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词语“龟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龟绶: 拼音:guī shòu 注音:ㄍㄨㄟ ㄕㄡˋ 词语解释: 龟纽印绶。亦借指官爵。《后汉书·西域传论》:“先驯则赏籝金而赐龟綬。” 李贤 注:“龟谓印文也。《汉旧仪》曰:‘银印皆龟纽,其文刻曰“某官之章”。’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龟” 的基本字义: 爬行动物的一科,腹背都有硬甲,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,耐饥渴,寿命很长:乌~。~甲(龟的腹甲,可入药,古人又用以占卜,亦用作货币。亦称“龟板”)。

解释词语“花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花绶: 拼音:huā shòu 注音:ㄏㄨㄚ ㄕㄡˋ 词语解释: 系官印用的织有花彩的丝带。 南朝 梁 庾肩吾 《九日侍宴乐游苑应令》诗:“彫材滥杞梓,花綬接鵷鸿。” 隋 江总 《赋得谒帝承明庐》:“香貂拜黻衮,花綬拂玄除。” 唐 张说 《恩赐乐游园宴》诗:“花綬光连榻,朱颜畅饮醇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花” 的基本字义: 植物的繁殖器官,典型的由“花托”、“花萼”、“花冠”、“雌蕊群”和“雄蕊群

解释词语“进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进绶: 拼音:jìn shòu 注音:ㄐㄧㄣˋ ㄕㄡˋ 词语解释: 进升官阶。绶,丝带,用来系印环或玉佩。古时常用不同颜色的丝带标识官吏的身分和等级。 唐 源乾曜 《奉和御制乾曜与张说宋璟同日上官命宴都堂赐诗》:“进綬怀三少,承光尽百身。”綬,一本作“ 级 ”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进” 的基本字义: 向前或向上移动、发展,与退相对:前~。上~。推~。跃~。~退。~取。~击。~驻。~行(xíng )

解释词语“吐绶鸡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吐绶鸡: 拼音:tǔ shòu jī 注音:ㄊㄨˇ ㄕㄡˋ ㄐㄧ 词语解释: ◎ 吐绶鸡 tǔshòujī 吐绶鸡科(Meleagrididae)的一种鸟。头部有红色肉质突起,羽毛有黑、白、深黄等色。也叫“吐锦鸡”、“真珠鸡”、“七面鸟”,俗称“火鸡”。今多饲作家禽。以喉下有肉垂,似绶,故称 -- 鸟名。也叫吐锦鸡、真珠鸡、七面鸟,俗称火鸡。产于 巴 峡 及 闽 广 山中,今多饲

解释词语“吐绶鸟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吐绶鸟: 拼音:tǔ shòu niǎo 注音:ㄊㄨˇ ㄕㄡˋ ㄋㄧㄠˇ 词语解释: 即吐绶鸡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吐綬鸟身大如鸐,五色,出 巴 东山中。毛色可爱,若天晴淑景,即吐綬,长一尺,须臾还吞之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吐绶鸟词》:“ 越 人偶见而奇之,因名吐綬 江 南知。” 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·广动植之一》:“ 鱼復县 南山有鸟大如鴝鵒,羽色多黑,杂以黄白,头颊似雉,有时吐

解释词语“衣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衣绶: 拼音:yī shòu 注音:ㄧ ㄕㄡˋ 词语解释: 朝服与佩绶。 唐 白居易 《有感》诗之一:“鬢髮已斑白,衣綬方朱紫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衣” 的基本字义: 人穿在身上用以蔽体的东西:~服。~着(zhuó)。~冠。~架。~锦还(huān)乡。 披或包在物体外面的东西:炮~。糖~。肠~。 中医把胎盘和胎膜统称为“胞衣”。 姓。 含有“衣” 的词语: 緑衣郎 腐衣 端衣 蝉衣 碧衣女子 褓

解释词语“朱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朱绶: 拼音:zhū shòu 注音:ㄓㄨ ㄕㄡˋ 词语解释: 红色丝带。古代用以系印章、玉佩和帷幕之类。 唐 钱起 《送丁著作佐台郡》诗:“佐郡紫书下,过门朱綬新。” 唐 钱起 《送河南陆少府》诗:“ 云间 陆生 美且奇,银章朱綬映金羈。” 宋 陆游 《草堂拜少陵遗像》诗:“至今壁间像,朱綬意萧散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朱” 的基本字义: 红色:~红。~批。~笔。~文(印章上的阳文)。~门(红漆

解释词语“艾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艾绶: 拼音:ài shòu 注音:ㄞˋ ㄕㄡˋ 词语解释: 系印纽的绿色丝带。 汉 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。《后汉书·冯鲂传》:“帝尝幸其府,留饮十许日,赐驳犀具劒、佩刀、紫艾綬、玉玦各一。” 李贤 注:“艾即盭,緑色,其色似艾。”《后汉书·酷吏传·董宣》:“以 宣 尝为二千石,赐艾綬,葬以大夫礼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艾” 的基本字义: 多年生草本植物,嫩叶可食,老叶制成绒,供针灸用:~子。~蒿

解释词语“印累绶若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印累绶若: 拼音:yìn léi shòu ruò 注音:ㄧㄣˋ ㄌㄟˊ ㄕㄡˋ ㄖㄨㄛˋ 词语解释: 语本《汉书·佞幸传·石显》:“ 显 与中书僕射 牢梁 、少府 五鹿充宗 结为党友,诸附倚者皆得宠位。民歌之曰:‘ 牢 邪 石 邪, 五鹿 客邪!’印何纍纍,綬若若邪!言其兼官据势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纍纍,重积也。若若,长貌。”后以“印纍綬若”形容官吏身兼多职,权势显赫。 严复 《论世变之亟》:

解释词语“印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印绶: 拼音:yìn shòu 注音:ㄧㄣˋ ㄕㄡˋ 词语解释: ◎ 印绶 yìnshòu 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绶带 -- (1).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。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,佩带在身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 项梁 持守头,佩其印綬。”《旧唐书·裴度传》:“带丞相之印綬,所以尊其名;赐诸侯之斧鉞,

解释词语“公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公绶: 拼音:gōng shòu 注音:ㄍㄨㄙ ㄕㄡˋ 词语解释: 指高官显贵。 宋 文莹 《玉壶清话》卷三:“﹝ 张齐贤 ﹞日与故旧乘小车,携觴游钓。榜於门曰:老夫已毁裂轩冕,或公綬垂访,不敢拜见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公” 的基本字义: 正直无私,为大家利益:~正。~心。大~无私。 共同的,大家承认的:~理。~式。~海。~制。 国家,社会,大众:~共。~安(社会整体的治安)。~众。~民。~论(

解释词语“双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双绶: 拼音:shuāng shòu 注音:ㄕㄨㄤ ㄕㄡˋ 词语解释: 两条绶带。 唐 代五品以上官员朝服所佩。 唐 皇甫曾 《国子柳博士兼领太常博士辄申贺赠》诗:“朝衣辨色处,双綬更宜看。” 唐 李贺 《感讽》诗:“我待紆双綬,遗我星星髮。” 唐 刘禹锡 《奉和淮南李相公早秋即事寄成都武相公》:“步嫌双綬重,梦入九城偏。”参阅《旧唐书·舆服志》、《新唐书·车服志》。 词语分字解释: “双” 的基

解释词语“文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文绶: 拼音:wén shòu 注音:ㄨㄣˊ ㄕㄡˋ 词语解释: 彩色丝带。 唐 虞世南 《琵琶赋》:“开寳拨以更运,带文綬而旁垂。体备角商,韵包宫羽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文” 的基本字义: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:灿若~锦。 刺画花纹:~身。 记录语言的符号:~字。~盲。以~害辞。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:~凭。~艺。~体。~典。~苑。~献(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)。~采 含

解释词语“弹冠结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弹冠结绶: 拼音:tán guān jié shòu 注音:ㄊㄢˊ ㄍㄨㄢ ㄐㄧㄝ ˊ ㄕㄡˋ 词语解释: 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。《汉书·萧育传》:“﹝ 育 ﹞少与 陈咸 、 朱博 为友,著闻当世。往者有 王阳 、 贡公 ,故 长安 语曰:‘ 萧 朱 结綬, 王 贡 弹冠’,言其相荐达也。”《后汉书·朱晖传论》:“若夫文会辅仁,直谅多闻之友,时济其益,紵衣倾盖,弹冠结綬之夫,遂隆其好,斯固交者之方

解释词语“结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结绶: 拼音:jié shòu 注音:ㄐㄧㄝ ˊ ㄕㄡˋ 词语解释: 佩系印绶。谓出仕为官。《汉书·萧育传》:“﹝ 萧育 ﹞少与 陈咸 、 朱博 为友,著闻当世。往者有 王阳 、 贡公 ,故 长安 语曰:‘ 萧 朱 结綬, 王 贡 弹冠’,言其相荐达也。” 唐 皇甫冉 《杂言无锡惠山寺流泉歌》:“我来结綬未经秋,已厌微官忆旧游。”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不允》:“结綬 金马 庭,高议 云臺 上。”

解释词语“绶花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绶花: 拼音:shòu huā 注音:ㄕㄡˋ ㄏㄨㄚ 词语解释: 花名。蔓生如绶,故名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述异记》卷下:“红綬花,蔓生如綬,有文采,因名焉。” 唐 陈子良 《春晚看群公朝还人为八韵》:“迎风采旄转,照日綬花开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绶” 的基本字义: 一种丝质带子,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,后用来拴勋章:印~。~带。 含有“绶” 的词语: 文绶 双绶 公绶 印绶 印累绶若 艾绶 朱绶

解释词语“章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章绶: 拼音:zhāng shòu 注音:ㄓㄤ ㄕㄡˋ 词语解释: (1).官印和系印的丝带。亦泛指官印。《西京杂记》卷二:“ 朱买臣 为 会稽 太守,怀章綬还至舍亭,而国人未知也。” 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一》:“上益加知遇,面赐章綬,累召对。” (2).指官位。 宋 曾巩 《归老桥记》:“今 柳侯 ……方为天子致其材力以惠元元之时,虽欲遗章綬之荣,从湖山之乐,余知未能遂其好也。” 清 陈康祺

解释词语“霞绶”是什么意思?什么含义?

霞绶: 拼音:xiá shòu 注音:ㄒㄧㄚˊ ㄕㄡˋ 词语解释: 红色的绶带。《元史·礼乐志五》:“次八队,妇女二十人,冠凤翘冠,翠花鈿,服宽袖衣,加云肩、霞綬、玉珮,各执宝盖,舞唱前曲。” 词语分字解释: “霞” 的基本字义: 日出或日落时天空云层因受日光斜射而呈现的光彩:朝(zhāo )~。晚~。彩~。云~。~帔。~光。 含有“霞” 的词语: 霞曙 霞色 霞舒 霞气 霞腮 霞疏 霞绮 霞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