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内疚神明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内疚神明: 拼音:nèi jiù shén míng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紧缩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问心有愧反义词:无愧于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内疚:内心感到惭愧不安;神明:神祗。指做错了事,内心感到不安 成语出处: 清·黄世仲《洪秀全演义》第30回:“许衡灭宋,死后犹不欲请谥立碑,盖内疚神明,无不惭德。” 成语例子: 冯玉祥《我所认识的蒋介石》

解释成语“疚心疾首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疚心疾首: 拼音:jiù xīn jí shòu成语简拼:jxjs注音:ㄐㄧㄨˋ ㄒㄧㄣ ㄐㄧˊ ㄕㄡˇ发音:(\"xxzl.com.4071913262613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痛心疾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;指痛心 成语解释: 疚:久病,忧虑。因歉疚而内心不安。心中不安,头痛脑胀。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。 成语出处: 唐 崔锷《

解释成语“内省不疚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内省不疚: 拼音:nèi xǐng bù jiù成语简拼:nxbj发音:(\"xxzl.com.40806313313428\"); 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问心无愧反义词:问心有愧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指问心无愧 成语解释: 指自我反省,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,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。 成语出处: 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?” 成语例子: 谢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