只白狮子猫儿……呼之即至,挥之即去,妇人

解释成语“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招之即来,挥之即去: 拼音:zhāo zhī jí lái,huī zhī jí qù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召之即来,挥之即去反义词:招之不来,麾之不去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挥:摆手。手一招就来,手一挥就去。形容非常听从指挥。指用人时非常随意 成语出处: 宋·苏轼《王仲仪真赞序》:“至于缓急之际,决大策,安大

解释成语“逆天悖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逆天悖理: 拼音:nì tiān bèi lǐ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逆天背理、逆理违天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违背常规 成语解释: 逆:违反;悖:违背。违背天道常理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四折:“只是刘太后怀嫉妒心肠,做这等逆天悖理的勾当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逆” 的基本字义: 方向相反,与顺相对:~流。~行。~

解释成语“天文地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天文地理: 拼音:tiān wén dì lǐ注音:ㄊㄧㄢ ㄨㄣˊ ㄉㄧˋ ㄌㄧˇ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定语、宾语;泛指知识 成语解释: 泛指知识、学问 成语出处: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113回:“某乃是中原一秀士,能知天文地理,善会阴阳,识得六甲风云,辨别三光气色,九流三教,无所不通。” 成语例子: 古华《芙蓉镇》第一章

解释成语“公有公理,婆有婆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公有公理,婆有婆理: 拼音:gōng yǒu gōng lǐ,pó yǒu pó l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公说公有理,婆说婆有理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、分句;指双方争执不下 成语解释: 公:称丈夫的父亲。比喻双方争执,各说自己有理 成语出处: 鲁彦《西安印象》:“议论纷纷,莫衷一是,然又引经据典,公有公理,婆有婆理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

解释成语“有条有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条有理: 拼音:yǒu tiáo yǒu lǐ成语简拼:ytyl注音:ㄧㄡˇ ㄊㄧㄠˊ ㄧㄡˇ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838141364\"); 成语繁体:有條有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头头是道反义词:乱七八糟、杂乱无章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定语、状语、补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有条理;有次序;形容层次脉络清楚。 成

解释成语“理亏心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理亏心虚: 拼音:lǐ kuī xīn xū注音:ㄌㄧˇ ㄎㄨㄟ ㄒㄧㄣ ㄒㄩ成语繁体:理虧心虚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反义词:理直气壮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人心虚 成语解释: 因理由不充分而担心 成语例子: 他理亏心虚,就溜之大吉英语翻译:feel apprehensive because one is not on solid grou

解释成语“横蛮无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横蛮无理: 拼音:hèng mán wú lǐ成语简拼:hmwl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7262783\"); 成语繁体:横蠻無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蛮不讲理反义词:彬彬有礼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处事态度 成语解释: 态度粗暴,不讲道理。 成语出处: 罗广斌《红岩》第13章:“余新江望着眼前这个横蛮无理、惯

解释成语“蛮横无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蛮横无理: 拼音:mán hèng wú lǐ成语简拼:mhwl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8002361\"); 成语繁体:蠻横無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蛮不讲理、飞扬跋扈反义词:一团和气、温柔敦厚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野蛮横暴;不讲道理。 成语出处: 刘操南《武松演义》第六回:“武松在

解释成语“一拍即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拍即合: 拼音:yī pāi jí hé成语简拼:ypjh注音:ㄧ ㄆㄞ ㄐㄧˊ ㄏㄜ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503059437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一见倾心、情投意合、心心相印反义词:方枘圆凿、格格不入 成语用法: 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合:合调;符合曲调。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。比喻双

解释成语“吞言咽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吞言咽理: 拼音:tūn yán yān lǐ成语简拼:tyyl注音:ㄊㄨㄣ ㄧㄢˊ ㄧㄢ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217553327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等 成语解释: 指不敢声张和申辩。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王藻传》:“其人虽众,然皆患彰遐迩,事隔天朝,故吞言咽理,无敢论诉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吞

解释成语“靡颜腻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靡颜腻理: 拼音:mǐ yán nì lǐ成语简拼:mynl注音:ㄇㄧˇ ㄧㄢˊ ㄋㄧˋ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157392857\"); 成语繁体:靡顔膩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的肌肤 成语解释: 靡:美丽;颜:面容;腻:细腻;理:肌理。形容容貌美丽,皮肤细腻柔滑。 成语出处: 战国楚·宋玉《招魂》:“靡颜腻理,

解释成语“事宽即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事宽即圆: 拼音:shì kuān jí yuán成语简拼:skjy注音:ㄕㄧˋ ㄎㄨㄢ ㄐㄧˊ ㄧㄨㄢˊ成语繁体:事寬即圓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事款则圆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见“事款则圆”。 成语出处: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四十四回:“只怕事大难回,所以踌躇延捱……事宽即圆,支得他去,再可商量。” 成语

解释成语“民情物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民情物理: 拼音:mín qíng wù l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人情事理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情事理 成语解释: 人情事理 成语出处: 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廿一经》:“民情物理之隐微,无不了如指掌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民” 的基本字义: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:人~。~主。~国。~法。公~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

解释成语“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: 拼音:shàng zhī tiān wén,xià zhī dì lǐ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学富五车反义词:一无所知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学识等 成语解释: 知:晓得,知道。形容学问渊博,无所不至 成语出处: 《敦煌变文集·伍子胥变文》:“吴国贤臣伍子胥,上知天文,下知地理,文经武律,以立其身。”英语翻

解释成语“蔑伦悖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蔑伦悖理: 拼音:miè lún bèi lǐ成语简拼:mlbl注音:ㄇㄧㄝ ˋ ㄌㄨㄣˊ ㄅㄟˋ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38273648\"); 成语繁体:蔑倫悖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指违背道德和伦理 成语出处: 明 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14回:“备闻襄公淫妹之事,

解释成语“慢条斯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慢条斯理: 拼音:màn tiáo sī lǐ成语简拼:mtsl注音:ㄇㄢˋ ㄊㄧㄠˊ ㄙㄧ ㄌ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09112411\"); 成语繁体:慢條斯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从容不迫、蜗行牛步反义词:快马加鞭、风风火火、大步流星 成语用法: 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形容做事缓慢 成语解释: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

解释成语“有理走遍天下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理走遍天下: 拼音:yǒu lǐ zǒu biàn tiān xià注音:ㄧㄡˇ ㄌㄧˇ ㄗㄡˇ ㄅㄧㄢˋ ㄊㄧㄢ ㄒㄧㄚ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只要有道理,任何地方都行得通 成语出处: 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他惯用的口头禅是:‘有理走遍天下!’” 成语例子: 俗话说:有理走遍天下,我怕什么 成语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