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阳九之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阳九之会: 拼音:yáng jiǔ zhī huì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阳九之厄、阳九百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阳九:古代以4617年为一元,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个灾难。道家以3300年为小百六。阳九有天灾,百六有地灾。指灾厄之年 成语出处: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司马朗传》:“明公以高世之德,遭阳九之会,清除群秽,

解释成语“不便之处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不便之处: 拼音:bù biàn zhī chù成语繁体:不便之處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为难之处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口语 成语解释: 指不方便的地方 成语出处: 清·韩邦庆《海上花列传》第54回:“阿珠要自己去劝,毕竟有好些不便之处,亦不敢上楼。” 成语例子: 由此带来的不便之处,敬请谅解英语翻译:discomfort 成语分

解释成语“风尘之惊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风尘之惊: 拼音:fēng chén zhī jīng注音:ㄈㄥ ㄔㄣˊ ㄓㄧ ㄐㄧㄥ成语繁体:風塵之驚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风尘之警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战争等 成语解释: 风尘:战乱。战乱发生的警报 成语出处: 王闿运《振威将军张威墓志铭》:“归葬时,东夷有风尘之惊,廷臣喧嚣,仓黄促战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风” 的基本字义: 空

解释成语“弦歌之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弦歌之音: 拼音:xián gē zhī yīn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弦歌之声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教学 成语解释: 弦歌:弦乐。弹琴和唱歌的声音。泛指教学活动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儒林列传》:“高皇帝诛项籍,举兵围鲁,鲁中诸儒尚讲诵习礼乐,弦歌之音不绝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弦” 的基本字义: 系在弓背两端的、能发箭的绳

解释成语“朋酒之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朋酒之会: 拼音:péng jiǔ zhī huì成语繁体:朋酒之會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聚会等 成语解释: 朋酒:朋友聚会畅饮。朋友欢饮的聚会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陶潜传》:“性不解音,而畜素琴一张,弦徽不具,每朋酒之会,则抚而和之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朋” 的基本字义: 彼此友好的人:~友。~辈。~侪。~俦。

解释成语“一时之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一时之秀: 拼音:yī shí zhī xiù成语简拼:yszx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90212636\"); 成语繁体:一時之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 成语解释: 一个时期的优秀人物。亦作“一时之选”。 成语出处: 《周书·唐瑾传》:“时六尚书皆一时之秀,周文自谓得人,号为六俊。”明·冯

解释成语“徵羽之操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徵羽之操: 拼音:zhǐ yǔ zhī cāo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音乐 成语解释: 徽、羽:古代音乐五音中的徵、羽二音;操:琴曲的一种。指音调高雅的琴曲 成语出处: 西汉·刘安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徵羽之操,不入鄙人之耳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徵” 的基本字义: 古代五音之一。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。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 sol(即简谱

解释成语“矢石之难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石之难: 拼音:shǐ shí zhī nán成语简拼:sszn成语繁体:矢石之難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战争等 成语解释: 矢石:箭和礧石,古代作战的武器。难:不幸的遭遇。指战争中的危难。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晋世家》:“矢石之难,许马之劳,此复受次赏。” 成语例子: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萧何传》:“上暴露于

解释成语“随侯之珠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随侯之珠: 拼音:suí hóu zhī zhū注音:ㄙㄨㄟˊ ㄏㄡˊ ㄓㄧ ㄓㄨ成语繁体:随矦之珠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隋侯之珠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比喻珍贵的物品 成语解释: 比喻珍贵的物品 成语出处: 《文士传》:“随侯之珠,烛众士之好,南垠之金,登窈窕之首。”英语翻译:priceless curios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随” 的基本字义: 跟着:~

解释成语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: 拼音:pǔ tiān zhī xià,mò fēi wáng tǔ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溥天之下,莫非王土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普:普遍,全。苍天之下都是天子的辖地。指大一统思想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故《诗》曰:‘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’”

解释成语“有道之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有道之士: 拼音:yǒu dào zhī shì注音:ㄧㄡˇ ㄉㄠˋ ㄓㄧ ㄕㄧˋ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有识之士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指有识之士 成语解释: 明白事理的人 成语出处: 战国·卫·吕不韦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:“有道之士,贵以近知远,以今知古,以所见知所不见。” 成语例子: 我们愿意结识有道之士英语翻译:sensible

解释成语“伫结之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伫结之情: 拼音:zhù jié zhī qí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伫:贮积。积于内心的思念之情。形容思念之情极为深切 成语出处: 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晋穆帝永和七年》:“愿单出一相见,以写伫结之情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伫” 的基本字义: 长时间地站着:~立。~候。~听。~思(久望而辗转思念)。~结(思念之情,

解释成语“千金之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千金之体: 拼音:qiān jīn zhī tǐ成语繁体:千金之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千金贵体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女性 成语解释: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成语出处: 老舍《老张的哲学》第24回:“女儿千金之体万一有些差错,咱们祖宗的名声可要紧呀!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千” 的基本字义: 数目,十个一百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

解释成语“趋之如鹜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趋之如鹜: 拼音:qū zhī rú wù注音:ㄑㄩ ㄓㄧ ㄖㄨˊ ㄨˋ成语繁体:趨之如騖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趋之若鹜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竞相追逐 成语解释: 趋:快走;鹜:野鸭。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。比喻很多人竞相追逐某一事物 成语出处: 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第11卷:“毕尚书宏奖风流,一时学士文人趋之如鹜。” 成语例子:

解释成语“东南之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东南之秀: 拼音:dōng nán zhī xiù成语简拼:dnzx注音:ㄉㄨㄙ ㄣㄢˊ ㄓㄧ ㄒㄧㄨ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02712035\"); 成语繁体:東南之秀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东南之美、东南竹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。 成语出处: 《南史·王筠传》:“筠曰:

解释成语“江山之异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江山之异: 拼音:jiāng shān zhī yì成语繁体:江山之異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于丧国 成语解释: 江山:山川,山河,疆土;异:不同。比喻疆土易主,山河变色 成语出处: 《晋书·王导传》:“周凯中坐而叹曰:‘风景不殊,举目有江山之异。’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江” 的基本字义: 大河的通称:~山。~河。~天。~干

解释成语“瑚琏之器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瑚琏之器: 拼音:hú liǎn zhī qì成语简拼:hlzq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91413261\"); 成语繁体:瑚璉之器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栋梁之材反义词:燕岱之石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人有才 成语解释: 瑚琏: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,夏朝叫“瑚”殷朝叫“琏”。比喻人特别有才能,可以担当大任。 成语出处: 《论语·公冶长

解释成语“怀土之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怀土之情: 拼音:huái tǔ zhī qíng成语简拼:htzq发音:(\"xxzl.com.40806295413309\"); 成语繁体:懷土之情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怀乡之情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指怀念故乡的情感 成语解释: 怀:怀念;土:故土,家乡。怀念故乡的情感。 成语出处: 汉·班彪《王命论》:“悟戍卒之言,断怀土之情,高四皓之名,割肌肤之爱。

解释成语“刍荛之言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刍荛之言: 拼音:chú ráo zhī yán成语简拼:crzy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62813753\"); 成语繁体:芻蕘之言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刍荛之见反义词:远见卓识 成语用法: 作宾语;用作讲话者的谦词 成语解释: 刍荛:割草打柴的人。割草打柴人的话。指普遍百姓的浅陋言辞。也用作讲话者的谦词。 成语出处: 《诗经 大雅 板》:

解释成语“东南之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东南之宝: 拼音:dōng nán zhī bǎo成语简拼:dnzb注音:ㄉㄨㄙ ㄣㄢˊ ㄓㄧ ㄅㄠ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6002312029\"); 成语繁体:東南之寳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东南之美、东南之秀、东南竹箭 成语用法: 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。 成语出处: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