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释成语“兹事体大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兹事体大: 拼音:zī shì tǐ dà成语简拼:zstd注音:ㄗㄧ ㄕㄧˋ ㄊㄧˇ ㄉㄚˋ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8216680\"); 成语繁体:兹事軆大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事关重大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分句;指关系重大 成语解释: 这件事性质重要,关系重大。 成语出处: 东汉 班固《典引》:“兹事体大而允,

解释成语“宽严得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宽严得体: 拼音:kuān yán dé tǐ成语繁体:寬嚴得軆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有分寸 成语解释: 得体:合乎分寸。宽厚和严格掌握得恰如其分 成语出处: 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39回:“众将见绤彀宽严得体,无不悦服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宽” 的基本字义: 横的距离大,范围广,与窄相对:~广。~阔。~绰。~

解释成语“心宽体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心宽体肥: 拼音:xīn kuān tǐ féi成语繁体:心寬軆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心宽体胖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指人心胸开阔 成语解释: 指人心胸开阔,身体舒泰。后指心情愉快安逸,因而身体发胖 成语出处: 明·孙仁孺《东郭记·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》:“待雄飞海内应天几,纵饥寒心宽体肥。”英语翻译:Laugh and grow

解释成语“忠心耿耿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心耿耿: 拼音:zhōng xīn gěng gěng成语简拼:zxgg注音:ㄓㄨㄙ ㄒㄧㄣ ㄍㄥˇ ㄍㄥ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35846671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赤胆忠心、忠贞不渝、披肝沥胆反义词:虚与委蛇、假仁假义、忘恩负义 成语用法: 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含褒义 成语解释: 耿耿:忠诚的样子。形

解释成语“身轻体健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身轻体健: 拼音:shēn qīng tǐ jiàn成语繁体:身輕軆健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身:躯体;健:健壮。身体健壮,行动灵活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货郎旦》第三折:“沿路上身轻体健,这搭儿筋乏力软。” 成语例子: 明·无名氏《黄眉翁》第三折:“你有何仙方妙术,保养的这等身轻体健。” 成语分字

解释成语“忠贞不屈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贞不屈: 拼音:zhōng zhēn bù qū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忠贞不渝、忠贞不贰、忠诚不渝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 成语解释: 忠:忠诚;贞:有操守。忠诚坚定,永不改变 成语出处: 范文澜《中国近代史》上册附录:“为了争取中国人民的民族自由和社会改革,忠贞不屈,视死如归,悲壮激昂,可歌可泣。” 成语例子: 曲波《

解释成语“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臣不事二君,贞女不更二夫: 拼音:zhōng chén bù shì èr jūn,zhēn nǚ bù gēng èr fū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忠臣不事二君,烈女不更二夫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事:侍奉,服侍。忠义之臣,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;贞节的妇女,不再嫁第二个丈夫。指忠诚不二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田单列传

解释成语“体无完皮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体无完皮: 拼音:tǐ wú wán pí成语简拼:twwp注音:ㄊㄧˇ ㄨˊ ㄨㄢˊ ㄆㄧ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408107384\"); 成语繁体:軆無完皮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主谓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体无完肤、身无完肤反义词:完好无损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被打等 成语解释: 同“体无完肤”。 成语出处: 晋·郭讼《魏晋世语》:

解释成语“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: 拼音:sì tǐ bù qín,wǔ gǔ bù fēn成语简拼:stbqw发音:(\"xxzl.com.4080455229223\"); 成语繁体:四軆不勤,五谷不分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饱食终日、无所事事反义词:孜孜不倦、不辞辛劳 成语用法: 复句式;作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 成语解释: 形容旧时知识分子脱离生产劳动,缺乏生产知识。 成

解释成语“纳忠效信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纳忠效信: 拼音:nà zhōng xiào xìn成语繁体:納忠俲信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忠臣等 成语解释: 纳;献纳;效:献出。献出忠心和诤言 成语出处: 西汉·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上之不能纳忠效信,有奇策材力之誉,自结明主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纳” 的基本字义: 收入,放进:出~。藏污~垢。 接受:采~。笑~。~谏。 享受

解释成语“体物缘情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体物缘情: 拼音:tǐ wù yuán qíng成语简拼:twyq注音:ㄊㄧˇ ㄨˋ ㄧㄨㄢˊ ㄑㄧㄥˊ发音:(\"xxzl.com.4080259074364\"); 成语繁体:軆物緣情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谓诗赋的状物与抒情。语本晋陆机《文赋》:“诗缘情而绮靡,赋体物而浏亮。” 成语出处: 语出晋·陆机《文赋》:

解释成语“卑身屈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卑身屈体: 拼音:bēi shēn qū tǐ成语简拼:bsqt注音:ㄅㄟ ㄕㄣ ㄑㄩ ㄊㄧˇ发音:(\"xxzl.com.4080222343452\"); 成语繁体:卑身屈軆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卑身贱体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指人 成语解释: 指弯腰俯首,屈从奉迎。 成语出处: 参见“卑身贱体”。 成语例子: 方其人之未得出乎此也,卑身屈体以求之,仆

解释成语“顾大局,识大体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顾大局,识大体: 拼音:gù dà jú,shí dà tǐ成语繁体:顧大局,識大軆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复句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顾全大局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用于处世 成语解释: 指从整体的利益着想,使不受损害 成语出处: 邓小平《解放思想,实事求是,团结一致向前看》:“我们相信,我们的人民是顾大局、识大体、守纪律的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顾” 的

解释成语“矢忠不二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矢忠不二: 拼音:shǐ zhōng bù èr成语简拼:szbe发音:(\"xxzl.com.40805441210931\"); 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近代成语近义词:忠心耿耿、忠贞不渝反义词:逢场作戏、虚与委蛇 成语用法: 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 成语解释: 立誓忠心到底决不改变。 成语出处: 清 吴应逵《书钟锡明》:“妾今日归,为君守贞,矢死不

解释成语“枯体灰心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枯体灰心: 拼音:kū tǐ huī xīn成语简拼:kthx注音:ㄎㄨ ㄊㄧˇ ㄏㄨㄟ ㄒㄧㄣ发音:(\"xxzl.com.4072039105797\"); 成语繁体:枯軆灰心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枯形灰心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消极 成语解释: 见“枯形灰心”。 成语出处: 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第94卷:“所有计念,从忌心

解释成语“忠贞不贰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贞不贰: 拼音:zhōng zhēn bù èr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忠贞不屈、忠贞不渝、忠诚不渝反义词:背主求荣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或事物 成语解释: 忠:忠诚;贞:有操守。忠诚坚定,永不改变 成语出处: 周恩来《为庆贺朱总司令六十大寿的祝辞》:“你为党为人民真是忠贞不贰,你在革命过程中,经历了艰苦曲折,千辛万苦……”

解释成语“忠诚不渝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诚不渝: 拼音:zhōng chéng bù yú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补充式成语产生年代:当代成语近义词:忠贞不渝、忠贞不贰、忠贞不屈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 成语解释: 忠:忠诚;渝:改变。忠诚坚定,永不改变 成语出处: 《第二次握手》:“她是你的同事,你的同志,你在今后革命征途上和科学事业上忠诚不渝的伴侣和战友!” 成语例子: 凌力《少年天子》第六章:“

解释成语“忠不避危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忠不避危: 拼音:zhōng bù bì wēi成语简拼:zbbw发音:(\"xxzl.com.40806105512774\"); 常用程度:一般成语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忠:忠于。避:回避。忠于职守,不回避危险, 成语出处: 《晏子》:“忠不避危,爱无恶言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忠” 的基本字义: 诚心尽力:~心

解释成语“虎体原斑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虎体原斑: 拼音:hǔ tǐ yuán bān注音:ㄏㄨˇ ㄊㄧˇ ㄧㄨㄢˊ ㄅㄢ成语繁体:虎軆原斑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近义词:虎体鹓斑、虎体元斑 成语用法: 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比喻句 成语解释: 虎体:像老虎勇猛的身体;斑:杂色花纹或斑点。比喻朝廷大官 成语出处: 元·无名氏《雁门关》第二折:“花根本艳,虎体原斑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虎” 的基本字义: 哺乳

解释成语“沾体涂足”是什么意思,成语出处

沾体涂足: 拼音:zhān tǐ tú zú注音:ㄓㄢ ㄊㄧˇ ㄊㄨˊ ㄗㄨˊ成语繁体:沾軆涂足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产生年代: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: 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 成语解释: 沾:浸湿、浸染;涂:泥。身体被沾湿,脚被沾上了泥土。形容耕作的劳苦 成语出处: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国语·齐语》:“沾体涂足,暴其发肤,尽其四肢之敏,以从事于田野。” 成语分字解释: “沾” 的基本